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二·嬰甯

首頁
    王子服,莒之羅店人,早孤,絕慧,十四入泮。

    母最愛之,尋常不令遊郊野。

    聘蕭氏,未嫁而夭,故求凰未就也。

     會上元,有舅氏子吳生邀同眺矚,方至村外,舅家仆來招吳去。

    生見遊女如雲,乘興獨遊。

    有女郎攜婢,拈梅花一枝,容華絕代,笑容可掬。

    生注目不移,竟忘顧忌。

    女過去數武,顧婢子笑曰:&ldquo個兒郎目灼灼似賊!&rdquo遺花地上,笑語自去。

    生拾花怅然,神魂喪失,怏怏遂返。

    至家,藏花枕底,垂頭而睡,不語亦不食。

    母憂之,醮禳益劇,肌革銳減。

    醫師診視,投劑發表,忽忽若迷。

    母撫問所由,默然不答。

    适吳生來,囑秘诘之。

    吳至榻前,生見之淚下,吳就榻慰解,漸緻研诘,生具吐其實,且求謀畫。

    吳笑曰:&ldquo君意亦癡!此願有何難遂?當代訪之。

    徒步于野,必非世家,如其未字,事固諧矣,不然,拚以重賂,計必允遂。

    但得痊瘳,成事在我。

    &rdquo生聞之不覺解頤。

    吳出告母,物色女子居裡。

    而探訪既窮,并無蹤迹。

    母大憂,無所為計。

    然自吳去後,顔頓開,食亦略進。

    數日吳複來,生問所謀。

    吳绐之曰:&ldquo已得之矣。

    我以為誰何人,乃我姑之女,即君姨妹,今尚待聘。

    雖内戚有婚姻之嫌,實告之無不諧者。

    &rdquo生喜溢眉宇,問:&ldquo居何裡?&rdquo吳詭曰:&ldquo西南山中,去此可三十餘裡。

    &rdquo生又囑再四,吳銳身自任而去。

     生由是飲食漸加,日就平複。

    探視枕底,花雖枯,未便雕落,凝思把玩,如見其人。

    怪吳不至,折柬招之,吳支托不肯赴招。

    生恚怒,悒悒不歡。

    母慮其複病,急為議姻,略與商榷,辄搖首不願,惟日盼吳。

    吳迄無耗,益怨恨之。

    轉思三十裡非遙,何必仰息他人?懷梅袖中,負氣自往,而家人不知也。

    伶仃獨步,無可問程,但望南山行去。

    約三十餘裡,亂山合沓,空翠爽肌、寂無人行,止有鳥道。

    遙望谷底叢花亂樹中,隐隐有小裡落。

    下山入村,見舍宇無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

    北向一家,門前皆絲柳,牆内桃杏尤繁,間以修竹,野鳥格磔其中。

    意其園亭,不敢遽入。

    回顧對戶,有巨石滑潔,因坐少憩。

    俄聞牆内有女子長呼:&ldquo小榮!&rdquo其聲嬌細。

    方伫聽間,一女郎由東而西,執杏花一朵,俯首自簪舉頭見生,遂不複簪,含笑拈花而入。

    審視之,即上元途中所遇也。

    心驟喜,但念無以階進。

    欲呼姨氏,顧從無還往,懼有訛誤。

    門内無人可問,坐卧徘徊,自朝至于日昃,盈盈望斷,并忘饑渴。

    時見女子露半面來窺,似訝其不去者。

    忽一老媪扶杖出,顧生曰:&ldquo何處郎君,聞自辰刻來,以至于今。

    意将何為?得勿饑也?&rdquo生急起揖之,答雲:&ldquo将以探親。

    &rdquo媪聾聩不聞。

    又大言之。

    乃問:&ldquo貴戚何姓?&rdquo生不能答。

    媪笑曰:&ldquo奇哉!姓名尚自不知,何親可探?我視郎君亦書癡耳。

    不如從我來,啖以粗粝,家有短榻可卧。

    待明朝歸,詢知姓氏,再來探訪。

    &rdquo生方腹餒思啖,又從此漸近麗人,大喜。

    從媪入,見門内白石砌路,夾道紅花片片墜階上,曲折而西,又啟一關,豆棚花架滿庭中。

    肅客入舍,粉壁光如明鏡,窗外海棠枝朵,探入室中,裀藉幾榻,罔不潔澤。

    甫坐,即有人自窗外隐約相窺。

    媪喚:&ldquo小榮!可速作黍。

    &rdquo外有婢子嗷聲而應。

    坐次,具展宗閥。

    媪曰:&ldquo郎君外祖,莫姓吳否?&rdquo曰:&ldquo然。

    &rdquo媪驚曰:&ldquo是吾甥也!尊堂,我妹子。

    年來以家屢貧,又無三尺之男,遂至音問梗塞。

    甥長成如許,尚不相識。

    &rdquo生曰:&ldquo此來即為姨也,匆遽遂忘姓氏。

    &rdquo媪曰:&ldquo老身秦姓,并無誕育,弱息亦為庶産。

    渠母改醮,遺我鞠養。

    頗亦不鈍,但少教訓,嬉不知愁。

    少頃,使來拜識。

    &rdquo未幾婢子具飯,雛尾盈握。

    媪勸餐已,婢來斂具。

    媪曰:&ldquo喚甯姑來。

    &rdquo婢應去。

    良久,聞戶外隐有笑聲。

    媪又喚曰:&ldquo嬰甯,汝姨兄在此。

    &rdquo戶外嗤嗤笑不已。

    婢推之以入,猶掩其口,笑不可遏。

    媪逋目曰:&ldquo有客在,咤咤叱叱,是何景象?&rdquo女忍笑而立,生揖之。

    媪曰:&ldquo此王郎,汝姨子。

    一家尚不相識,可笑人也。

    &rdquo生問:&ldquo妹子年幾何矣?&rdquo媪未能解生又言之。

    女複笑,不可仰視。

    媪謂生曰:&ldquo我言少教誨,此可見矣。

    年已十六,呆癡如嬰兒。

    &rdquo生曰:&ldquo小于甥一歲。

    &rdquo曰:&ldquo阿甥已十七矣,得非庚午屬馬者耶?&rdquo生首應之。

    又問:&ldquo甥婦阿誰?&rdquo答曰:&ldquo無之。

    &rdquo曰:&ldquo如甥才貌,何十七歲猶未聘?嬰甯亦無姑家,極相匹敵。

    惜有内親之嫌。

    &rdquo生無語,目注嬰甯,不遑他瞬。

    婢向女小語雲:&ldquo目灼灼賊腔未改!&rdquo女又大笑,顧婢曰:&ldquo視碧桃開未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