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演義 第51回 曹仁大戰東吳兵 孔明一氣周公瑾

首頁
    卻說孔明欲斬雲長,玄德曰:“昔吾三人結義時,誓同生死。

    今雲長雖犯法,不忍違卻前盟。

    望權記過,容将功贖罪。

    ”孔明方才饒了。

     且說周瑜收軍點将,各各叙功,申報吳侯。

    所得降卒,盡皆發付渡江。

    大犒三軍,遂進兵攻取南郡。

    前隊臨江下寨,前後分五營。

    周瑜居中。

    瑜正與衆商議征進之策,忽報:“劉玄德使孫幹來與都督作賀。

    ”瑜命請入。

    幹施禮畢,言:“主公特命幹拜謝都督大德,有薄禮上獻。

    ”瑜問曰:“玄德在何處?”幹答曰:“見移兵屯油江口。

    ”瑜驚曰:“孔明亦在油江否?”幹曰:“孔明與主公同在油江。

    ”瑜曰:“足下先回,某自來相謝也。

    ”瑜收了禮物,發付孫幹先回。

    肅曰:“卻才都督為何失驚?”瑜曰:“劉備屯兵油江,必有取南郡之意。

    我等費了許多軍馬,用了許多錢糧,目下南郡唾手可得;彼等心懷不仁,要就見成,須放着周瑜不死!”肅曰:“當用何策退之?”瑜曰:“吾自去和他說話。

    好便好;不好時,不等他取南郡,先結果了劉備!”肅曰:“某願同往。

    ”于是瑜與魯肅引三千輕騎,徑投油江口來。

     先說孫幹回見玄德,言周瑜将親來相謝。

    玄德乃問孔明曰:“來意若何?”孔明笑曰:“那裡為這些薄禮,肯來相謝。

    止為南郡而來。

    ”玄德曰:“他若提兵來,何以待之?”孔明曰:“他來便可如此如此應答。

    ”遂于油江口擺開戰船,岸上列着軍馬。

    人報:“周瑜、魯肅引兵到來。

    ”孔明使趙雲領數騎來接。

    瑜見軍勢雄壯,心甚不安。

    行至營門外,玄德、孔明迎入帳中。

    各叙禮畢,設宴相待。

    玄德舉酒緻謝鏖兵之事。

    酒至數巡,瑜曰:“豫州移兵在此,莫非有取南郡之意否?”玄德曰:“聞都督欲取南郡,故來相助。

    若都督不取,備必取之。

    ”瑜笑曰:“吾東吳久欲并吞漢江,今南郡已在掌中,如何不取?”玄德曰:“勝負不可預定。

    曹操臨歸,令曹仁守南郡等處,必有奇計;更兼曹仁勇不可當;但恐都督不能取耳。

    ”瑜曰:“吾若取不得,那時任從公取。

    ”玄德曰:“子敬、孔明在此為證,都督休悔。

    ”魯肅躊躇未對。

    瑜曰:“大丈夫一言既出,何悔之有?”孔明曰:“都督此言,甚是公論。

    先讓東吳去取;若不下,主公取之,有何不可?”瑜與肅辭别玄德、孔明,上馬而去。

    玄德問孔明曰:“卻才先生教備如此回答,雖一時說了,展轉尋思,于理未然。

    我今孤窮一身,無置足之地,欲得南郡,權且容身;若先教周瑜取了,城池已屬東吳矣,卻如何得住?”孔明大笑曰:“當初亮勸主公取荊州,主公不聽,今日卻想耶?”玄德曰:“前為景升之地,故不忍取;今為曹操之地,理合取之。

    ”孔明曰:“不須主公憂慮。

    盡看周瑜去厮殺,早晚教主公在南郡城中高坐。

    ”玄德曰:“計将安出?”孔明曰:“隻須如此如此。

    ”玄德大喜,隻在江口屯紮,按兵不動。

    三劍客 卻說周瑜、魯肅回寨。

    肅曰:“都督如何亦許玄德取南郡?”瑜曰:“吾彈指可得南郡,落得虛做人情。

    ”随問帳下将士:“誰敢先取南郡?”一人應聲而出,乃蔣欽也。

    瑜曰:“汝為先鋒,徐盛、丁奉為副将,撥五千精銳軍馬,先渡江。

    吾随後引兵接應。

    ” 且說曹仁在南郡,分付曹洪守彜陵,以為犄角之勢。

    人報:“吳兵已渡漢江。

    ”仁曰:“堅守勿戰為上。

    ”骁騎牛金奮然進曰:“兵臨城下而不出戰,是怯也。

    況吾兵新敗,正當重振銳氣。

    某願借精兵五百,決一死戰。

    ”仁從之,令牛金引五百軍出戰。

    丁奉縱馬來迎。

    約戰四五合,奉詐敗,牛金引軍追趕入陣。

    奉指揮衆軍士裹圍牛金于陣中。

    金左右沖突,不能得出。

    曹仁在城上望見牛金在垓心,遂披甲上馬,引麾下壯士數百騎出城,奮力揮刀,殺入吳陣。

    徐盛迎戰,不能抵擋。

    曹仁殺到垓心,救出牛金。

    回顧尚有數十騎在陣,不能得出,遂複翻身殺入,救出重圍。

    正遇蔣欽攔路,曹仁與牛金奮力沖散。

    仁弟曹純,亦引兵接應,混殺一陣,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