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薛姨媽一時因被金桂這場氣怄得肝氣上逆,左肋作痛。
寶钗明知是這個原故,也等不及醫生來看,先叫人去買了幾錢鈎藤來,濃濃的煎了一碗,給他母親吃了。
又和秋菱給薛姨媽捶腿揉胸,停了一會兒,略覺安頓。
這薛姨媽隻是又悲又氣,氣的是金桂撒潑,悲的是寶钗有涵養,倒覺可憐。
寶钗又勸了一回,不知不覺的睡了一覺,肝氣也漸漸平複了。
寶钗便說道:“媽媽,你這種閑氣不要放在心上才好。
過幾天走的動了,樂得往那邊老太太姨媽處去說說話兒散散悶也好。
家裡橫豎有我和秋菱照看着,諒他也不敢怎麼樣。
”薛姨媽點點頭道:“過兩日看罷了。
”
且說元妃疾愈之後,家中俱各喜歡。
過了幾日,有幾個老公走來,帶着東西銀兩,宣貴妃娘娘之命,因家中省問勤勞,俱有賞賜。
把物件銀兩一一交代清楚。
賈赦賈政等禀明了賈母,一齊謝恩畢,太監吃了茶去了。
大家回到賈母房中,說笑了一回。
外面老婆子傳進來說:“小厮們來回道,那邊有人請大老爺說要緊的話呢。
”賈母便向賈赦道:“你去罷。
”賈赦答應着,退出來自去了。
這裡賈母忽然想起,和賈政笑道:“娘娘心裡卻甚實惦記着寶玉,前兒還特特的問他來着呢。
”賈政陪笑道:“隻是寶玉不大肯念書,辜負了娘娘的美意。
”賈母道:“我倒給他上了個好兒,說他近日文章都做上來了。
”賈政笑道:“那裡能像老太太的話呢。
”
賈母道:“你們時常叫他出去作詩作文,難道他都沒作上來麼。
小孩子家慢慢的教導他,可是人家說的,‘胖子也不是一口兒吃的’。
”賈政聽了這話,忙陪笑道:“老太太說的是。
”賈母又道:“提起寶玉,我還有一件事和你商量。
如今他也大了,你們也該留神看一個好孩子給他定下。
這也是他終身的大事。
也别論遠近親戚,什麼窮啊富的,隻要深知那姑娘的脾性兒好模樣兒周正的就好。
”賈政道:“老太太吩咐的很是。
但隻一件,姑娘也要好,第一要他自己學好才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倒耽誤了人家的女孩兒,豈不可惜。
”賈母聽了這話,心裡卻有些不喜歡,便說道:“論起來,現放着你們作父母的,那裡用我去張心。
但隻我想寶玉這孩子從小兒跟着我,未免多疼他一點兒,耽誤了他成人的正事也是有的。
隻是我看他那生來的模樣兒也還齊整,心性兒也還實在,未必一定是那種沒出息的,必至遭踏了人家的女孩兒。
也不知是我偏心,我看着橫豎比環兒略好些,不知你們看着怎麼樣。
”幾句話說得賈政心中甚實不安,連忙陪笑道:“老太太看的人也多了,既說他好有造化的,想來是不錯的。
隻是兒子望他成人性兒太急了一點,或者竟和古人的話相反,倒是‘莫知其子之美’了。
”一句話把賈母也怄笑了,衆人也都陪着笑了。
賈母因說道:“你這會子也有了幾歲年紀,又居着官,自然越曆練越老成。
”說到這裡,回頭瞅着邢夫人和王夫人笑道:“想他那年輕的時侯,那一種古怪脾氣,比寶玉還加一倍呢。
直等娶了媳婦,才略略的懂了些人事兒。
如今隻抱怨寶玉,這會子我看寶玉比他還略體些人情兒呢。
”說的邢夫人王夫人都笑了。
因說道:“老太太又說起逗笑兒的話兒來了。
”說着,小丫頭子們進來告訴鴛鴦:“請示老太太,晚飯伺侯下了。
”賈母便問:“你們又咕咕唧唧的說什麼?”鴛鴦笑着回明了。
賈母道:“那麼着,你們也都吃飯去罷,單留鳳姐兒和珍哥媳婦跟着我吃罷。
”賈政及邢王二夫人都答應着,伺侯擺上飯來,賈母又催了一遍,才都退出各散。
卻說邢夫人自去了。
賈政同王夫人進入房中。
賈政因提起賈母方才的話來,說道:“老太太這樣疼寶玉,畢竟要他有些實學,日後可以混得功名,才好不枉老太太疼他一場,也不至糟踏了人家的女兒。
”王夫人道:“老爺這話自然是該當的。
”賈政因着個屋裡的丫頭傳出去告訴李貴:“寶玉放學回來,索性吃飯後再叫他過來,說我還要問他話呢。
”李貴答應了“是”。
至寶玉放了學剛要過來請安,隻見李貴道:“二爺先不用過去。
老爺吩咐了,今日叫二爺吃了飯再過去呢,聽見還有話問二爺呢。
”寶玉聽了這話,又是一個悶雷。
隻得見過賈母,便回園吃飯。
三口兩口吃完,忙漱了口,便往賈政這邊來。
賈政此時在内書房坐着,寶玉進來請了安,一旁侍立。
賈政問道:“這幾日我心上有事,也忘了問你。
那一日你說你師父叫你講一個月的書就要給你開筆,如今算來将兩個月了,你到底開了筆了沒有?”寶玉道:“才做過三次。
師父說且不必回老爺知道,等好些再回老爺知道罷。
因此這兩天總沒敢回。
”賈政道:“是什麼題目?”寶玉道:“一個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一個是《人不知而不愠》,一個是《則歸墨》三字。
”賈政道:“都有稿兒麼?”寶玉道:“都是做了抄出來師父又改的。
”賈政道:“你帶了家來了還是在學房裡呢?”寶玉道:“在學房裡呢。
”賈政道:“叫人取了來我瞧。
”寶玉連忙叫人傳話與焙茗:“叫他往學房中去,我書桌子抽屜裡有一本薄薄兒竹紙本子,上面寫着‘窗課’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