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袁紹,說:“今番又是關某殺了文醜,劉備佯推不知。
”袁紹大怒,罵曰:“大耳賊焉敢如此!”少頃,玄德至,紹令推出斬之。
玄德曰:“某有何罪?”紹曰:“你故使汝弟又壞我一員大将,如何無罪?”玄德曰:“容伸一言而死。
曹操素忌備,今知備在明公處,恐備助公,故特使雲長誅殺二将。
公知必怒。
此借公之手以殺劉備也。
願明公思之。
”袁紹曰:“玄德之言是也。
汝等幾使我受害賢之名。
”喝退左右,請玄德上帳而坐。
玄德謝曰:“荷明公寬大之恩,無可補報,欲令一心腹人持密書去見雲長,使知劉備消息,彼必星夜來到,輔佐明公,共誅曹操,以報顔良、文醜之仇,若何?”袁紹大喜曰:“吾得雲長,勝顔良、文醜十倍也。
”玄德修下書劄,未有人送去。
紹令退軍武陽,連營數十裡,按兵不動。
操乃使夏侯敦領兵守住官渡隘口,自己班師回許都,大宴衆官,賀雲長之功;因謂呂虔曰:“昔日吾以糧草在前者,乃餌敵之計也。
惟荀公達知吾心耳。
”衆皆歎服。
正飲宴間,忽報汝南有黃巾劉辟、龔都,甚是猖獗。
曹洪累戰不利,乞遣兵救之。
”雲長聞言,進曰:“關某願施犬馬之勞,破汝南賊寇。
”操曰:“雲長建立大功,未曾重酬,豈可複勞征進?”公曰:“關某久閑,必生疾病。
”曹操壯之,點兵五萬,使于禁、樂進為副将,次日便行。
荀彧密謂操曰:“雲長常有歸劉之心,倘知消息必去,不可頻令出征。
”操曰:“今次取功,吾不複教臨敵矣。
”
且說雲長領兵将近汝南,紮住營寨。
當夜營外拏了兩個細作人來。
雲長視之,内中認得一人,乃孫幹也。
關公叱退左右,問幹曰:“公自潰散之後,一向縱迹不聞,今何為在此處?”幹曰:“某自逃難,飄泊汝南,幸得劉辟收容。
今将軍為何在曹操處?未識甘、糜二夫人無恙否?”關公因将上項事,細說一遍。
幹曰:“近聞玄德公在袁紹處,欲往投之,未得其便。
今劉、龔二人歸順袁紹,相助攻曹,今幸得将軍到此,因特令小軍引路,教某為細作來報将軍。
來日二人當虛敗一陣,公可速引二夫人投袁紹處,與玄德公相見。
”關公曰:“既兄在袁紹處,吾必星夜而往。
但恨吾斬紹二将,恐今事變矣。
”幹曰:“吾當先往探彼虛實,再來報将軍。
”公曰:“吾見兄長一面,雖萬死不辭。
今回許昌,便辭曹操也。
”當夜密送孫幹去了。
次日,關公引兵出,龔都披挂出陣。
關公曰:“汝等何故背反朝廷?”都曰:“汝乃背主之人,何反責我?”關公曰:“我為何背主?”都曰:“劉玄德在袁本初處,汝卻從曹操,何也?”關公更不打話,拍馬舞刀向前。
龔都便走,關公趕上。
都回身告關公曰:“故主之恩,不可忘也。
公當速進,我讓汝南。
”關公會意,驅軍掩殺。
劉、龔二人,佯輸詐敗,四散去了。
雲長奪得州縣,安民已定,班師回許昌。
曹操出郭迎接,賞勞軍士。
宴罷,雲長回家,參拜二嫂于門外。
甘夫人曰:“叔叔兩番出軍,可知皇叔音信否?”公答曰:“未也。
”關公退,二夫人于門内痛哭曰:“想皇叔休矣!二叔恐我姊妹煩惱,故隐而不言。
”正哭間,有一随行老軍,聽得哭聲不絕,于門外告曰:“夫人休哭。
主人見在河北袁紹處。
”夫人曰:“汝何由知之?”軍曰:“跟關将軍出征,有人在陣上說來。
”夫人急召雲長責之曰:“皇叔未嘗負汝,汝今受曹操之恩,頓忘舊日之義,不以實情告我,何也?”關公頓首曰:“兄今委實在河北;未敢教嫂嫂知者,恐有洩漏也。
事須緩圖,不可欲速。
”甘夫人曰:“叔宜上緊。
”公退,尋思去計,坐立不安。
原來于禁探知劉備在河北,報與曹操。
操令張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