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演義 第37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

首頁
    桌對飲,上首者白面長須,下首者清奇古貌。

    玄德揖而問曰:“二公誰是卧龍先生?”長須者曰:“公何人?欲尋卧龍何幹?”玄德曰:“某乃劉備也。

    欲訪先生,求濟世安民之術。

    ”長須者曰:“我等非卧龍,皆卧龍之友也:吾乃颍川石廣元;此位是汝南孟公威。

    ”玄德喜曰:“備久聞二公大名,幸得邂逅。

    今有随行馬匹在此,敢請二公同往卧龍莊上一談。

    ”廣元曰:“吾等皆山野慵懶之徒,不省治國安民之事,不勞下問。

    明公請自上馬,尋訪卧龍。

    ” 玄德乃辭二人,上馬投卧龍岡來;到莊前下馬,扣門問童子曰:“先生今日在莊否?”童子曰:“現在堂上讀書。

    ”玄德大喜,遂跟童子而入。

    至中門,隻見門上大書一聯雲:“淡泊以明志,甯靜而緻遠。

    ”玄德正看間,忽聞吟詠之聲,乃立于門側窺之,見草堂之上,一少年擁爐抱膝,歌曰: 鳳翺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

     玄德待其歌罷,上草堂施禮曰:“備久慕先生,無緣拜會。

    因昨徐元直稱薦,敬至仙莊,不遇空回。

    今特冒風雪而來,得瞻道貌,實為萬幸!”那少年慌忙答禮曰:“将軍莫非劉豫州,欲見家兄否?”玄德驚訝曰:“先生又非卧龍耶?”少年曰:“某乃卧龍之弟諸葛均也。

    愚兄弟三人。

    長兄諸葛瑾,現在江東孫仲謀處為幕賓。

    孔明乃二家兄。

    ”玄德曰:“卧龍今在家否?”均曰:“昨為崔州平相約,出外閑遊去矣。

    ”玄德曰:“何處閑遊?”均曰:“或駕小舟,遊于江湖之中;或訪僧道于山嶺之上;或尋朋友于村落之間;或樂琴棋于洞府之内;往來莫測,不知去所。

    ”玄德曰:“劉備直如此緣分淺薄,兩番不遇大賢!”均曰:“少坐獻茶。

    ”張飛曰:“那先生既不在,請哥哥上馬。

    ”玄德曰:“我既到此間,如何無一語而回?”因問諸葛均曰:“聞令兄卧龍先生熟谙韬略,日看兵書,可得聞乎?”均曰:“不知。

    ”張飛曰:“問他則甚!風雪甚緊,不如早歸。

    ”玄德叱止之。

    均曰:“家兄不在,不敢久留車騎;容日卻來回禮。

    ”玄德曰:“豈敢望先生枉駕。

    數日之内,備當再至。

    願借紙筆作一書,留達令兄,以表劉備殷勤之意。

    ”均遂進文房四寶。

    玄德呵開凍墨,拂展雲箋,寫書曰: 備久慕高明,兩次晉谒,不遇空回,惆怅何似!竊念備漢朝苗裔,濫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綱紀崩摧,群雄亂國,惡黨欺君,備心膽俱裂。

    雖有匡濟之誠,實乏經綸之策。

    仰望先生仁慈忠義,慨然展呂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鴻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先此布達,再容齋戒熏沐,特拜尊顔,面傾鄙悃。

    統希鑒原! 玄德寫罷,遞與諸葛均收了,拜辭出門。

    均送出玄德,再三殷勤緻意而别。

    方上馬欲行,忽見童子招手籬外叫曰:“老先生來也。

    ”玄德視之,見小橋之西,一人暖帽遮頭,狐裘蔽體,騎着一驢,後随一青衣小童,攜一葫蘆酒,踏雪而來;轉過小橋,口吟詩一首。

    詩曰: 一夜北風寒,萬裡彤雲厚。

    長空雪亂飄,改盡江山舊。

    仰面觀太虛,疑是玉龍鬥。

    紛紛鱗甲飛,頃刻遍宇宙。

    騎驢過小橋,獨歎梅花瘦。

     玄德聞歌曰:“此真卧龍矣!”滾鞍下馬,向前施禮曰:“先生冒寒不易。

    劉備等候久矣。

    ”那人慌忙下驢答禮。

    諸葛均在後曰:“此非卧龍家兄,乃家兄嶽父黃承彥也。

    ”玄德曰:“适間所吟之句,極其高妙。

    ”承彥曰:“老夫在小婿家觀梁父吟,記得這一篇。

    适過小橋,偶見籬落間梅花,故感而誦之。

    不期為尊客所聞。

    ”玄德曰:“曾見令婿否?”承彥曰:“便是老夫也來看他。

    ”玄德聞言,辭别承彥上馬而歸。

    正值風雪又大,回望卧龍岡,悒怏不已。

    後人有詩,單道玄德風雪訪孔明。

    詩曰: 一天風雪訪賢良,不遇空回意感傷。

    凍合溪橋山石滑、寒侵鞍馬路途長。

    十日談 當頭片片梨花落、撲面紛紛柳絮狂。

    回首停鞭遙望處,爛銀堆滿卧龍岡。

     玄德回新野之後,光陰茬苒,又早新春。

    乃令蔔者揲蓍,選擇吉期,齋戒三日,熏沐更衣,再往卧龍岡谒孔明。

    關、張聞之不悅,遂一齊入谏玄德。

     正是: 高賢未服英雄志,屈節偏生傑士疑。

    未知其言若何,下文便曉。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