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演義 第58回 馬孟起興兵雪恨 曹阿瞞割須棄袍

首頁
    ,伏于山谷之中,待我渡河北同時擊之。

    徐晃、朱靈領命,先引四千軍暗暗去了。

    操下令,先教曹洪于蒲阪津,安排船筏。

    留曹仁守寨,操自領兵渡渭河。

    早有細作報知馬超。

    超曰:“今操不攻潼關,而使人準備船筏,欲渡河北,必将遏吾之後也。

    吾當引一軍渡河拒住岸北。

    操兵不得渡,不消二十日,河東糧盡,操兵必亂,卻循河南而擊之,操可擒矣。

    ”韓遂曰:“不必如此。

    豈不聞兵法有‘兵半渡可擊。

    ’待操兵渡至一半,汝卻于南岸擊之,操兵皆死于河内矣。

    ”超曰:“叔父之言甚善。

    ”即使人探聽曹操幾時渡河。

    毀滅 卻說曹操整兵已畢,分三停軍,前渡渭河。

    比及人馬到河口時,日光初起。

    操先發精兵渡過北岸,開創營寨。

    操自引親随護衛軍将百人,按劍坐于南岸,看軍渡河。

    忽然人報:“後邊白袍将軍到了!”衆皆認得是馬超,一擁下船。

    河邊軍争上船者,聲喧不止。

    操猶坐而不動,按劍指約休鬧。

    隻聽得人喊馬嘶,蜂擁而來,船上一将躍身上岸,呼曰:“賊至矣,請丞相下船!”操視之,乃許褚也。

    操口内猶言:“賊至何妨?”回頭視之,馬超已離不得百餘步。

    許褚拖操下船時,船已離岸一丈有餘,褚負操一躍上船。

    随行将士盡皆下水,扳住船邊,争欲上船逃命。

    船小将翻。

    褚掣刀亂砍,傍船手盡折,倒于水中,急将船望下水掉去。

    許褚立于梢上,忙用木篙撐之。

    操伏在許褚腳邊。

    馬超趕到河岸,見船已流在半河,遂拈弓搭箭,喝令骁将遶河射之,矢如雨急。

    褚恐傷曹操,以左手舉馬鞍遮之。

    馬超箭不虛發,船上駕舟之人,應弦落水;船中數十人皆被射倒。

    其船反撐不定,于急水中旋轉。

    許褚獨奮神威,将兩腿夾舵搖撼,一手使篙撐船,一手舉鞍遮護曹操。

     時有渭南縣令丁斐,在南山之上,見馬超追操甚急,恐傷操命,遂将寨内牛隻馬匹,盡驅于外,漫山遍野,皆是牛馬。

    西涼兵見之,都回身争取牛馬,無心追趕,曹操因此得脫。

    方到北岸,便把船筏鑿沈。

    諸将聽得曹操在河中逃難,急來救時,操已登岸。

    許褚身被重铠,箭皆嵌在甲上。

    衆将保操至野寨中,皆拜于地而問安。

    操大笑曰:“我今日幾為小賊所困!”褚曰:“若非有人縱馬放牛以誘賊,賊必努力渡河矣。

    ”操問曰:“誘賊者誰也?”有知者答曰:“渭南縣令丁斐也。

    ”少頃,斐入見。

    操謝曰:“若非公之良謀,則吾被賊所擒矣。

    ”遂命為典軍校尉。

    斐曰:“賊雖暫去,明日必複來。

    須以良策拒之。

    ”操曰:“吾已準備了也。

    ”遂喚諸将各分頭循河築起甬道,暫為寨腳。

    賊若來時,陳兵于甬道外,内虛立旌旗,以為疑兵;更沿河掘下壕塹,虛立栅蓋河内,以兵誘之。

    賊急來必陷,賊陷便可擒矣。

     卻說馬超回見韓遂,說:“幾乎捉住曹操,有一将奮勇負操下船去了,不知何人。

    ”遂曰:“吾聞曹操選極精壯之人,為帳前侍衛,名曰‘虎衛軍’,以骁将典韋、許褚領之。

    典韋已死,今救曹操者,必許褚也。

    此人勇力過人,人皆稱為‘虎癡’;如遇之,不可輕敵。

    ”超曰:“吾亦聞其名久矣。

    ”遂曰:“今操渡河,将襲我後,可速攻之,不可令他創立營寨。

    若立營寨,急難剿除。

    ”超曰:“以侄愚意,還隻拒住北岸,使彼不得渡河,乃為上策。

    ”遂曰:“賢侄守寨,吾引軍循河戰操,若何?”超曰:“令龐德為先鋒,跟叔父前去。

    ”于是韓遂與龐德将兵五萬,直奔渭南。

    操令衆将于甬道兩旁誘之。

    龐德先引鐵騎千餘,沖突而來。

    喊聲起處,人馬俱落于陷馬坑内。

    龐德踴身一跳,躍出土坑,立于平地,立殺數人,步行砍出重圍。

    韓遂已被困在垓心。

    龐德步行救之,正遇着曹仁部将曹承;被龐德一刀砍于馬下,奪其馬,殺開一條血路,救出韓遂,投東南而走。

    背後曹兵趕來,馬超引軍接應,殺敗曹兵,複救出大半軍馬。

    戰至日暮,方回。

    計點人馬,折了将佐程銀、張橫,陷坑中死者二百餘人。

    超與韓遂商議:“若遷延日久,操于河北立了營寨,難以退敵;不若乘今夜引輕騎劫野營。

    ”遂曰:“須分兵前後相救。

    ”于是超自為前部,令龐德,馬岱為後應,當夜便行。

     卻說曹操收兵屯渭北,喚諸将曰:“賊欺我未立寨栅,必來劫野營。

    可四散伏兵,虛其中軍。

    号炮響時,伏兵盡起,一鼓可擒也。

    ”衆将依令,伏兵已畢。

    當夜馬超卻先使成宜引三十騎往前哨探。

    成宜見無人馬,徑入中軍。

    操軍見西涼兵到,遂放号炮。

    四面伏兵皆出,隻圍得三十騎。

    成宜被夏侯淵所殺。

    馬超卻自從背後與龐德、馬岱分兵三路蜂擁殺來。

     正是: 縱有伏兵能候敵,怎當健将共争先?未知勝負若何,且看下文分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