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回 九重城阙微茫外 一氣風雲吐納

首頁
    次日韋小寶拜别了主人,和陳近南等分道赴京。

    陳近南道:“小寶,歸二俠夫婦要去行刺皇帝,他們已答應大家商量之後,再作定論。

    你到北京之後,可不能通知皇帝,讓他有了防備。

    ”韋小寶本有此意,卻給師父一語道破,忙道:“這個自然。

    他鞑子占了我們漢人江山,我在朝中做官,是奉了師父你老人家之命,怎能真的向着他?”陳近南道:“這就是了,你如言不由衷,做了對不起大夥的事,我第一個就饒不得你。

    ”韋小寶道:“師父你放一百二十個心。

    ”心道:“放一百一十九個心罷!我自己就有點不大放心。

    ”帶了雙兒、徐天川等人,去和張勇、趙良棟等人相會,押了毛東珠,回到北京。

    他一回 銅帽子胡同,立即便想去見康熙,尋思:“小皇帝是我的好朋友,怎能讓他死在這三隻烏龜手裡?有了,我去宮裡分派侍衛,大大戒備,嚴密守衛。

    我答應了師父,不跟皇帝說,大丈夫言而有信,不說就不說,可是仍能叫三隻烏龜不能得手。

    ”剛要出門,陳近南已帶了古至中和馬超興到來。

    韋小寶暗暗叫苦,心道:“你們怎地來得這麼快?”隻得強打精神,設宴接待。

     不久天地會群雄分批陸續來到。

    跟着沐劍聲帶同鐵背蒼龍柳大洪、搖頭獅子吳立身、聖手居士蘇岡等一行人也來了。

    沐王府衆人早在北京,得到訊息後齊來聚會。

    衆人用畢酒飯,又等了良久,歸家三人這才到來。

    韋小寶吩咐另開筵席,歸二娘淡淡的道:“我們吃過飯了。

    ”歸鐘東張西望,見府第中堂皇華貴,說道:“小娃娃,你家裡的模樣,跟平西王的五華宮倒也相差不遠。

    你沒說謊,吳三桂果然是你伯父。

    ”韋小寶道:“對,吳三桂是你的……”說到這“的”字,突然住口,心想這一句順口便宜讨過去,師父必定生氣,當即改口:“三位既已用過飯了,請到東廳喝茶。

    ”衆人來到東廳,獻上清茶點心,韋小寶遣出仆役。

    陳近南又派了十餘名會衆出去,在廳周及屋頂把守,這才關門上闩,商議大事。

    陳近南替歸氏夫婦和沐王府衆人引見,卻不提吳六奇之事。

    歸氏夫婦雖退隐已久,柳大洪、吳立身等還是好生仰慕,對之十分恭敬。

     歸二娘單刀直入,說道:“吳三桂起兵後攻入湖南、四川,兵勢甚銳,勢如破竹。

    吳三桂當年雖然投降鞑子,斷送了大明天下,實是罪大惡極,但他畢竟是咱們漢人。

    依我們歸二爺之見,我們要進皇宮去刺殺鞑子皇帝,好讓鞑子群龍無首,亂成一團。

    衆位高見如何?” 沐劍聲道:“鞑子皇帝固然該殺,但這麼一來,豈不是幫了吳三桂這奸賊一個大忙?” 歸二娘道:“吳三佳當年害死沐王爺,沐公子自然放他不過。

    可是滿漢之分,那是頭等大事。

    咱們先殺盡了鞑子,慢慢再來收拾吳三桂不遲。

    ” 柳大洪道:“吳三桂倘若起兵得勝,他自己便做皇帝,再要動他,便不容易了。

    依晚輩之見,咱們先讓鞑子跟吳三桂自相殘殺,拚個你死我活。

    咱們再來漁翁得利。

    因此晚輩以為眼前不宜去行刺鞑子皇帝。

    ”他雖滿颏白須,但歸氏夫婦成名已久,他自稱晚輩:沐王府跟吳三桂深仇似海,定要先見他覆滅,這才快意。

    歸二娘道:“吳三桂打的是興明讨虜旗号,要輔佐朱三太子登基。

    這裡有一張吳三桂起兵的檄文,大家請看。

    ”從身邊取了一大張紙出來,攤在桌上。

     陳近南便即誦讀:“原鎮守山海關總兵、今奉旨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讨虜大将軍吳,檄天下文武官吏軍民人等知悉:本鎮深叨大明世爵,統鎮山海關……” 陳近南知道群豪大都不通文墨,讀幾句,解說幾句,解明第一段後,接着又讀下去,下面說李自成如何攻破北京,崇祯歸天,他為了報君父之仇,不得已向滿清借兵破賊,其後說道:“幸而渠魁授首,方欲擇立嗣君,繼承大統,封藩割地,以酬滿酋。

    不意狡虎虜逆天背盟,乘我内虛,雄據燕京。

    竊我先朝神器,變我中國冠裳:方知拒進狼之非,莫挽抱薪救火之誤。

    ”歸二娘道:“他後來就知道向滿洲借兵是錯了,可惜已來不及啦。

    ”柳大洪哼了一聲,道:“這奸賊說得好聽,全是假話。

    ”歸二娘道:“陳總舵主,請你讀下去。

    ” 陳近南道:“是!”接續讀道: “本鎮刺心嘔血,追悔靡及,将卻返戈北返,掃蕩腥膻,适遇先皇之三太子。

    太子年甫三歲,刺股為記,寄命托孤,宗社是賴。

    姑飲血隐忍,養晦待時,選将練兵,密圖興複,迄于今日,蓋三十年矣!”柳大洪聽到這裡再也忍耐不住,拍案道:“放屁!放屁!這狼心狗肺、天地不容的奸賊,倘若他真有半分興複大明之心,當年為甚麼殺害永曆皇帝、永曆太子?此事天下皆知,又如何抵賴得?”群雄見了柳大洪須眉戟張的情狀,無不心佩他的忠義,均想吳三桂十二年前在昆明市上絞殺永曆皇帝父子,決計無可狡辯。

    歸二娘道:“柳大哥這話不錯,吳三桂決非忠臣義士,這是連三歲孩童也知道的。

    咱們要去行刺鞑子皇帝,是為了反清複明,絕不是幫吳三桂做皇帝。

    ” 陳近南道:“我把這檄文讀完了,大家從長計議。

    ”讀道:“茲者,虜酋無道,奸邪高張,道義之儒,悉處下僚;鬥筲之輩,鹹居顯職……”讀到這句,向韋小寶笑了笑,說道:“小寶,這句話是說你了。

    ”韋小寶聽着師父誦讀文章,隻覺抑揚頓挫,倒也好聽,忽聽說吳三桂的文章中提到自己,不禁又驚又喜,忙問:“師父,他說我甚麼?這家夥定是不說我的好話。

    ”陳近南道:“他說有學問道德的好人,隻做芝麻綠豆小官,毫無本事的家夥,卻都做了大官。

    這不是說你嗎?”韋小寶道:“他自己呢?他的官比我做得還大,豈不雖比我更不中用?” 衆人都笑了起來,說道:“不錯!鞑子朝廷中的官職,可沒比平西親王更大的。

    ”檄文最後一段是:“山慘水愁,婦号子泣;以緻彗星流隕,天怒于上:山崩土裂,地怨于下。

    本鎮仰觀俯察,是誠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