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四回 一紙興亡看複鹿 千年灰劫付冥

首頁
    “神行百變”中不需内功根基的一些身法步法,說給韋小寶聽。

    說也奇怪,一般拳法掌法,他學時淺嘗辄止,不肯用心鑽研,這些逃跑的法門,他卻大感興趣,一路上學得津津有味,一空下來便即練習。

    有時還要輕功卓絕的徐天川在後追趕,自己東跑西竄的逃避。

    徐天川見他身法奇妙,好生佩服。

    初時幾下子就追上了,但九難不斷傳授新的訣竅,到得直隸省境,徐天川說甚麼也已追他不上了。

     九難見他與“神行百變”這項輕功頗有緣份,倒也大出意料之外,說道:“看來你天生是個逃之夭夭的胚子。

    ”韋小寶笑道:“弟子練不成‘神行百變’,練成‘神行抹油’,總算不是一事無成。

    ” 他沖了一碗新茶,捧到九難面前,問道:“師父,師祖木桑道長既已逝世,當今天下,自以你老人家武功第一了?”九難搖頭道:“不是。

    ‘天下武功第一’六字,何敢妄稱?”眼望窗外,幽幽的道:“有一個人,稱得上‘天下武功第一’。

    ”韋小寶忙問:“那是誰?弟子定要拜見拜見。

    ”九難道:“他……他……”突然間眼圈一紅,默然不語。

    韋小寶道:“這位前輩是誰?弟子日後倘若有緣見到,好恭恭敬敬的向他磕幾個頭。

    ”九難揮揮手,叫他出去。

    韋小寶甚是奇怪,慢慢踱了出去,心想:“師父的神色好生古怪,難道這個天下武功第一之人,是她的老姘頭麼?”九難這時心中所想的,正是那個遠在萬裡海外的袁承志。

    她對袁承志落花有意,袁承志卻情有别鐘。

    二十多年來這番情意深藏心底,這時卻又給韋小寶撩撥了起來。

    次日韋小寶去九難房中請安,卻見她已不别而去,留下了一張字條。

    韋小寶拿去請徐天川一念,原來紙條上寫着“好自為之”四個字。

    韋小寶心中一陣怅惘,又想:“昨天我問師父誰是天下武功第一,莫非這句話得罪了她?”不一日,一行人來到北京。

    建甯公主和韋小寶同去谒見皇帝。

    康熙早已接到奏章,已複旨準許吳應熊來京完婚,這時見到妹子和韋小寶,心下甚喜。

     建甯公主撲上前去,抱住了康熙,放聲大哭,說道:“吳應熊那小子欺侮我。

    ”康熙笑道:“這小子如此大膽,待我打他的屁股。

    他怎麼欺侮你了?”公主哭道:“你問小桂子好了。

    他欺侮我,他欺侮我!皇帝哥哥,你非給我作主不可。

    ”一面哭,一面連連頓足。

    康熙笑道:“好,你且回自己屋裡去歇歇,我來問小桂子。

    ”建甯公主早就和韋小寶商議定當,見了康熙之後,如何奏報吳應熊無禮之事。

    一等公主退出,韋小寶便詳細說來。

    康熙皺了眉頭,一言不發的聽完,沉思半晌,說道:“小桂子,你好大膽!”韋小寶吓了一跳,忙道:“奴才不敢。

    ”康熙道:“你跟公主串通了,膽敢騙我。

    ”韋小寶道:“沒有啊,奴才怎敢瞞騙皇上?”康熙道:“吳應熊對公主無禮,你自然并未親見,怎能憑了公主一面之辭,就如此向我奏報?”韋小寶心道:“乖乖不得了,小皇帝好厲害,瞧出了其中破綻。

    ”忙跪下磕頭,說道:“皇上明見萬裡。

    吳應熊對公主如何無禮,奴才果然沒有親見,不過當時許多人站在公主窗外,大家都是親耳聽見的。

    ”康熙道:“那更加胡鬧了。

    吳應熊這人我見過兩次,他精明能幹,是個人才。

    他又不很年輕了,房裡還少得了美貌的姬妾?怎會大膽狂妄,對公主無禮。

    哼,公主的脾氣我還不知道?定是她跟吳應熊争吵起來,割了……割了他媽的卵蛋。

    ”說到這裡,忍不住哈哈大笑。

    韋小寶也笑了起來,站起身來,說道:“這種事情,公主是不便細說的,奴才自然也不敢多問。

    公主怎麼說,奴才就怎麼禀告。

    ”康熙點點頭,道:“那也說得是。

    吳應熊這小子受了委屈,你傳下旨去,叫他們在京裡擇日完婚罷,滿了月之後,再回雲南。

    ”韋小寶道:“皇上,完婚不打緊,吳三桂這老小子要造反,可不能讓公主回雲南去。

    ” 康熙不動聲色,點點頭道:“吳三桂果然要反,你見到甚麼?”韋小寶于是将吳三桂如何跟西藏、蒙古、羅刹國、神龍教諸方勾結的情形一一說了。

    康熙神色鄭重,沉吟不語,過了好一會,才道:“這奸賊!竟勾結了這許多外援!”韋小寶也早知這事十分棘手,不敢作聲。

    再過一會,康熙又問:“後來怎樣?”韋小寶說道已将蒙古王子的使者擒來,述說自己如何假裝吳三桂的小兒子而騙出真相,吳應熊如何想奪回罕帖摩,在公主住處放火,反而慘遭閹割,自己又如何派遣部屬化裝為王府家将,在妓院中争風吃臘、假裝殺死罕帖摩。

    康熙聽得悠然伸往,說道:“這倒好玩得緊。

    ”又道:“吳三桂這人,我沒見過。

    那日宮中傳出父王賓天的訊息,吳三桂帶了重兵,來京祭拜。

    我原想見他一見,可是幾名顧命大臣防他擁兵入京,忽然生變,要他在北京城外搭了孝棚拜祭,不許他進北京城。

    ”說到這裡,站起身來,來回踱步,說道:“鳌拜這厮見事極不明白。

    如果擔心吳三桂入京生變,隻須下旨要他父子入京拜祭,大軍駐紮在城外,他還能有甚麼作為?他倘若不敢進城,那是他自己禮數缺了。

    不許他進城,那明明是跟他說:‘我們怕了你的大軍,怕你進京造反,你還是别進來罷!’嘿嘿,示弱之至!吳三桂知道朝廷對他疑忌,又怕了他,豈有不反之理?他的反謀,隻怕就種因于此。

    ” 韋小寶聽康熙這麼一剖析,打從心坎兒裡佩服出來,說道:“當時倘若他見了皇上,皇上好好開導他一番,說不定他便不敢造反了。

    ”康熙搖頭道:“那時我年紀幼小,不懂軍國大事,一見之後,沒甚麼厲害的話跟他說,他瞧我不起,隻有反得更快。

    ”當下詳細詢問吳三桂的形貌舉止,又問:“他書房那張白老虎皮到底是怎樣的?” 韋小寶大是奇怪,描述了那張白老虎皮的模樣,說道:“皇上連這等小事也知道。

    ” 康熙微笑不語,又問起吳三桂的兵馬部署,左右用事之人及十大總兵的性情才幹;問話之中,顯得對吳三桂的情狀所知甚詳,手下大将哪一個貪錢,哪一個好色,哪一個勇敢,哪一個胡塗,無不了然。

    韋小寶既驚且佩,說道:“皇上,你沒去過雲南,可是平西王府内府外的事情,知道得比奴才還多。

    ”突然恍然大悟,道:“啊,是了,皇上在昆明派得有不少探子。

    ”康熙笑道:“這叫做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啊。

    他一心想要造反,難道咱們就毫不理會?小桂子,你這趟功勞很大,探明了吳三桂跟西藏、蒙古、羅刹國勾結。

    這樁大秘密,我那些探子就查不到。

    他們隻能查小事,查不到大事。

    ”韋小寶全身骨頭大輕,說道:“那全仗皇上洪福齊天。

    ”康熙道:“把那罕帖摩帶進宮來,讓我親自審問。

    ”韋小寶答應了,率領十名禦前侍衛,将罕帖摩送到上書房來。

    康熙一見到,便以蒙古話相詢。

    罕帖摩聽到蒙古話,既感驚奇,又覺親切,眼見到宮中的派勢,再也不敢隐瞞,一五一十,都将實情說了。

    康熙一連問了兩個多時辰,除蒙古和吳三桂勾結的詳情外,又細問蒙古的兵力部署、錢糧物産、山川地勢、風土人情、以及蒙古各旗王公誰精明,誰平庸,相互間誰跟誰有仇,誰跟誰有親。

     韋小寶在一旁侍候,聽得二人叽哩咕噜的說個不休,罕帖摩一時顯得十分佩服,一時又顯得害怕,到最後卻跪下來不住磕頭,似是感恩之極。

    康熙命禦前侍衛帶下去監禁。

    一名小太監送上一碗參湯。

    康熙接過來喝了,對小太監道:“你給韋副總管也斟一碗來。

    ”韋小寶磕頭謝恩,喝了參湯。

    隻聽得書房外腳步響聲,一名小太監道:“啟禀皇上:南懷仁、湯若望侍候皇上。

    ”康熙點點頭。

    小太監傳呼出去,進來了兩個身材高大的外國人,跪下向康熙磕頭。

    韋小寶大是奇怪,心想:“怎麼有外國鬼子來到宮裡,真是奇哉怪也。

    ”兩個外國人叩拜後,從懷中各取出一本書卷,放在康熙桌上。

    那個年紀較輕、名叫南懷仁的外國人道:“皇上,今兒咱們再說大炮發射的道理。

    ”韋小寶聽他一口京片子,清脆流利,不由得“咦”的一聲,驚奇之極,心道:“希奇希奇真希奇,鬼子不會放洋屁。

    ”康熙向他一笑,低頭瞧桌上書卷。

    南懷仁站在康熙之側,手指卷冊,解釋了起來。

    康熙聽到不懂的所在,便即發問。

    南懷仁講了半個時辰,另一個老年白胡子外國人湯若望接着講天文曆法,也講了半個時辰,兩人磕頭退出。

    康熙笑道:“外國人說咱們中國話,你聽着很希奇,是不是?”韋小寶道:“奴才本來很奇怪,後來仔細想想,也不奇怪了。

    聖天子百神呵護。

    羅刹國圖謀不軌,上天便降下兩個會說中國話的洋鬼子來輔佐聖朝,制造槍炮火器,掃平羅刹。

    ”康熙道:“你心思倒也機靈。

    不過洋鬼子會說中國話,卻不是天生的。

    那個老頭兒,在前明天啟年間就來到中國了,他是日耳曼人。

    那年輕的是比利時人,是順治年間來的。

    他們都是耶稣會教士,來中國傳教的。

    要傳教,就得學說中國話。

    ”韋小寶道:“原來如此。

    奴才一直在擔心羅刹的火器厲害。

    今天一聽這外國人甚麼大炮短铳,說得頭頭是道,這可就放心啦。

    ”康熙在書房中緩緩踱步,說道:“羅刹人是人,我們也是人,他們能造槍炮,我們一樣也能造,隻不過我們一直不懂這法子罷了。

    當年我們跟明朝在遼東打仗,明兵有大炮,我們很吃了些苦頭。

    太祖皇帝就為炮火所傷,龍馭賓天。

    可是明朝的天下,還不是給我們拿下來了?可見槍炮是要人來用的,用的人不争氣,槍炮再厲害也是無用。

    ” 韋小寶道:“原來明朝有大炮。

    不知這些大炮現下在哪裡?咱們拿了去轟吳三桂那老小子,轟他個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康熙微微一笑,說道:“明朝的大炮就隻那麼幾尊,都是向澳門紅毛人買的。

    單是買鬼子的槍炮,那可不管用。

    倘若跟鬼子打仗,他們不肯賣了,豈不糟糕?咱們得自己造,那才不怕别人制咱們死命。

    ” 韋小寶道:“對極,對極。

    皇上還怕這些耶稣會教士造西貝貨騙你,因此自己來弄明白這個道理。

    從今而後,任他鬼子說得天花亂墜,七葷八素,都騙不了你。

    ”康熙道:“你明白我的心思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