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紹曰:“若得劉表,勝劉辟多矣。
”遂命玄德行。
紹又曰:“近聞關雲長已離了曹操,欲來河北;吾當殺之,以雪顔良、文醜之恨。
”玄德曰:“明公前欲用之,吾故召之。
今何又欲殺之耶?且顔良、文醜比之二鹿耳,雲長乃一虎也。
失二鹿而得一虎,何恨之有?”紹笑曰:“吾故愛之,故戲言耳。
公可再使人召之,令其速來。
”玄德曰:“即遣孫幹往召之可也。
”紹大喜從之。
玄德出,簡雍進曰:“玄德此去,必不回矣。
某願與偕往:一則同說劉表,二則監住玄德。
”紹然其言,便命簡雍與玄德同行。
郭圖谏紹曰:“劉備前去說劉辟,未見成事;今又使與簡雍同往荊州,必不返矣。
”紹曰:“汝勿多疑,簡雍自有見識。
”郭圖嗟呀而出。
卻說玄德先命孫幹出城,回報關公;一面與簡雍辭了袁紹,上馬出城。
行至界首,孫幹接着,同往關定莊上。
關公迎門接拜,執手啼哭不止。
關定領二子拜于草堂之前。
玄德問其姓名。
關公曰:“此人與弟同姓,有二子:長子關甯學文;次子關平,學武。
”關定曰:“今愚意欲遣次子跟随關将軍,未識肯容納否?”玄德曰:“年幾何矣?”定曰:“十八歲矣。
”玄德曰:“既蒙長者厚意,吾弟尚未有子,今即以賢郎為子,若何?”關定大喜,便命關平拜關公為父,呼玄德為伯父。
玄德恐袁紹追之,急收拾起行。
關平随着關公,一齊起身。
關定送了一程自回。
關公教取路往卧牛山來。
正行間,忽見周倉自變量十人帶傷而來。
關公引他見了玄德,問其何故受傷。
倉曰:“某未至卧牛山之前,先有一将單騎而來,與裴元紹交鋒,隻一合,刺死裴元紹,盡數招降人伴,占住山寨。
倉到彼招誘人伴時,止有這幾個過來,餘者俱懼怕,不敢擅離。
倉不忿,與那将交戰,被他連勝數次,身中三槍;因此來報主公。
”玄德曰:“此人怎生模樣?姓甚名誰?”倉曰:“極其雄壯,不知姓名。
”于是關公縱馬當先,玄德在後,徑投卧牛山來。
周倉在山下叫罵,隻見那将全副披挂,持槍驟馬,引衆下山。
玄德早揮鞭出馬,大叫曰:“來者莫非子龍否?”那将見了玄德,滾鞍下馬,拜伏道旁。
原來果然是趙子龍。
玄德、關公,俱下馬相見,問其何由至此。
雲曰:“雲自别使君,不想公孫瓒不聽人言,以緻兵敗自焚。
袁紹屢次招雲,雲想紹亦非用人之人,因此未往。
後欲至徐州投使君,又聞徐州失守,雲長已歸曹操,使君又在袁紹處。
雲幾番欲來相投,隻恐袁紹見怪。
四海飄零,無容身之地。
前偶過此處,适遇裴元紹下山來欲奪吾馬,雲因殺之,借此安身。
近聞翼德在古城,欲往投之,未知真實。
今幸得遇使君。
”玄德大喜,訴說從前之事。
關公亦訴前事。
玄德曰:“吾初見子龍,便有留戀不舍之情。
今幸得相遇。
”雲曰:“雲奔走四方,擇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
今得相随,大稱平生。
雖肝腦塗地,無恨矣。
”當日就燒毀山寨,率領人衆,盡随玄德前赴古城。
張飛、糜竺、糜芳迎接入城,各相拜訴。
二夫人具言雲長之事,玄德感歎不已。
于是殺牛宰馬,先拜謝天地,然後遍勞諸軍。
玄德見兄弟重聚,将佐無缺,又新得了趙雲,關公又得了關平、周倉二人,歡喜無限,連飲數日。
後人有詩贊之曰:
當時手足似瓜分,信斷音稀杳不聞。
今日君臣重聚義,正如龍虎會風雲。
靜靜的頓河
時玄德、關、張、趙雲、孫幹、簡雍、糜竺、糜芳、關平、周倉部領馬步軍校共四五千人。
玄德欲棄了古城去守汝南,恰好劉辟、龔都差人來請。
于是遂起軍往汝南駐紮,招軍買馬,徐圖征進,不在話下。
且說袁紹見玄德不回,大怒,欲起兵伐之。
郭圖曰:“劉備不足慮,曹操乃勁敵也,不可不除。
劉表雖據荊州,不足為強。
江東孫伯符威鎮三江,地連六郡,謀臣武士極多,可使人結之,共攻曹操。
”紹從其言,即修書遣陳震為使,來會孫策。
正是:
隻因河北英雄去,引出江東豪傑來。
未知其事如何,且聽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