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遣人來報,已将王屋山團團圍住,四下通路俱已堵死。
原來韋小寶一入河南省境,便将圍剿王屋山的上谕悄悄跟張勇、趙良棟等四将說了。
四将不動聲色,分别帶領人馬,把守了王屋山下各處通道要地,隻待接令攻山。
四将跟随韋小寶後,隻憑擒拿吳應熊這樣輕而易舉的一件差事,便各升官,都很感激,隻盼這次出力立功,在各處通道上遍掘陷坑,布滿絆馬索。
弓箭手、鈎鐮槍手守住了四面八方,要将山上人衆個個擒拿活捉,不讓走脫了一個。
四将均想:“五千多名官兵,攻打山上千來名土匪,勝了有甚麼希奇?隻有不讓一人漏網,才算有點兒小小功勞。
”韋小寶心想:“将司徒伯雷他們一古腦兒捉了,也不是甚麼大功,天地會衆兄弟又極不贊成。
江湖上好漢,義氣為重,可不能得罪了朋友。
”正自尋思如何向曾柔送信、放走王屋派衆師徒,忽聽得東面鼓聲嫌诏,衆軍士喊聲大作。
跟着哨探來報,山上有人沖殺下來。
韋小寶心想:“三軍之前,可不能下令放人,隻有捉住了再說,慢慢設法釋放便是。
”傳令:“個個要捉活的,一人都不許殺傷。
”親兵傳令出去。
韋小寶又加以一句:“尤其是女的,更加不可傷了。
”一瞥眼見到徐天川、錢老本等人的神色,不禁臉上微微一紅,心道:“你們放心,這次不會再像神龍島那樣,中美人計被擒了。
”
他帶了天地會群雄,走向東首山道邊觀戰,隻見半山裡百餘人衆疾沖而下。
官兵得了主帥将令,不敢放箭,隻湧上阻攔,但聽得吆喝之聲此伏彼起,沖下來的人一個個落入陷坑,被鈎鐮槍手鈎起捉了。
韋小寶想看曾柔是不是也拿住了,但隔得遠了,瞧不清楚。
忽見一人縱躍如飛,從一株大樹躍向另一株大樹,竄下山來。
官兵上前攔阻,那人矯捷之極,竟然阻他不住。
玄貞道人贊歎:“好身手!”這人漸奔漸近,眼見再沖得數十丈便到山腳。
錢老本道:“這人武功如此了得,莫非就是司徒伯雷麼?”徐天川道:“除了司徒老英雄,隻怕旁人也無這等……”一言未畢,孫思克突然叫道:“這人好像是吳三桂的衛士。
”說話之間,那人又已竄近了數丈。
韋小寶叫道:“先抓住他再說!”天地會群雄紛向那人圍了上去。
那人手舞鋼刀,每一揮動,便砍翻了一名軍士。
孫思克挺着長槍迎上,看清楚了面貌,叫道:“巴朗星,你在這裡幹甚麼?”這人正是吳三桂身邊的親信衛士巴朗星。
他大聲叫道:“我奉平西親王将令,為朝廷除害,殺了反賊司徒伯雷。
你們為甚麼阻我?”徐天川等一聽,都大吃一驚,隻見他腰間懸着一顆血肉模糊的頭顱,也不知是不是司徒伯雷。
衆人一擁而上,團團圍住。
孫思克道:“韋都統在此,放下兵刃,上去參見,聽由都統大人發落。
”巴朗星道:“好!”将刀插入刀鞘,快步向韋小寶走去,大聲道:“參見都統大人。
”韋小寶道:“你在這裡……”巴朗星突然一躍而起,雙手分抓韋小寶的面門胸口。
韋小寶大叫:“啊喲!我的媽!”轉身便逃。
巴朗星武功精強,嗤的一聲,左手已扯下了他背上一片衣衫,右手往他頭頂抓落,突覺右側一足踢到,來勢極快。
巴朗星側身避開,那人跟着迎面一掌,正是風際中。
巴朗星舉掌擋格,身子一晃,突覺後腰一緊,已被徐天川抱住。
錢老本伸指戳在他胸口,巴朗星哼了一聲。
風際中左腿橫掃,巴朗星站立不定,倒了下去。
錢老本将他牢牢按住,親兵過來綁了,推到韋小寶跟前。
巴朗星大聲道:“平西王大兵日内就到,那時叫你們一個個死無葬身之地,識時務的,這就快快投降。
”韋小寶笑道:“平西王起兵了嗎?我倒不知道啊。
他老人家身體好罷?”巴朗星見他神态和善,一時不明他用意,說道:“欽差大臣,你到過昆明,平西王也很看重你。
你是聰明人,幹麼做鞑子的奴才?還是早早歸順平西王罷。
”徐天川在他屁股上踢了一腳,喝道:“吳三桂這大漢奸卑鄙無恥,你做他的奴才,更加無恥。
”巴朗星大怒,轉頭一口唾沫,向徐天川吐去。
徐天川側身避過,這口唾沫吐中一名親兵的臉。
韋小寶道:“巴老兄,有話好說,不必生氣。
你要我歸降平西王,也不是不好商量。
你到王屋山來貴幹啊?”巴朗星道:“跟你說了也不打緊,反正司徒伯雷我已殺了。
”說着向挂在腰間的首級瞧了一眼。
韋小寶道:“平西王為甚麼要殺他?”巴朗星道:“你跟我去見平西王,他老人家自然會跟你說。
”
徐天川等人大怒,拔拳要打。
韋小寶使眼色制住,命親兵将巴朗星推入營中盤問。
豈知這人十分倔強,對吳三桂又極忠心,隻是勸韋小寶投降,此外不肯吐露半句。
一搜他身邊,搜出一封蓋了朱紅大印的文書來。
韋小寶命人一讀,原來是吳三桂所寫的僞诏,封司徒伯雷為“開國将軍”,問他這文書的來曆,巴朗星瞪目不答。
韋小寶眼見問不出甚麼,吩咐押了下去,将擒來的餘人拷打喝問,終于有人吃打不過,說了出來。
原來吳三桂部署日内起兵造反,派了親信巴朗星帶了一小隊手下,去見舊部司徒伯雷,要他響應,囑咐巴朗星,司徒伯雷倘若奉令,再好不過,否則就将他殺了,以防走漏密謀。
司徒伯雷聽說要起兵反清,十分喜歡,立即答應共襄義舉,可是一問詳情,才知吳三桂不是要興複明室,而是自己要做皇帝,這“開國将軍”的封号,更說得再也明白不過。
司徒伯雷不肯接奉僞诏,要巴朗星回去告知吳三桂,倘若擁戴明帝後代,他決為前驅,萬死不辭。
但吳三桂當年殺害桂王,現下自己再想做皇帝,天下忠于明朝的志士決計不肯歸附。
巴朗星勸了幾句,司徒伯雷拍案大罵,說吳三桂斷送漢家江山,萬惡不赦,倘若改過自新,尚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