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愚所見,不若降诏,加馬騰為征南将軍,使讨孫權;誘入京師,先除此人,則南征無患矣。
”操大喜,即日遣人赍诏至西涼召馬騰。
卻說騰字壽成,漢伏波将軍馬援之後。
父名肅,字子碩,桓帝時為天水闌于縣尉;後失官流落隴西,與羌人雜處,遂娶羌女生騰。
騰身長八尺,體貌雄異,禀性溫良,人多敬之。
靈帝末年,羌人多叛,騰召募民兵破之。
初平中年,因讨賊有功,拜征西将軍,與鎮西将軍韓遂為兄弟。
當日奉诏,乃與長子馬超商議曰:“吾自與董承受衣帶诏以來,與劉玄德約共讨賊,不幸董承已死,玄德屢敗。
我又僻處西涼,未能協助玄德。
今聞玄德已得荊州,我正欲展昔日之志,而曹操反來召我,當是如何?”馬超曰:“操奉天子之命以召父親,今若不往,彼必以逆命責我矣。
當乘其來召,竟往京師,于中取事,則昔日之志可展也。
”馬騰兄子馬岱谏曰:“曹操心懷叵測,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超曰:“兒願盡起西涼之兵,随父親殺入許昌,為天下除害,有何不可?”騰曰:“汝自統羌兵保守西涼,隻教次子馬休、馬鐵并侄馬岱随我同往。
曹操見有汝在西涼,又有韓遂相助,諒不敢加害于我也。
”超曰:“父親欲往,切不可輕入京師。
當随機應變,觀其動靜。
”騰曰:“吾自有處,不必多慮。
”于是馬騰乃引西涼兵五千,先教馬休、馬鐵為前部,留馬岱在後為接應,迤逦望許昌而來。
離許昌二十裡屯住軍馬。
曹操聽知馬騰已到,喚門下侍郎黃奎分付曰:“目今馬騰南征,吾命汝為行軍參謀,先至馬騰寨中勞軍,可對馬騰說:西涼路遠,運糧甚難,不能多帶人馬。
我當更遣大兵,協同前進。
來日教他入城面君,吾就應付糧草與之。
”奎領命,來見馬騰。
騰置酒相待。
奎酒半酣而言曰:“吾父黃琬死于李傕、郭泛之難,嘗懷痛恨。
不想今日又遇欺君之賊。
”騰曰:“誰為欺君之賊?”奎曰:“欺君者操賊也。
公豈不知之而問我耶?”騰恐是操使來相探,急止之曰:“耳目較近,休得亂言。
”奎叱曰:“公竟忘卻衣帶诏乎?”騰見他說出心事,乃密以實情告之。
奎曰:“操欲公入城面君,必非好意。
公不可輕入。
來日當勒兵城下。
待曹操出城點軍,就點軍處殺之,大事濟矣。
”二人商議已定。
黃奎回家,恨氣未息。
其妻再三問之,奎不肯言。
不料其妾李春香,與奎妻弟苗澤私通。
澤欲得春香,正無計可施。
妾見黃奎憤恨,遂對澤曰:“黃侍郎今日商議軍情回,意甚憤恨,不知為誰?”澤曰:“汝可以言挑之曰:‘人皆說劉皇叔仁德,曹操奸雄,何也?’看他說甚言語。
”是夜黃奎果到春香房中。
妾以言挑之。
奎乘醉言曰:“汝乃婦人,尚知邪正,何況我乎?吾所恨者,欲殺曹操也。
”妾曰:“若欲殺之,如何下手?”奎曰:“吾已約定馬将軍,明日在城外點兵時殺之。
”妾告于苗澤,澤報知曹操。
操便密喚曹洪、許褚分付如此如此;又喚夏侯淵、徐晃分付如此如此。
各人領命去了,一面先将黃奎一家老小拏下。
次日,馬騰領着西涼兵馬,将次近城,隻見前面一簇紅旗,打着丞相旗号。
馬騰隻道曹操自來點軍,拍馬向前。
忽聽得一聲炮響,紅旗開處,弓弩齊發。
一将當先,乃曹洪也。
馬騰急撥馬回時,兩下喊聲又起。
左邊許褚殺來,右邊夏侯淵殺來,後面又是徐晃領兵殺至,截斷西涼軍馬,将馬騰父子三人困在垓心。
馬騰見不是頭,奮力沖殺。
馬鐵早被亂箭射死。
馬休随着馬騰,左沖右突,不能得出。
二人身帶重傷,坐下馬又被箭射倒,父子二人俱被執。
曹操教将黃奎與馬騰父子,一齊綁至。
黃奎大叫:“無罪!”操教苗澤對證。
馬騰大罵曰:“豎儒誤我大事!我不能為國殺賊,是乃天也!”操命牽出。
馬騰罵不絕口,與其子馬休,及黃奎一同遇害。
後人有詩歎馬騰曰:
父子齊芳烈,忠貞着一門。
捐生圖國難、誓死答君恩。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嚼血盟言在、誅奸義狀存。
西涼推世胄,不愧伏波孫。
苗澤告操曰:“不願加賞,隻求李春香為妻。
”操笑曰:“你為了一婦人,害了你姐夫一家,留此不義之人何用!”便教将苗澤、李春香與黃奎一家并斬于市。
觀者無不歎息。
後人有詩歎曰:
苗澤因私害荩臣,春香未得反傷身。
奸雄亦不相容恕,枉自圖謀作小人。
曹操教招安西涼兵馬谕之曰:“馬騰父子謀反,不幹衆人之事。
”一面使人分付把住關隘,休教走了馬岱。
且說馬岱自引一千兵在後。
早有許昌城外逃回軍士,報知馬岱。
岱大驚,隻得棄了兵馬,扮作客商,連夜逃遁去了。
曹操殺了馬騰等,便決意南征。
忽人報曰:“劉備調練軍馬,收拾器械,将欲取川。
”操驚曰:“若劉備收川,則羽翼成矣。
将何以圖之?”言未畢,階下一人進言曰:“某有一計,使劉備、孫權不能相顧;江南、西川皆歸丞相。
”
正是:
西川豪傑方遭戮,南國英雄又受殃。
未知獻計者是誰,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