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回 放逐肯消亡國恨 歲時猶動楚人哀

首頁
    近南的徒弟,心道:“原來如此。

    ”他喝了幾杯酒,先行告辭。

    陳近南送到門邊,在他身邊低聲道:“李賢弟,适才愚兄不知你是友是敵,多有得罪,抓住你足踝之時使了暗勁。

    這勁力兩個時辰之後便發作。

    你不可絲毫動勁化解,在泥地掘出個洞穴,全身埋在其中,隻露出口鼻呼吸,每日埋四個時辰,共須掩埋七天,便無後患。

    ” 李西華一驚,大聲道:“我已中了你的‘凝血神抓’?” 陳近南道:“賢弟勿須驚恐,依此法化解,絕無大患。

    愚兄魯莽得罪,賢弟勿怪。

    ”李西華臉上驚惶之色随即隐去,笑道:“那是小弟自作自受。

    ”歎了口所,道:“今日始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

    ”躬身行禮飄然而去。

     柳大洪道:“陳總舵主,你在他身上施了‘凝血神抓’?聽說中此神抓之,三天後全身血液慢慢凝結,變成了漿糊一般,無藥可治,到底是否如此?”陳近南道:“這功夫太過陰毒,小弟素來不敢輕施,隻是見他武功厲害,又竊聽了我們的機密,不明他是何居心,才暗算了他。

    這可不是光明磊落的行徑,說來慚愧。

    ”沐劍聲道:“此人若是鞑子鷹犬,或是吳三桂的部屬,陳總舵主如不将他制住,咱們的機密洩露出去,為禍不小。

    陳總舵主一舉手間便已制敵,令對方受損而不自知,這等神功,令人好生佩服。

    ”陳近南又為白寒松之死向白寒楓深緻歉意。

    白寒楓道:“陳總舵主,此事休得再提。

    先兄人死不能複生,韋香主救了吳師叔他們三人,在下好生感激。

    ” 沐劍聲心中挂念着妹子下落,但聽天地會群雄不提,也不便多問,以免顯得有懷疑對方之意。

    又飲了幾巡酒,沐劍聲等起身告辭。

    韋小寶道:“小公爺,你們最好搬一搬家,早晚鞑子便會派兵來跟你們搗亂。

    雖然你們不怕,但鞑子兵越來越多,一時之間,恐怕也殺不了這許多。

    ”柳大洪哈哈大笑,說道:“小兄弟說得好,多謝你關照。

    我們馬上搬家便是。

    ”沐劍聲道:“陳總舵主,韋香主,衆位朋友,青山改,綠水長流,後會有期。

    ” 沐王府衆人辭出後,陳近南道:“小寶,跟我來,我瞧瞧你這幾個月來,功夫進境怎樣。

    ”韋小寶心中怦怦亂跳,臉上登時變色,應道:“是,是。

    ”跟着師父走進東邊一間廂房,說道:“師父,皇帝派我查問宮中刺客的下落,弟子可得趕着回報。

    ” 陳近南道:“什麼刺客下落?”他昨晚剛到,于宮中有刺客之事,隻約略聽說。

     韋小寶便将沐王府群豪入宮行刺,意圖嫁禍于吳三桂等情說了。

    陳近南籲了口氣,道:“有這等事?”他雖多曆風浪,但得悉此事也是頗為震動,說道:“沐家這些朋友膽氣粗豪,竟然大舉入宮。

    我還道他們三數人去行刺皇帝,因而被擒,原來還是為了對付吳三桂這奸賊。

    你救了吳立身他們三人,再回宮去,不怕危險嗎?” 韋小寶要逞英雄,自然不說釋放刺客是奉了皇帝命令,回宮去絕無危險,吹牛道:“弟子已拉了幾個替死鬼,将事情推在他們頭上,看來一時三刻,未必會疑心到弟子身上。

    師父叫我在宮裡刺探消息,倘若為了救沐王府的人,從此不回宮,豈不誤了師父大事?” 陳近南甚喜,說道:“對,咱們已跟沐劍聲三擊掌立誓,按理說,沐王府剩下來的人已經不多,決不能是天地會的對手。

    我跟他們立這個約,一來免得争執唐桂正統,傷了兩家和氣,鞑子未滅,我們漢人的豪傑先行自相殘殺起來,大事如何可成?二來如能将沐王府收歸本會,也大大增強我天地會的力量。

    原來他們竟敢入宮大鬧,足見為了搞倒吳賊,無所不用其極。

    咱們也須盡力以赴,否則給他們搶了先,天地會須奉沐王府号令,大夥兒豈不臉上無光?”韋小寶道:“是啊,沐小公爺有什麼本事,隻不過仗着有個好爸爸,如果我投胎在他娘肚裡,一樣的是個沐小公爺。

    像師父這樣大英雄大豪傑,倘若不得不聽命于他,可把我氣死了。

    ”陳近南一生之中,不知聽過了多少恭維谄谀的言語,但這幾句話出于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之口,覺得甚是真誠可喜,不由得微微一笑。

    他可不知韋小寶本性原已十分機伶,而妓院與皇宮兩處,更是天下最虛僞最奸詐的所在,韋小寶浸身子這兩地之中,其機巧獍狯早已遠勝于尋常大人。

    陳近南在天地會中,日常相處的均是肝膽相照的豪傑漢子,哪想得到這個小弟子言不由衷,十句話中恐怕有五六句就靠不住。

    他拍拍韋小寶肩頭,微笑道:“小孩子懂什麼?你怎知沐家小公爺沒什麼本事?” 韋小寶道:“他派人去皇宮行刺,徒然送了許多手下人的性命,對吳三桂卻絲毫無損,那便是沒本事,可說是大大的笨蛋。

    ”陳近南道:“你怎知對吳三桂絲毫無損?”韋小寶道:“這沐家小公爺用的計策是極笨的。

    他叫進宮行刺的人,所穿的内衣上縫了‘平西王府’的字,所用兵刃上又刻了‘平西王府’或‘大明山海關總兵府’的字。

    鞑子又不是笨蛋,自然會想到,如果真是吳三桂的手下,為什麼會用刻上了字的兵器?”陳近南點頭道:“這話倒也不錯。

    ” 韋小寶又道:“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正在北京,帶了大批珠寶财物向皇帝進貢。

    吳三桂真要行刺皇帝,不會在這時候。

    再說,他行刺皇帝幹什麼?隻不過是想起兵造反,自己做皇帝。

    他一起兵,鞑子立刻抓住他兒子殺了。

    他為什麼好端的派兒子來北京送死?”陳近南又點頭道:“不錯。

    ”其實韋小寶雖然機警,畢竟年紀尚幼,于軍國大事,人情世故所知極有限,這幾條理由,他是半條也想不出的,恰好康熙曾經跟他說過,便在師父面前裝作是自己見到的事理。

     陳近南一聽之下,覺得這徒兒見事明白,天地會中武功好手不少,頭腦如此清楚之人卻沒幾個。

    當初他讓這孩子任青木堂香主,隻為了免得青木堂中兩派紛争,先應了衆人誓言,慢慢再選立賢能,韋小寶既是自己弟子,屆時命他退位讓賢便是。

    這時聽了他這番話,暗想:“這孩子有膽有識,此刻已頗為了不起,再磨練得幾年,便當真做青木堂香主,也未必便輸了給其餘九位香主。

    ”問道:“鞑子已知道了沒有?”韋小寶道:“此刻還不大明白,不過皇帝像已起疑心。

    他今早召集了侍衛,叫他們演習刺客所使的武功家數。

    有個侍衛演了這幾招,大家在紛紛議論。

    弟子在旁瞧着,記得了兩招。

    ”當下将“高山流水”“橫掃千軍”這兩招使了出來。

     陳近南歎道:“沐王府果然沒有人才。

    這明明是沐家拳,清宮侍衛中好手不少,哪有認不出來的?”韋小寶道:“弟子曾見風際中風大哥與玄貞道長演過,料想鞑子侍衛們會認得出。

    隻怕鞑子要搜查拿人。

    因此剛才勸沐家小公爺早些出城躲避。

    ”陳近南道:“很是,很是!你現下便回宮去打聽,明日再來,我再傳你武功。

    ” 韋小寶聽得師父暫不查考自己武功,心中大喜,急忙行禮告辭,心想:“今晚臨急抱佛腳,請小郡主将師父那本武功秘訣上的話讀來聽聽,好歹記得一些,明兒師父問起,多少有點兒東西交代。

    師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