周全的謹謹慎慎,使那些有權執事的看見這般嚴肅謹慎,且不用他們操心,他們心裡豈不敬伏。
也不枉替你們籌畫進益,既能奪他們之權,生你們之利,豈不能行無為之治,分他們之憂。
你們去細想想這話。
”家人都歡聲鼎沸說:“姑娘說的很是。
從此姑娘奶奶隻管放心,姑娘奶奶這樣疼顧我們,我們再要不體上情,天地也不容了。
”
剛說着,隻見林之孝家的進來說:“江南甄府裡家眷昨日到京,今日進宮朝賀。
此刻先遣人來送禮請安。
”說着,便将禮單送上去。
探春接了,看道是:“上用的妝緞蟒緞十二匹,上用雜色緞十二匹,上用各色紗十二匹,上用宮綢十二匹,官用各色緞紗綢绫二十四匹。
”李纨也看過,說:“用上等封兒賞他。
”因又命人回了賈母。
賈母便命人叫李纨、探春、寶钗等也都過來,将禮物看了。
李纨收過,一邊吩咐内庫上人說:“等太太回來看了再收。
”賈母因說:“這甄家又不與别家相同,上等賞封賞男人,隻怕展眼又打發女人來請安,預備下尺頭。
”一語未完,果然人回:“甄府四個女人來請安。
”賈母聽了,忙命人帶進來。
那四個人都是四十往上的年紀,穿戴之物,皆比主子不甚差别。
請安問好畢,賈母命拿了四個腳踏來,他四人謝了坐,待寶钗等坐了,方都坐下。
賈母便問:“多早晚進京的?”四人忙起身回說:“昨日進的京。
今日太太帶了姑娘進宮請安去了,故令女人們來請安,問候姑娘們。
”賈母笑問道:“這些年沒進京,也不想到今年來。
”四人也都笑回道:“正是,今年是奉旨進京的。
”賈母問道:“家眷都來了?”四人回說:“老太太和哥兒,兩位小姐并别位太太都沒來,就隻太太帶了三姑娘來了。
”賈母道:“有人家沒有?”四人道:“尚沒有。
”賈母笑道:“你們大姑娘和二姑娘這兩家,都和我們家甚好。
”四人笑道:“正是。
每年姑娘們有信回去說,全虧府上照看。
”賈母笑道:“什麼照看,原是世交,又是老親,原應當的。
你們二姑娘更好,更不自尊自大,所以我們才走的親密。
”四人笑道:“這是老太太過謙了。
”賈母又問:“你這哥兒也跟着你們老太太?”四人回說:“也是跟着老太太。
”賈母道:“幾歲了?”又問:“上學不曾?”四人笑說:“今年十三歲。
因長得齊整,老太太很疼。
自幼淘氣異常,天天逃學,老爺太太也不便十分管教。
”賈母笑道:“也不成了我們家的了!你這哥兒叫什麼名字?”四人道:“因老太太當作寶貝一樣,他又生的白,老太太便叫作寶玉。
”賈母便向李纨等道:“偏也叫作個寶玉。
”李纨忙欠身笑道:“從古至今,同時隔代重名的很多。
”四人也笑道:“起了這小名兒之後,我們上下都疑惑,不知那位親友家也倒似曾有一個的。
隻是這十來年沒進京來,卻記不得真了。
”賈母笑道:“豈敢,就是我的孫子。
人來。
”衆媳婦丫頭答應了一聲,走近幾步。
賈母笑道:“園裡把咱們的寶玉叫了來,給這四個管家娘子瞧瞧,比他們的寶玉如何?”
衆媳婦聽了,忙去了,半刻圍了寶玉進來。
四人一見,忙起身笑道:“唬了我們一跳。
若是我們不進府來,倘若别處遇見,還隻道是我們的寶玉後趕着也進了京了呢。
”一面說,一面都上來拉他的手,問長問短。
寶玉忙也笑問好。
賈母笑道:“比你們的長的如何?”李纨等笑道:“四位媽媽才一說,可知是模樣相仿了。
”賈母笑道:“那有這樣巧事?大家子孩子們再養的嬌嫩,除了臉上有殘疾十分黑醜的,大概看去都是一樣的齊整。
這也沒有什麼怪處。
”四人笑道:“如今看來,模樣是一樣。
據老太太說,淘氣也一樣。
我們看來,這位哥兒性情卻比我們的好些。
”賈母忙問:“怎見得?”四人笑道:“方才我們拉哥兒的手說話便知。
我們那一個隻說我們糊塗,慢說拉手,他的東西我們略動一動也不依。
所使喚的人都是女孩子們。
”四人未說完,李纨姊妹等禁不住都失聲笑出來。
賈母也笑道:“我們這會子也打發人去見了你們寶玉,若拉他的手,他也自然勉強忍耐一時。
可知你我這樣人家的孩子們,憑他們有什麼刁鑽古怪的毛病兒,見了外人,必是要還出正經禮數來的。
若他不還正經禮數,也斷不容他刁鑽去了。
就是大人溺愛的,是他一則生的得人意,二則見人禮數竟比大人行出來的不錯,使人見了可愛可憐,背地裡所以才縱他一點子。
若一味他隻管沒裡沒外,不與大人争光,憑他生的怎樣,也是該打死的。
”四人聽了,都笑說:“老太太這話正是。
雖然我們寶玉淘氣古怪,有時見了人客,規矩禮數更比大人有禮。
所以無人見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