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司馬昭謂西曹掾邵悌曰:“朝臣皆言蜀未可伐,是其心怯;若使強戰,必敗之道也。
今锺會獨建伐蜀之策,是其心不怯;心不怯,則破蜀必矣;蜀既破,則蜀人心膽已裂。
‘敗軍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國之大夫,不可以圖存’。
會即有異志,蜀人安能助之乎?至若魏人得勝思歸,必不從會而反,更不足慮耳。
此言乃吾與汝知之,切不可洩漏。
”邵悌拜服。
卻說锺會下寨已畢,升帳大集諸将聽令。
時有監軍衛瓘,護軍胡烈,大将田續、龐會、田章、爰<青彡>、丘建、夏侯鹹、王買、皇甫闿、句安等八十餘員。
會曰:“必須一大将為先鋒,逢山開路,遇水疊橋。
誰敢當之?”一人應聲曰:“某願往。
”會視之,乃虎将許褚之子許儀也。
衆皆曰:“非此人不可為先鋒。
”會喚許儀曰:“汝乃虎體猿臂之将,父子有名;今衆将亦皆保汝,汝可挂先鋒印,領五千馬軍,一千步軍,徑取漢中。
分兵三路:汝領中路,出斜谷;左軍出駱谷;右軍出子午谷。
此皆崎岖山險之地,當令軍填平道路,修理橋梁,鑿山破石,勿使阻礙。
如違必按軍法。
”許儀受命,領兵而進。
锺會随後提十萬餘衆,星夜起程。
卻說鄧艾在隴西,既受伐蜀之诏,一面令司馬望往遏羌人,又遣雍州刺史諸葛緒,天水太守王颀,隴西太守牽弘,金城太守楊欣,各調本部兵前來聽令。
比及軍馬雲集,鄧艾夜作一夢,夢見登高山,望漢中,忽于腳下迸出一泉,水勢上湧;須臾驚覺,渾身汗流,遂坐而待旦,乃召護衛邵緩問之。
緩素明周易。
艾備言其夢。
緩答曰:“易雲:‘山上有水曰蹇。
蹇卦者,利西南不利東北。
’孔子雲:‘蹇利西南,往有功也;不利東北,其道窮也。
’将軍此行,必然克蜀。
但可惜蹇滞不能還。
”艾聞言,愀然不樂。
忽锺會檄文至,約艾起兵,于漢中取齊。
艾遂遣雍州刺史諸葛緒,引兵一萬五千,先斷姜維歸路;次遣天水太守王颀,引兵一萬五千,從左攻沓中;隴西太守牽弘,引一萬五千人,從右攻沓水;又遣金城太守楊欣,引一萬五千人,于甘松邀姜維之後。
艾自引兵三萬,往來接應。
約翰·克裡斯朵夫
卻說锺會出師之時,有百官送出城外,旌旗蔽日,铠甲凝霜,人強馬壯,威風凜凜,人皆稱羨;惟有相國參軍劉實,微笑不語。
太尉王祥,見實冷笑,就馬上握其手而問曰:“锺、鄧二人,此去可平蜀乎?”實曰:“破蜀必矣;但恐皆不得還都耳。
”王祥問其故,劉實但笑而不答。
祥遂不複問。
卻說魏兵既發,早有細作入沓中報知姜維。
維即具表申奏後主:“請降诏,遣左車騎将軍張翼領兵守護陽平關,右車騎将軍廖化領兵守陰平橋:這二處最為要緊,若失二處,漢中不保矣。
一面當遣使入吳求救。
臣一面自起沓中之兵拒敵。
”時後主改景耀五年,為炎興元年,日與宦官黃皓在宮中遊樂。
忽接姜維之表,即召黃皓問曰:“今魏國遣锺會、鄧艾大起人馬,分道而來,如之奈何?”皓奏曰:“此乃姜維欲立功名,故上此表。
陛下寬心,勿生疑慮。
臣聞城中有一師婆,供奉一神,能知吉兇,可召來問之。
”後主從其言,于後殿陳設香花紙燭享祭禮物,令黃皓用小車請入宮中,坐于龍床之上。
後主焚香祝畢,師婆忽然披發跣足,就殿上跳躍數十遍,盤旋于案上。
皓曰:“此神人降矣。
陛下可退左右親禱之。
”後主盡退侍臣,再拜祝之。
師婆大叫曰:“吾乃西川土神也。
陛下欣樂太平,何為問他事?數年之後,魏國疆土亦歸陛下矣。
陛下切勿憂慮。
”言訖,昏倒于地,半晌方蘇。
後主大喜,重加賞賜。
自此深信師婆之說,遂不聽姜維之言,每日隻在宮中飲宴歡樂。
姜維累申告急表文,皆被黃皓隐匿,因此誤了大事。
卻說锺會大軍,迤逦望漢中進發。
前軍先鋒許儀,要立頭功,先領兵至南鄭關。
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