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平坦一條龜背大街。
宋江看了,暗暗尋思道:“我倒不想古廟後有這般好路徑。
”跟着青衣,行不過一裡來路,聽得潺潺的澗水響。
看前面時,一座青石橋,兩邊都是朱欄杆。
岸上栽種奇花異草,蒼松茂竹,翠柳夭桃;橋下翻銀滾雪般的水,流從石洞裡去。
過的橋基看時,兩行奇樹,中間一座大朱紅棂星門。
宋江入的棂星門看時,擡頭見一所宮殿。
但見:
金釘朱戶,碧瓦雕檐。
飛龍盤柱戲明珠,雙鳳帏屏鳴曉日。
紅泥牆壁,紛紛禦柳間宮花;翠霭樓台,淡淡祥光籠瑞影。
窗橫龜背,香風冉冉透黃紗;簾卷蝦須,皓月團團懸紫绮。
若非天上神仙府,定是人間帝主家。
宋江見了,尋思道:“我生居郓城縣,不曾聽的說有這個去處。
”心中驚恐,不敢動腳。
青衣催促:“請星主行。
”一引,引入門内,有個龍墀,兩廊下盡是朱紅亭柱,都挂着繡簾。
正中一所大殿,殿上燈燭熒煌。
青衣從龍墀内一步步引到月台上,聽得殿上階前又有幾個青衣道:“娘娘有請。
星主進來!”
宋江到大殿上,不覺肌膚戰栗,毛發倒豎。
下面都是龍鳳磚階。
青衣入簾内奏道:“請至宋星主在階前。
”宋江到簾前禦階之下,躬身再拜,俯伏在地,口稱:“臣乃下濁庶民,不識聖上。
伏望天慈,俯賜憐憫!”禦簾内傳旨:“教請星主坐。
”宋江那裡敢擡頭。
教四個青衣扶上錦墩坐,宋江隻得勉強坐下。
殿上喝聲“卷簾”,數個青衣早把朱簾卷起,搭在金鈎上。
娘娘問道:“星主别來無恙?”宋江起身再拜道:“臣乃庶民,不敢面觑聖容。
”娘娘道:“星主既然至此,不必多禮。
”宋江恰才敢擡頭舒眼,看見殿上金碧交輝,點着龍燈鳳燭,兩邊都是青衣女童,執笏捧圭,執旌擎扇侍從;正中七寶九龍床上,坐着那個娘娘。
宋江看時,但見:
頭绾九龍飛鳳髻,身穿金縷绛绡衣。
藍田玉帶曳長裾,白玉圭璋擎彩袖。
臉如蓮萼,天然眉目映雲環;唇似櫻桃,自在規模端雪體。
猶如王母宴蟠桃,卻似嫦娥居月殿。
正大仙容描不就,威嚴形像畫難成。
那娘娘坐于九龍床上,手執白玉圭璋,口中說道:“請星主到此,命童子獻酒。
”兩下青衣女童執着奇花金瓶,捧酒過來斟在玉杯内。
一個為首的女童,執玉杯遞酒來勸宋江。
宋江起身,不敢推辭,接過玉杯,朝娘娘跪飲了一杯。
宋江覺道這酒馨香馥郁,如醍醐灌頂,甘露灑心。
又是一個青衣捧過一盤仙棗,上勸宋江。
宋江戰戰兢兢,怕失了體面,尖着指頭拿了一枚,就而食之,懷核在手。
青衣又斟過一杯酒來勸宋江,宋江又一飲而盡。
娘娘法旨:“教再勸一杯。
”青衣再斟一杯酒過來勸宋江,宋江又飲了。
仙女托過仙棗,又食了兩枚。
共飲過三杯仙酒,三枚仙棗。
宋江便覺道春色微醺,又怕酒後,醉失體面,再拜道:“臣不勝酒量,望乞娘娘免賜。
”殿上法旨道:“既是星主不能飲,酒可止。
教取那三卷天書,賜與星主。
”青衣去屏風背後玉盤中,托出黃羅袱子,包着三卷天書,度與宋江。
宋江拜受看時,可長五寸,闊三寸,厚三寸。
不敢開看,再拜祗受,藏于袖中。
娘娘法旨道:“宋星主,傳汝三卷天書,汝可替天行道,為主全忠仗義,為臣輔國安民。
去邪歸正,他日功成果滿,作為上卿。
吾有四句天言,汝當記取,終身佩受,勿忘于心,勿洩于世。
”宋江再拜:“願受天言,臣不敢輕洩于世人。
”娘娘法旨道:
“遇宿重重喜,逢高不是兇。
北幽南至睦,兩處見奇功。
”
宋江聽畢,再拜謹受。
娘娘法旨道:“玉帝因為星主魔心未斷,道行未完,暫罰下方,不久重登紫府,切不可分毫失忘。
若是他日罪下酆都,吾亦不能救汝。
此三卷之書,可以善觀熟視。
隻可與天機星同觀,其他皆不可見。
功成之後,便可焚之,勿留在世。
所囑之言,汝當記取。
目今天凡相隔,難以久留,汝當速回。
”便令童子急送星主回去,“他日瓊樓金阙,再當重會。
”宋江便謝了娘娘,跟随青衣女童,下得殿庭來。
出得棂星門,送至石橋邊,青衣道:“恰才星主受驚,不是娘娘護佑,已被擒拿。
天明時,自然脫離了此難。
星主,看石橋下水裡二龍相戲。
”宋江憑欄看時,果見二龍戲水。
二青衣望下一推。
宋江大叫一聲,卻撞在神廚内,覺來乃是南柯一夢。
宋江扒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