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棄之而走,何如?”續曰:“非丈夫也。
不若擒布獻曹公。
”侯成曰:“我因追馬受責,而布所倚恃者,赤兔馬也。
汝二人果能獻門擒布,吾當先盜馬去見曹公。
”三人商議定了。
是夜侯成暗至馬院,盜了那匹赤兔馬,飛奔東門來。
魏續便開門放出,卻佯作追趕之狀。
侯成到曹操寨,獻上馬匹,備言宋憲、魏續插白旗為号,準備獻門。
曹操聞此信,便押榜數十張射入城去。
其榜曰:
大将軍曹,特奉明诏,征伐呂布。
如有抗拒大軍者,破城之日,滿門誅戮。
上至将校,下至庶民,有能擒呂布來獻,或獻其首級者,重加官賞。
為此榜谕,各宜知悉。
次日平明,城外喊聲震地。
呂布大驚,提戟上城,各門點視,責罵魏續走透侯成,失了戰馬,欲待治罪。
城下曹兵望見城上白旗,竭力攻城,布隻得親自抵敵。
從平明直打到日中,曹兵稍退。
布少憩門樓,不覺睡着在椅上。
宋憲趕退左右,先盜其畫戟,便與魏續一齊動手,将呂布繩纏索綁,緊緊縛住。
布從睡夢中驚醒,急喚左右,卻都被二人殺散,把白旗一招,曹兵齊至城下。
魏續大叫:“已生擒呂布矣!”夏侯淵尚未信。
宋憲在城上擲下呂布畫戟來,大開城門,曹兵一擁而入。
高順、張遼在西門,水圍難出,為曹兵所擒。
陳宮奔至南門,為徐晃所獲。
曹操入城,即傳令退了所決之水,出榜安民;一面與玄德同坐白門樓上,關、張侍立于側,提過擒獲一幹人來。
呂布雖然長大,卻被繩索捆作一團,布叫曰:“縛太急,乞緩之!”操曰:“縛虎不得不急。
”布見侯成、魏續、宋憲皆立于側,乃謂之曰:“我待諸将不薄,汝等何忍背反?”憲曰:“聽妻妾言,不聽将計,何謂不薄?”布默然。
須臾,衆擁高順至。
操問曰:“汝有何言?”順不答。
操怒命斬之。
徐晃解陳宮至。
操曰:“公台别來無恙!”宮曰:“汝心術不正,吾故棄汝!”操曰:“吾心不正,公又奈何獨事呂布?”宮曰:“布雖無謀,不似你詭詐奸險。
”操曰:“公自謂足智多謀,今竟何如?”宮顧呂布曰:“恨此人不從吾言!若從吾言,未必被擒也。
”操曰:“今日之事當如何?”宮大聲曰:“今日有死而已!”操曰:“公如是,奈公之老母妻子何?”宮曰:“吾聞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親;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絕人之祀。
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明公耳。
吾身既被擒,請即就戮,并無挂念。
”操有留戀之意。
宮徑步下樓,左右牽之不住。
操起身泣而送之。
宮并不回顧。
操謂從者曰:“即送公台老母妻子回許都養老。
怠慢者斬。
”宮聞言亦不開口,伸頸就刑。
衆皆下淚。
操以棺柩盛其屍,葬于許都。
後人有詩歎之曰:
生死無二志,丈夫何壯哉?不從金石論,空負棟梁材。
輔主真堪敬,辭親實可哀。
白門身死日,誰肯似公台?
方操送宮下樓時,布告玄德曰:“公為坐上客,布為階下囚,何不發一言而相寬乎?”玄德點頭。
及操上樓來,布叫曰:“明公所患,不過于布;布今已服矣。
公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
”操回顧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布目視玄德曰:“是兒最無信者!”操令牽下樓缢之。
布回顧玄德曰:“大耳兒不記轅門射戟時耶?”忽一人大叫曰:“呂布匹夫!死則死耳,何懼之有!”衆視之,乃刀斧手擁張遼至。
操令将呂布缢死,然後枭首。
後人有詩歎曰:
洪水滔滔淹下邳,當年呂布受擒時:空如赤免馬千裡,漫有方天戟一枝。
縛虎望寬今太懦,養鷹休飽昔無疑。
戀妻不納陳宮谏,枉罵無恩大耳兒。
又有詩論玄德曰:幽谷百合
傷人餓虎縛休寬,董卓丁原血未幹。
玄德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曹瞞?
卻說武士擁張遼至。
操指遼曰:“這人好生面善。
”遼曰:“濮陽城中曾相遇,如何忘卻?”操笑曰:“你原來也記得!”遼曰:“隻是可惜!”操曰:“可惜甚的?”遼曰:“可惜當日火不大,不曾燒死你這國賊!”操大怒曰:“敗将安敢辱吾!”拔劍在手,親自來殺張遼。
遼全無懼色,引頸待殺。
曹操背後一人攀住臂膊,一人跪于面前,說道:“丞相且莫動手!”
正是:
乞哀呂布無人救,罵賊張遼反得生。
畢竟救張遼的是誰,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