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當晚襲人果然挪出去。
寶玉因心中愧悔,寶钗欲攏絡寶玉之心,自過門至今日,方才如魚得水,恩愛纏綿,所謂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的了。
此是後話。
且說次日寶玉寶钗同起,寶玉梳洗了先過賈母這邊來。
這裡賈母因疼寶玉,又想寶钗孝順,忽然想起一件東西,便叫鴛鴦開了箱子,取出祖上所遺一個漢玉玦,雖不及寶玉他那塊玉石,挂在身上卻也稀罕。
鴛鴦找出來遞與賈母,便說道:“這件東西我好像從沒見的,老太太這些年還記得這樣清楚,說是那一箱什麼匣子裡裝着,我按着老太太的話一拿就拿出來了。
老太太怎麼想着拿出來做什麼?”賈母道:“你那裡知道,這塊玉還是祖爺爺給我們老太爺,老太爺疼我,臨出嫁的時候叫了我去親手遞給我的。
還說:‘這玉是漢時所佩的東西,很貴重,你拿着就像見了我的一樣。
’我那時還小,拿了來也不當什麼,便撩在箱子裡。
到了這裡,我見咱們家的東西也多,這算得什麼,從沒帶過,一撩便撩了六十多年。
今兒見寶玉這樣孝順,他又丢了一塊玉,故此想着拿出來給他,也像是祖上給我的意思。
”一時寶玉請了安,賈母便喜歡道:“你過來,我給你一件東西瞧瞧。
”寶玉走到床前,賈母便把那塊漢玉遞給寶玉。
寶玉接來一瞧,那玉有三寸方圓,形似甜瓜,色有紅暈,甚是精緻。
寶玉口口稱贊。
賈母道:“你愛麼?這是我祖爺爺給我的,我傳了你罷。
”寶玉笑着請了個安謝了,又拿了要送給他母親瞧。
賈母道:“你太太瞧了告訴你老子,又說疼兒子不如疼孫子了。
他們從沒見過。
”寶玉笑着去了。
寶钗等又說了幾句話,也辭了出來。
自此賈母兩日不進飲食,胸口仍是結悶,覺得頭暈目眩,咳嗽。
邢王二夫人鳳姐等請安,見賈母精神尚好,不過叫人告訴賈政,立刻來請了安。
賈政出來,即請大夫看脈。
不多一時,大夫來診了脈,說是有年紀的人停了些飲食,感冒些風寒,略消導發散些就好了。
開了方子,賈政看了,知是尋常藥品,命人煎好進服。
以後賈政早晚進來請安,一連三日,不見稍減。
賈政又命賈琏:“打聽好大夫,快去請來瞧老太太的病。
咱們家常請的幾個大夫,我瞧着不怎麼好,所以叫你去。
”賈琏想了一想,說道:“記得那年寶兄弟病的時候,倒是請了一個不行醫的來瞧好了的,如今不如找他。
”賈政道:“醫道卻是極難的,愈是不興時的大夫倒有本領。
你就打發人去找來罷。
”賈琏即忙答應去了,回來說道:“這劉大夫新近出城教書去了,過十來天進城一次。
這時等不得,又請了一位,也就來了。
”賈政聽了,隻得等着。
不題。
且說賈母病時,合宅女眷無日不來請安。
一日,衆人都在那裡,隻見看園内腰門的老婆子進來,回說:“園裡的栊翠庵的妙師父知道老太太病了,特來請安。
”衆人道:“他不常過來,今兒特地來,你們快請進來。
”鳳姐走到床前回賈母。
岫煙是妙玉的舊相識,先走出去接他。
隻見妙玉頭帶妙常髻,身上穿一件月白素綢襖兒,外罩一件水田青緞鑲邊長背心,拴着秋香色的絲縧,腰下系一條淡墨畫的白绫裙,手執麈尾念珠,跟着一個侍兒,飄飄拽拽的走來。
岫煙見了問好,說是“在園内住的日子,可以常常來瞧瞧你。
近來因為園内人少,一個人輕易難出來。
況且咱們這裡的腰門常關着,所以這些日子不得見你。
今兒幸會。
”妙玉道:“頭裡你們是熱鬧場中,你們雖在外園裡住,我也不便常來親近。
如今知道這裡的事情也不大好,又聽說是老太太病着,又掂記你,并要瞧瞧寶姑娘。
我那管你們的關不關,我要來就來,我不來你們要我來也不能啊。
”岫煙笑道:“你還是那種脾氣。
”一面說着,已到賈母房中。
衆人見了都問了好。
妙玉走到賈母床前問候,說了幾句套話。
賈母便道:“你是個女菩薩,你瞧瞧我的病可好得了好不了?”妙玉道:“老太太這樣慈善的人,壽數正有呢。
一時感冒,吃幾貼藥想來也就好了。
有年紀人隻要寬心些。
”賈母道:“我倒不為這些,我是極愛尋快樂的。
如今這病也不覺怎樣,隻是胸隔悶飽,剛才大夫說是氣惱所緻。
你是知道的,誰敢給我氣受,這不是那大夫脈理平常麼。
我和琏兒說了,還是頭一個大夫說感冒傷食的是,明兒仍請他來。
”說着,叫鴛鴦吩咐廚房裡辦一桌淨素菜來,請他在這裡便飯。
妙玉道:“我已吃過午飯了,我是不吃東西的。
”王夫人道:“不吃也罷,咱們多坐一會說些閑話兒罷。
”妙玉道:“我久已不見你們,今兒來瞧瞧。
”又說了一回話便要走,回頭見惜春站着,便問道:“四姑娘為什麼這樣瘦?不要隻管愛畫勞了心。
”惜春道:“我久不畫了。
如今住的房屋不比園裡的顯亮,所以沒興畫。
”妙玉道:“你如今住在那一所了?”惜春道:“就是你才進來的那個門東邊的屋子。
你要來很近。
”妙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