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演義 第93回 姜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朗

首頁
    光之中,不辨真僞。

     孔明卻引兵來攻冀城。

    城中糧少,軍食不敷。

    姜維在城上見蜀軍,大車小輛,搬運糧草,入魏延寨中去了。

    維引三千兵出城,徑來劫糧。

    蜀兵盡棄了糧車,尋路而走。

    姜維奪了糧車,欲要入城,忽然一彪軍攔住,為首蜀将張翼也。

    二将交鋒,戰不數合,王平引一軍又到,兩下夾攻。

    維力窮抵敵不住,奪路歸城;城上早插蜀兵旗号。

    原來已被魏延襲了。

    維殺條路奔天水城,手下尚有十餘騎;又遇張苞殺了一陣,維止剩得匹馬單槍,來到天水城下叫門。

    城上軍見是姜維,慌報馬遵。

    遵曰:“此是姜維來賺我城門也。

    ”令城上亂箭射下。

    姜維回顧蜀兵至近,遂飛奔上邽城來。

    城上梁虔見了姜維,大罵曰:“反國之賊,安敢來賺我城池!吾已知汝降蜀矣!”遂亂箭射下。

    姜維不能分說,仰天長歎,兩眼淚流,撥馬望長安而走。

    行不數裡,前至一派大樹茂林之處,一聲喊起,數千兵擁出;為首蜀将關興,截住去路。

    維人困馬乏,不能抵擋,勒回馬便走。

    忽然一輛小車從山坡中轉出。

    其人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搖羽扇,乃孔明也。

    孔明喚姜維曰:“伯約此時何尚不降?”維尋思良久,前有孔明,後有關興,又無去路,隻得下馬投降。

    孔明慌忙下車而迎,執維手曰:“吾自出茅廬以來,遍求賢者,欲傳受平生之學,恨未得其人。

    今遇伯約,吾願足矣。

    ”維大喜拜謝。

     孔明遂同姜維回寨,升帳商議取天水、上邽之計。

    維曰:“天水城中尹賞、梁緒,與某至厚;當寫密書二封,射入城中,使其内亂,城可得矣。

    ”孔明從之。

    姜維寫了二封密書,拴在箭上,縱馬直至城下,射入城中。

    小校拾得,呈與馬遵。

    遵大疑,與夏侯茂商議曰:“梁緒、尹賞與姜維結連,欲為内應,都督宜早決之。

    ”茂曰:“可殺二人。

    ”尹賞知此消息,乃謂梁緒曰:“不如納城降蜀,以圖進用。

    ”是夜,夏侯茂數次使人請梁、尹二人說話。

    二人料知事急,遂披挂上馬,各執兵器,引本部軍大開城門,放蜀兵入。

    夏侯茂、馬遵驚慌,自變量百人出西門,棄城投羌中而去。

    梁緒、尹賞迎接孔明入城。

    安民已畢,孔明問取上邽之計。

    梁緒曰:“此城乃某親弟梁虔守之,願招來降。

    ”孔明大喜。

    緒當日到上邽喚梁虔出城來降。

    孔明重加賞勞,就令梁緒為天水太守,尹賞為冀城令,梁虔為上邽令。

    孔明分撥已畢,整兵進發。

    諸将問曰:“丞相何不去擒夏侯茂?”孔明曰:“吾放夏侯茂,如放一鴨耳。

    今得伯約,得一鳳也!” 孔明自得三城之後,威聲大震,遠近州郡,望風歸降。

    孔明整頓軍馬,盡提漢中之兵,前出祁山。

    兵臨渭水之西,細作報入洛陽。

     時魏主曹睿太和元年,升殿設朝。

    近臣奏曰:“夏侯驸馬已失三郡,逃竄羌中去了。

    今蜀兵已到祁山,前軍臨渭水之西,乞早發兵破敵。

    ”睿大驚,乃問群臣曰:“誰可為朕退蜀兵耶?”司徒王朗出班奏曰:“臣觀先帝每用大将軍曹真,所到必克;今陛下何不拜為大都督,以退蜀兵?”睿準奏,乃宣曹真曰:“先帝托孤與卿,今蜀兵入寇中原,卿安忍坐視乎?”真奏曰:“臣才疏智淺,不稱其職。

    ”王朗曰:“将軍乃社稷之臣,不可固辭。

    老臣雖驽鈍,願随将軍一往。

    ”真又奏曰:“臣受大恩,安敢推辭?但乞一人為副将。

    ”睿曰:“卿自舉之。

    ”真乃保太原陽曲人,姓郭,名淮,字伯濟,官封射亭侯,領雍州刺史。

    睿從之,遂拜曹真為大都督,賜節钺;命郭淮為副都督,王朗為軍師;朗時年已七十六歲矣。

    選發東西二京軍馬二十萬與曹真。

    真命宗弟曹遵為先鋒,又命蕩寇将軍朱贊為副先鋒。

    當年十一月出師,魏主曹睿親自送出西門之外方回。

     曹真領大軍來到長安,過渭河之西下寨。

    真與王朗、郭淮共議退敵之策。

    朗曰:“來日可嚴整隊伍,大展旌旗。

    老夫自出,隻用一席話,管教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戰自退。

    ”真大喜。

    是夜傳令:來日四更造飯,平明務要隊伍整齊,人馬威儀,旌旗鼓角,各按次序。

    當時使人先下戰書。

    次日,兩軍相迎,列成陣勢于祁山之前。

    蜀軍見魏兵甚是雄壯,與夏侯茂大不相同。

     三軍鼓角已罷,司徒王朗乘馬而出。

    上首乃都督曹真,下首乃副都督郭淮。

    兩個先鋒壓住陣角。

    探子馬出軍前,大叫曰:“請對陣主将答話!”隻見蜀兵門旗開處,關興、張苞,分左右而出,立馬于兩邊;次後一隊隊骁将分列;門旗影下,中央一輛四輪車,孔明端坐車中,綸巾羽扇,素衣皂縧,飄然而出。

    孔明舉目見魏陣前三個麾蓋,旗上大書姓名。

    中央白髯老者,乃軍師司徒王朗。

    孔明暗忖曰:“王朗必下說詞,吾當随機應之。

    ”遂教推車出陣外,令護軍小校傳曰:“漢丞相與司徒會話。

    ”王朗縱馬而出。

    孔明于車上拱手,朗在馬上欠身答禮。

    朗曰:“久聞公之大名,今幸一會。

    公既知天命,識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