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聞之,不勝歎羨。
茲幸得一見,深慰渴懷。
”公曰:“吾與公明交契深厚,非比他人;今何故數窮吾兒耶?”晃回顧衆将,厲聲大叫曰:“若取得雲長首級者,重賞千金!”公驚曰:“公明何出此言?”晃曰:“今日乃國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廢公。
”言訖,揮大斧直取關公。
公大怒,亦揮刀迎之,戰八十餘合。
公雖武藝絕倫,終是右臂少力。
關平恐公有失,火急鳴金。
公撥馬回寨,忽聞四下裡喊聲大震。
原來是樊城曹仁聞曹操救兵至,引軍殺出城來,與徐晃會合,兩下夾攻。
荊州兵大亂。
關公上馬,引衆将急奔襄江上流頭。
背後魏兵追至。
關公急渡過襄江,望襄陽而奔。
忽流星馬到,報說:“荊州已被呂蒙所奪,家眷被陷。
”關公大驚,不敢奔襄陽,提兵投公安來。
探馬又報:“公安傅士仁已降東吳了。
”關公大怒。
忽催糧人到,報說:“公安傅士仁往南郡,殺了使命,招糜芳都降東吳去了。
”
關公聞言,怒氣沖塞,瘡口迸裂,昏絕于地。
衆将救醒。
公顧謂司馬王甫曰:“悔不聽足下之言,今日果有此事!”因問:“沿江上下,何不舉火?”探馬答曰:“呂蒙使水手盡穿白衣,扮作客商渡江,将精兵伏于<舟冓><舟鹿>之中,先擒了守台士卒,因此不得舉火。
”公跌足歎曰:“吾中奸賊之謀矣!有何面目見兄長耶!”管糧都督趙累曰:“今事急矣,可一面差人往成都求救,一面從旱路去取荊州。
”關公依言,差馬良、伊籍赍文三道,星夜赴成都求救;一面引兵來取荊州;自領前隊先行,留廖化、關平斷後。
卻說樊城圍解,曹仁引衆将來見曹操,泣拜請罪。
操曰:“此乃天數,非汝等之罪也。
”操重賞三軍,親至四冢寨,周圍閱視,顧謂諸将曰:“荊州兵圍塹鹿角數重,徐公明深入其中,竟獲全功。
孤用兵三十餘年,未敢長驅徑入敵圍。
公明真膽識兼優者也!”衆皆歎服。
操班師還于摩陂駐紮。
徐晃兵至,操親出寨迎之。
見晃軍皆按隊伍而行,并無差亂。
操大喜曰:“徐将軍真有周亞夫之風矣!”遂封徐晃為平南将軍,同夏侯尚守襄陽,以遏關公之師。
操因荊州未定,就屯兵于摩陂,以候消息。
卻說關公在荊州路上,進退無路,謂趙累曰:“目今前有吳兵,後有魏兵,吾在其中,救兵不至,如之奈何?”累曰:“昔呂蒙在陸口時,嘗緻書君侯,兩家約好,共誅操賊;今卻助曹而襲我,是背盟也。
君侯暫駐軍于此,可差人遺書呂蒙責之,看彼如何對答。
”關公從其言,遂修書遣使赴荊州來。
卻說呂蒙在荊州,傳下号令:凡荊州諸郡,有随關公出征将士之家,不許吳兵攪擾,按月給與糧米;有患病者,遣醫治療。
将士之家,感其恩惠,安堵不動。
忽報關公使至,呂蒙出郭迎接入城,以賓禮相待。
使者呈書與蒙。
蒙看畢,謂來使曰:“蒙昔日與關将軍結好,乃一己之私見;今日之事,乃上命差遣,不得自主。
煩使者回報将軍,善言緻意。
”遂設宴款待,送歸館驿安歇。
于是随征将士之家,皆來問信。
有附家書者,有口傳音信者,皆言家門無恙,衣食不缺。
使者辭别呂蒙,蒙親送出城。
使者回見關公,具道呂蒙之語,并說荊州城中,君侯寶眷并諸将家屬,俱各無恙,供給不缺。
公大怒曰:“此奸賊之計也!我生不能殺此賊,死必殺之,以雪我恨!”喝退使者。
使者出寨,衆将皆來探問家中之事。
使者具言各家安好,呂蒙極其恩恤,并将書信傳送各将。
各将欣喜,皆無戰心。
關公率兵取荊州,軍行之次,将士多有逃回荊州者。
關公愈加恨怒,遂催軍前進。
忽然喊聲大震,一彪軍攔住;為首大将,乃蔣欽也;勒馬挺槍大叫曰:“雲長何不早降!”關公罵曰:“吾乃漢将,豈降賊乎!”拍馬舞刀,直取蔣欽。
不三合,欽敗走。
關公提刀追殺二十餘裡,喊聲忽起,左邊山谷中,韓當領兵沖出;右邊山谷中,周泰引軍沖出;蔣欽回馬複戰:三路夾攻。
關公急撤軍回走。
行無數裡,隻見南山岡上人煙聚集,一面白旗招飐,上寫“荊州土人”四字,衆人都叫本處人速速投降。
關公大怒,欲上岡殺之。
山崦内又有兩軍撞出,左邊丁奉,右邊徐盛,并合蔣欽等三路軍馬,喊聲震地,鼓角喧天,将關公困在垓心。
手下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