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鹑健喙,則起如翔鶴以擊之。
進退颉颃,相持約一伏時。
玉鹑漸懈,而其怒益烈,其鬥益急。
未幾,雪毛摧落,垂翅而逃。
觀者千人,罔不歎羨。
王乃索取而親把之,自啄至爪,審周一過,問成曰:&ldquo鹑可貨否?&rdquo答曰:&ldquo小人無恒産,與相依為命,不願售也。
&rdquo王曰:&ldquo賜爾重值,中人之産可緻。
頗願之乎?&rdquo成俯思良久,曰:&ldquo本不樂置顧大王既愛好之,苟使小人得衣食業,又何求?&rdquo王問直,答以千金。
王笑曰:&ldquo癡男子!此何珍寶而千金直也?&rdquo成曰:&ldquo大王不以為寶,臣以為連城之璧不過也。
&rdquo王曰:&ldquo如何?&rdquo曰:&ldquo小人把向市中,日得數金,易升鬥粟,一家十餘口食指無凍餒,是何寶如之?&rdquo王曰:&ldquo予不相虧,便與二百金。
&rdquo成搖首。
又增百數。
成目視主人,主人色不動,乃曰:&ldquo承大王命,請減百價。
&rdquo王曰:&ldquo休矣!誰肯以九百易一鹑者!&rdquo成囊鹑欲行。
王呼曰:&ldquo鹑人來,實給六百,肯則售,否則已耳。
&rdquo成又目主人,主人仍自若。
成心願盈溢,惟恐失時,曰:&ldquo以此數售,心實怏怏。
但交而不成,則獲戾滋大。
無已,即如王命。
&rdquo王喜,即秤付之。
成囊金拜賜而出。
主人怼曰:&ldquo我言如何,子乃急自鬻也!再少靳之,八百金在掌中矣。
&rdquo成歸,擲金案上,請主人自取之,主人不受。
又固讓之,乃盤計飯直而受之。
王治裝歸。
至家,曆述所為,出金相慶。
妪命置良田三百畝,起屋作器,居然世家。
早起使成督耕、婦督織。
稍隋辄诃之。
夫婦相安,不敢有怨詞。
過三年家益富,妪辭欲去。
夫婦共挽之,至泣下。
妪亦遂止。
旭旦候之,已杳然矣。
異史氏曰:&ldquo富皆得于勤,此獨得于惰,亦創聞也。
不知一貧徹骨而至性不移,此天所以始棄之而終憐之也。
懶中豈果有富貴乎哉!&rdquo
他生性懶惰,生活越來越沒着落。
後來隻剩下幾間破屋,與妻子睡在破草席上,經常互相怨罵,難以度日。
當時正是炎熱的夏季,村子外邊原來有個周家的花園,已經牆倒屋塌,隻剩下一個亭子。
村裡有許多人來這裡住宿乘涼,王成也在其中。
有一天,天亮後,睡在這裡的人都走了。
太陽升起三杆高了,王成才起來,搖搖晃晃地想要回家。
忽然看見草叢中有一股金钗,他拾起來一看,上面刻着&ldquo儀賓府造&rdquo一行小字。
王成的祖父原來是衡恭王府的儀賓,家裡的舊物,很多都是這種款式,因此王成拿着金钗躊躇了半天。
這時有個老婆婆來尋金钗,王成雖然很窮,但秉性耿直,急忙拿出來交給了她。
老婆婆很高興,極力稱贊王成的品德,說:&ldquo金钗不值幾個錢,可這是已故夫君的遺物。
&rdquo王成問:&ldquo您夫君是誰呀?&rdquo老婆婆回答說:&ldquo是已故儀賓王柬之。
&rdquo王成吃驚地說:&ldquo那是我祖父!你們怎麼認識的?&rdquo老婆婆也驚訝地說:&ldquo你就是王柬之的孫子嗎?我是狐仙。
一百年前,我同你祖父相好。
你祖父死後,我就隐居起來了。
今天經過這裡時遺失了金钗,恰好被你拾到,這不是上天的安排嗎!&rdquo王成也曾聽說過祖父有個狐妻,便相信了老婆婆的話,邀請她到家中坐。
老婆婆跟他去了。
王成叫妻子出來相見,隻見她穿着破爛衣服,面黃肌瘦。
老婆婆歎息說:&ldquo咳!王柬之的孫子,竟然窮到這種地步!&rdquo又見破鍋舊竈沒有一絲煙火,老婆婆說:&ldquo家境如此,你們靠什麼生活呢?&rdquo王妻就把貧苦的狀況細細地述說給老婆婆聽,忍不住嗚嗚咽咽哭泣起來。
老婆婆把金钗交給王妻,讓她到市上當了錢買些米來暫且度日,三天以後再來相見。
王成挽留她,老婆婆說:&ldquo一個妻子你還養活不了,我在這裡,你隻能仰望屋頂,無可奈何,有什麼用呢?&rdquo說完徑自去了。
王成對妻子講了老婆婆的來曆,妻子很害怕。
王成稱頌她的仁義,讓妻子像待婆母那樣侍奉她,妻子答應了。
三天後,老婆婆果然來了。
拿出一些銀子,讓王成買米、面各一石。
夜裡她就同王成的妻子一塊睡在短床上。
妻子開始很害怕,但後來看到她心意誠懇,就不再疑心了。
第二天,老婆婆對王成說:&ldquo孫子不要再懶惰了,應該做點小買賣。
坐吃山空怎麼能長久呢?&rdquo王成告訴她沒有本錢。
老婆婆說:&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