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令陀視之。
陀曰:‘内有飛物。
’人皆笑之。
陀以刀割開,一黃雀飛去,病者即愈。
有一人被犬咬足指,随長肉二塊,一痛一癢,俱不可忍。
陀曰:‘痛者内有針十個,癢者内有黑白棋子二枚。
’人皆不信。
陀以刀割開,果如其言。
此人真扁鵲、倉公之流也。
現居金城,離此不遠。
大王何不召之?”
操即差人星夜請華陀入内,令診脈視疾。
陀曰:“大王頭腦疼痛,因患風而起。
病根在腦袋中,風涎不能出。
枉服湯藥,不可治療。
某有一法:先飲麻肺湯,然後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方可除根。
”操大怒曰:“汝要殺孤耶!”陀曰:“大王曾聞關公中毒箭,傷其右臂,某刮骨療毒,關公略無懼色?今大王小可之疾,何多疑焉?”操曰:“臂痛可刮,腦袋安可砍開?汝必與關公情熟,乘此機會,欲報仇耳!”呼左右拏下獄中,拷問其情。
賈诩谏曰:“似此良醫,世罕其匹,未可廢也。
”操叱曰:“此人欲乘機害我,正與吉平無異!”急令追拷。
華陀在獄,有一獄卒,姓吳,人皆稱為吳押獄。
此人每日以酒食供奉華陀。
陀感其恩,乃告曰:“我今将死,恨有青囊書,未傳于世。
感公厚意,無可為報;我修一書,公可遣人送與我家,取青囊書來贈公,以繼吾術。
”吳押獄大喜曰:“我若得此書,棄了此役,醫治天下病人,以傳先生之德。
”陀即修書付吳押獄。
吳押獄直至金城,問陀之妻取了青囊書,回至獄中,付與華陀。
檢看畢,陀即将書贈與吳押獄。
吳押獄持回家中藏之。
旬日之後,華陀竟死于獄中。
吳押獄買棺殡殓訖,脫了差役回家,欲取青囊書看習,隻見其妻正将書在那裡焚燒。
吳押獄大驚,連忙搶奪,全卷已被燒毀,隻剩得一兩葉。
吳押獄怒罵其妻。
妻曰:“縱然學得與華陀一般神妙,隻落得死于牢中,要他何用?”吳押獄嗟歎而止。
因此青囊書不曾傳于世,所傳者止閹雞豬等小法,乃燒剩一兩頁中所載也。
後人有詩曰:
華佗仙術比長桑,神識如窺垣一方。
惆怅人亡書亦絕,後人無複見青囊。
悲慘世界
卻說曹操自殺華陀之後,病勢愈重,又憂吳、蜀之事。
正慮間,近臣忽奏東吳遣使上書。
操取書拆視之,略曰:
臣孫權久知天命已歸王上,伏望早正大位,遣将剿滅劉備,掃平兩川,臣即率群下納土歸降矣。
操觀畢大笑,出示群臣曰:“是兒欲使吾居爐火上耶!”侍中陳群等奏曰:“漢室久已衰微,殿下功德巍巍,生靈仰望。
今孫權稱臣歸命,此天人之應,異氣齊聲。
殿下宜應天順人,早正大位。
”操笑曰:“吾事漢多年,雖有功德及民,然位至于王,名爵已極,何敢更有他望?苟天命在孤,孤為周文王矣。
”司馬懿曰:“今孫權既稱臣歸附,王上可封官賜爵,令拒劉備。
”操從之,表奏孫權為骠騎将軍南昌侯,領荊州牧。
即日遣使赍诰敕赴東吳去訖。
操病勢轉加。
忽一夜夢三馬同槽而食,及曉,問賈诩曰:“孤向日曾夢三馬同槽,疑是馬騰父子為禍;今騰已死,昨宵複夢三馬同槽,主何吉兇?”诩曰:“祿馬吉兆也。
祿馬歸于曹,王上何必疑乎?”操因此不疑。
是夜操卧寝室,至三更,覺頭目昏眩,乃起,伏幾而卧。
忽聞殿中聲如裂帛,操驚視之,忽見伏皇後、董貴人、二皇子并伏完、董承等二十餘人,渾身血污,立于愁雲之内,隐隐聞索命之聲。
操急拔劍望空砍去,忽然一聲響亮,震塌殿宇西南一角。
操驚倒于地,近侍救出,遷于别宮養病。
次日又聞殿外男女哭聲不絕。
至曉,操召群臣入曰:“孤在戎馬之中,三十餘年,未嘗信怪異之事。
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