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面隻這一會,已連問了七八次。
”韋小寶笑道:“幾時問了七八次啊?真是冤枉。
倘若我見到她,沒見到你,這時候我早問了七八十次啦。
”方怡微笑道:“你就是生了十張嘴巴,這一會兒也來不及問七八十次。
不過你啊,一張嘴巴比十張還要厲害。
”
兩人談談說說,不多時已走了十餘裡,早繞過了北京城,一直是向東而行。
韋小寶道:“快到了嗎?”方怡愠道:“還遠得很呢!你牽記小郡主,也不用這麼性急,早知這樣,讓她來接你好得多了,也免得你牽腸挂肚的。
”韋小寶伸了伸舌頭,道:“以後我一句話也不問就是。
”方怡道:“你嘴上不問,心裡着急更加惹人生氣。
”她似乎醋意甚濃,韋小寶越聽越高興,笑道:“倘若我心裡有半分着急,我不是你老公,是你兒子”方怡噗哧一笑,道:“乖……”臉上一紅,下面“兒子”兩字沒說出口。
行到中午時分,在鎮上打了尖,一行人又向東行。
韋小寶不敢再問要去何處,眼看離北京已遠,今日無法趕回宮去見康熙,心想:“反正小玄子又沒限我何時回報,就算我在五台山多耽擱了,又或者給胖子陀擒住不放,遲幾日回宮,卻有何妨?”
一路上方怡跟他盡說些不相幹的閑話。
當日在皇宮之中,兩人雖同處一室,但多了個沐劍屏,方怡頗為妗持,此刻并騎徐行,卻是笑語殷勤。
餘人甚是識趣,遠遠落在後面。
韋小寶情窦初開,在皇宮中時叫她“老婆”,還是玩笑占了六成,輕薄讨便宜占了三成,隻有一成才不隐隐約約的男女之意。
此日别後重逢,見方怡一時輕嗔薄怒,一時柔語淺笑,不收得動情,見她騎了大半日馬,雙頰紅暈,滲出細細的汗珠,說不出的嬌美可愛,呆呆的瞧着,不由得癡了。
方怡微笑問道:“你發什麼呆?”韋小寶道:“好姊姊,你……你真是好看。
我想……我想……”方怡道:“你想舒适?”韋小寶道:“我說了你可别生氣。
”方怡道:“正經的話,我不生氣,不正經的,自然生氣。
你想生氣?”韋小寶道:“我想,你倘若真的做了我老婆,我不知可有多開心。
”
方怡橫了他一眼,闆起了臉,轉過頭去。
韋小寶急道:“好姊姊,你生氣了麼?”方怡道:“自然生氣,生一百二十個氣。
”韋小寶道:“這話再正經也沒有了,我……我是真心話。
”方怡道:“在宮裡時,我早發過誓,一輩子跟着你,服侍你,還有什麼真的假的?你說這話,就是自己想變心?”
韋小寶大喜,若不是兩人都騎在馬上,立時便一把将她抱住,親親她嬌豔欲滴的面龐,當下伸出右手,拉住她左手,道:“我怎麼會變心?一千年,一萬年也不變心。
”方怡道:“你說這話便是假的,一個人怎會有一千年,一萬年好活,除非你是烏龜……”說到這“烏”字,嗤的一笑,轉過了頭,一隻掌仍是讓他握着。
韋小寶握着她柔膩溫軟的手掌,心花怒放,笑道:“你待我這樣好,我永遠不會做小烏龜。
”妻子偷漢,丈夫便做烏龜,這句自豪感方怡自也懂得。
好俏臉一闆,道:“沒三句好話,狗嘴裡就長不出象牙。
”韋小寶笑道:“你嫁雞随雞,嫁狗随狗,這一輩子想見你老公嘴裡長出象牙來,那可難得緊了。
”方怡伏鞍而笑,左手緊緊握住了他手掌。
兩人一路說笑,傍晚時分,在一處大市鎮的官店中宿了。
次晨韋小寶命于八雇了一輛大車,和方怡并坐車中。
兩人說到情濃處,韋小寶摟住她腰,吻她面頰,方怡也不抗拒,可是再有非份逾越,卻一概不準了。
韋小寶于男女之事,原也似懂非懂,至此為止,已是大樂。
隻盼這輛大車如此不停行走,坐擁玉人,走到天涯海角,回過頭來,又到彼端的天涯海角,天下的道路永遠行走不完,就算走完了,走路再走幾遍何妨?天天行了又宿,宿後又行,隻怕方怡說已到了。
身處柔鄉中,什麼皇帝的诏令,什麼《四十二章經》,什麼五台山老皇爺,盡數置之腦後,迷迷糊糊的不知時日之過。
一日傍晚,車馬到了大海之濱,方怡攜着他手,走到海邊,輕輕的道:“好弟弟,我和你駕船出洋,四海遨遊,過神仙一般的日子,你說好不好?”說這話時,拉着他手,将頭靠在他肩頭,身子軟軟的,似已全無氣力。
韋小寶伸左手摟住她腰,防她摔倒,隻覺她絲絲頭發擦着自己面頰,腰肢細軟,微微顫動,雖想坐船出海未免太過突兀,隐隐覺得有些大大不妥,但當時情景,這一個“不”字,又如何說得出口?
海邊停着一艘大船,船上水手見到方怡的下屬手揮青巾,便放了一艘小船過來,先将韋小寶和方怡接上大船,再将餘人陸續接上。
于八見要上船,說道自己暈船,說什麼也不肯出海。
韋小寶也不勉強,賞了他一百兩銀子。
于八千恩萬謝的回山西去了。
韋小寶進入船舵,隻見艙内陳設富麗,腳下鋪着厚厚的地氈,桌上擺滿茶果細點,便如王公大官之家的花廳一般,心想:“好姊姊待我這樣,總有會有意害我。
”船上兩名仆人拿上熱手巾,讓二人擦臉,随即送上兩碗面來。
面上鋪着一條條雞絲,入口鮮美,滋味與尋常又是不同。
隻覺船身晃動,已然揚帆出海。
舟中生涯,别有一番天地。
方怡陪着他喝酒猜拳,言笑不禁,直到深夜,服侍他上床後,才到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