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燕青跟在柴進後頭,衆将皆喜道:“今日計必成矣。
”各人自行準備。
且說皇侄方傑争先縱馬搦戰。
宋江陣上,關勝出馬,舞起青龍刀,來與方傑對敵。
兩将交馬,一往一來,一翻一複。
戰不過十數合,宋江又遣花榮出陣,共戰方傑。
方傑見兩将來夾攻,全無懼怯,力敵二将。
又戰數合,雖然難見輸赢,也隻辦得遮攔躲避。
宋江隊裡,再差李應、朱仝,驟馬出陣,并力追殺。
方傑見四将來夾攻,方才撥回馬頭,望本陣中便走。
柯驸馬卻在門旗下截住,把手一招,宋将關勝、花榮、朱仝、李應四将趕過來。
柯驸馬便挺起手中鐵槍,奔來直取方傑。
方傑見頭勢不好,急下馬逃命時,措手不及,早被柴進一槍戳着。
背後雲奉尉燕青趕上一刀,殺了方傑。
南軍衆将,驚得呆了,各自逃生。
柯驸馬大叫:“我非柯引,吾乃柴進,宋先鋒部下正将小旋風的便是。
随行雲奉尉即是浪子燕青。
今者已知得洞中内外備細,若有人活捉得方臘的,高官任做,細馬揀騎。
三軍投降者,俱免血刃有生;抗拒者,斬首全家。
”回身引領四将,招起大軍,殺入洞中。
方臘領着内侍近臣,在幫源山頂上看見殺了方傑,三軍潰亂,情知事急,一腳踢翻了金交椅,便望深山中奔走。
宋江領起大隊軍馬,分開五路,殺入洞來,争捉方臘。
不想已被方臘逃去,止拿得侍從人員。
燕青搶入洞中,叫了數個心腹伴當,去那庫裡擄了兩擔金珠細軟出來,就内宮禁苑放起火來。
柴進殺入東宮時,那金芝公主自缢身死。
柴進見了,就連宮苑燒化。
以下細人,放其各自逃生。
衆軍将都入正宮,殺盡嫔妃彩女,親軍侍禦,皇親國戚,都擄掠了方臘内宮金帛。
宋江大縱軍将入宮,搜尋方臘。
卻說阮小七殺入内苑深宮裡面,搜出一箱,卻是方臘僞造的平天冠、衮龍袍、碧玉帶、白玉圭、無憂履。
阮小七看見上面都是珍珠異寶,龍鳳錦文,心裡想道:“這是方臘穿的,我便着一着也不打緊。
”便把衮龍袍穿了,系上碧玉帶,着了無憂履,戴起平天冠,卻把白玉圭插放懷裡,跳上馬,手執鞭,跑出宮前。
三軍衆将隻道是方臘,一齊鬧動,搶将攏來看時,卻是阮小七,衆皆大笑。
這阮小七也隻把做好嬉,騎着馬東走西走,看那衆将多軍搶擄。
正在那裡鬧動,早有童樞密帶來的大将王禀、趙譚入洞助戰,聽得三軍鬧嚷,隻說拿得方臘,徑來争功。
卻見是阮小七穿了禦衣服,戴着平天冠,在那裡嬉笑。
王禀、趙譚罵道:“你這厮莫非要學方臘,做這等樣子!”阮小七大怒,指着王禀、趙譚道:“你這兩個直得甚鳥!若不是俺哥哥宋公明時,你這兩個驢馬頭,早被方臘已都砍下了。
今日我等衆将弟兄成了功勞,你們颠倒來欺負!朝廷不知備細,隻道是兩員大将來協助成功。
”王禀、趙譚大怒,便要和阮小七火并。
當時阮小七奪了小校槍,便奔上來戳王禀。
呼延灼看見,急飛馬來隔開。
已自有軍校報知宋江,飛馬到來。
見阮小七穿着禦衣服,宋江、吳用喝下馬來,剝下違禁衣服,丢去一邊。
宋江陪話解勸。
王禀、趙譚二人雖被宋江并衆将勸和了,隻是記恨于心。
當日幫源洞中,殺的屍橫遍野,流血成渠。
按《宋鑒》所載,斬殺方臘蠻兵二萬餘級。
當下宋江傳令,教四下舉火,監臨燒毀宮殿,龍樓鳳閣,内苑深宮,珠軒翠屋,盡皆焚化。
但見:
黑煙罩地,紅焰遮天。
金釘朱戶灰飛,碧瓦雕檐影倒。
三十六宮煨燼火,七十二苑坐飛灰。
金殿平空,不見嵯峨氣象;玉階迸裂,全無錦繡花紋。
金水河不見丹墀禦道,午門前已無臣宰官僚。
龍樓移上九重天,鳳閣盡歸南極院。
當時宋江等衆将,監看燒毀了幫源洞中宮殿器皿屋宇樓閣,引軍都來洞口屯駐,下了寨栅。
計點生擒人數,隻有賊首方臘未曾獲得。
傳下将令,教軍将沿山搜捉。
告示鄉民,但有人拿得方臘者,奏聞朝廷,高官任做;知而首者,随即給賞。
卻說方臘從幫源洞山頂落路而走,忙忙似喪家之狗,急急如漏網之魚,便望深山曠野,透嶺穿林,脫了赭黃袍,丢去金花幞頭,脫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爬山奔走,要逃性命,連夜退過五座山頭,走到一處山凹邊。
見一個草庵,嵌在山凹裡。
方臘肚中饑餓,卻待正要去茅庵内尋讨些飯吃。
隻見松樹背後,轉出一個胖大和尚來,一禅杖打翻,便取條繩索綁了。
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魯智深。
拿了方臘,帶到草庵中,取了些飯吃,正解出山來。
卻好迎着搜山的軍健,一同幫住,擒捉方臘,來見宋先鋒。
宋江見拿得方臘,大喜,便問道:“吾師,你卻如何正等得這賊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