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癡癡地想了一回,便去白粉壁上題詩一首道:
插棘為飗竹作牆,美人咫尺隔蒼霜。
東籬本是淵明業,花色還應獨取黃。
右題雙虹圃疏籬一絕
自此黃生讀書之暇,常到籬邊窺看。
忽一日,陶家老蒼頭傳夫人之命,請黃生至前堂飲酒,說道:“木相公昨已歸家,老夫人今日設宴款他,特請相公一同叙飲。
”黃生想道:“此必因陶年伯做了木鄉宦的屬官,故款其子以緻殷勤耳。
”便同着蒼頭來到前堂,恰好木一元也到。
相見叙話,一元揚楊得意。
原來一元從武陵歸,聞陶公做了他父親屬官,歡喜道:“今番去求婚,十拿九穩的了。
”及見陶家請酒,認道是好意,故欣然而來。
堂中已排列酒席,蒼頭禀道:“老爺不在家,沒人作主,便請二位相公入席,休嫌簡亵。
”一元道:“你老爺榮行,我因出外未及候送,今反造擾,何以克當?”黃生道:“恭敬不如從命,小弟代敝年伯奉陪。
”一元道:“兄是遠客,還該上坐。
”兩個遜了一回,大家序齒,畢竟一元僭了。
酒至半酣,忽聞裡邊傳命,教将堂簾垂下,老夫人出來也。
黃生不知何意,一元卻認是要相他做女婿,隻把眼睃着簾内,妝出許多假風流身段,着萛難看。
正做作得高興,隻見蒼頭捧着文房四寶,送到席上道:“夫人說,雙虹小圃未得名人題詠,敢求二位相公各制新詞一首,為園亭生色,萬祈勿吝珠玉。
”一元聽罷,驚得呆了。
一時無措,隻支吾道:“題詞不難,隻是不敢以醉筆應命,且待明日做了送來罷。
”黃生笑道:“飲酒賦詩,名人韻事,木兄何必過謙。
況伯母之命,豈可有違。
待小弟先著俚詞,抛磚引玉。
”說罷,展紙揮毫,不假思索,題成《憶秦娥》詞一首:
芳園僻,六橋風景三之一。
三之一,移來此地,更饒幽色。
漫誇十裡波光碧,何如側足雙橋立。
雙橋立,蟠虹繞處,如逢彩石。
一元見黃生頃刻成章,愈加着急。
沒奈何,隻得也勉強握管構思,卻沒想一頭處。
蒼頭一面先将黃生題詞送進去了。
須臾,出來說道:“夫人見詞,極其稱賞。
今專候木相公佳制,以成雙美。
”一元急得腸斷,攢眉側腦,含毫苦吟,争奈一個字也不肯到筆下來。
正是:
耳熱頭疼面又赤,吮得枯唇都是墨。
髭須撚斷兩三莖,此處無文抄不得。
一元正無奈何,隻見蒼頭又來說道:“夫人說,圃中東西二橋,今我家與二位相公各分其半,乞更以半圃為題,即景題詞一首。
”一元見一詞未成,又出一題,吓得目瞪口呆,連應答也應答不出了。
黃生卻不慌不忙,取過紙筆,立地又成一詞,仍用前調:
銀河畔,牛郎織女東西判。
東西判,平分碧落,中流隔斷。
等閑未許乘槎泛,何時得賜仙橋便。
仙橋便,佳期七夕,終須相見。
黃生寫完,問道:“木兄佳作曾完否?請一發做了第二題。
”一元料想掙紮不出什麼來,乃佯作醉态,擲筆卷紙道;”拙作已完,但甚潦草,尚欲細改,另日請教。
”蒼頭還在旁催促道:“老夫人立候,便請錄出罷。
”倒是黃生見不像樣,對蒼頭道:“你先把我的送進去,木相公已醉,隻好明日補做了。
”一元便起身告辭,假做踉跄之狀,叫家人扶着去了。
黃生亦傳言緻謝了夫人,自回雙虹圃中。
夫人命蒼頭送茶來,黃生問道:“夫人見我題詞,果然怎麼說?”蒼頭道:“題目便是夫人出的,文字卻是小姐看的。
”黃生驚喜道:“原來你家小姐這等聰明。
”蒼頭笑道:“相公可知,夫人今日此舉正為小姐哩。
前日木相公曾央媒來議親,故今日面試他的文才,不想一字不成,夫人好生不樂,隻稱贊相公大才。
”黃生聽說,不覺大喜。
正要細問,卻因蒼頭有别的事,匆匆去了。
黃生想道:“木家求婚的倒不成,我不求婚的倒有些意思。
這兩首詞就是我定婚的符帖了。
”便将兩詞寫在壁上,自吟自詠道:“銀河織女之句,暗合道妙,豈非天緣?”想到妙處,手舞足蹈。
不說黃生歡喜,且說木一元回家,懊恨道:“今日哪裡說起,弄出這個戲文來!若是老夫人要面試真才,方許親事,卻不倒被小黃得了便宜去。
”想了一想道:“有了,我索性假到底罷。
明日去抄了小黃的詞,認做自己制作,連夜趕到江西,面送與陶公看。
說他夫人在家垂簾面試,我即席做成的,他自然準信。
一面再要父親央媒去說,他是屬官,不怕不從。
既聘定了,便是夫人到時對出真假,也隻素罷了。
妙計,妙計!”次日,便往雙虹圃中。
黃生正在那裡吟味這兩詞,見了一元,拱手道:“木兄佳作,想已錄出,正要拜讀。
”一元道:“珠玉在前,小弟怎敢效颦。
昨因酒醉,未及細讀佳章,今日特來請教。
”黃生指着壁上道:“拙作不堪,幸賜教政。
”一元看了,一頭贊歎,一頭便把筆來抄錄,連前日寫在壁上的這首疏籬絕句也都抄了。
黃生道:“俚語抄他則什?”一元道:“正要抄去細讀。
”又見黃生有一本詩稿在案頭,便也取來袖了。
黃生道:“這使不得。
”一元道:“小弟雖看不出,吾兄幸勿吝教。
捧讀過了,即當奉還。
”說罷,作别回家,歡喜道:“不但抄了詩詞,連詩稿也被我取來。
我今都抄去哄騙陶公,不怕他不信。
”遂将兩詞一絕句寫在兩幅花箋上,詩稿也依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