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骥字龍媒,賈人子,美豐姿,少倜傥,喜歌舞。
辄從梨園子弟,以錦帕纏頭,美如好女,因複有&ldquo俊人&rdquo之号。
十四歲入郡庠,即知名。
父衰老罷賈而歸,謂生曰:&ldquo數卷書,饑不可煮,寒不可衣,吾兒可仍繼父賈。
&rdquo馬由是稍稍權子母。
從人浮海,為飓風引去,數晝夜至一都會。
其人皆奇醜,見馬至,以為妖,群嘩而走。
馬初見其狀,大懼,迨知國中之駭己也,遂反以此欺國人。
遇飲食者則奔而往,人驚遁,則啜其餘。
久之入山村,其間形貌亦有似人者,然褴褛如丐。
馬息樹下,村人不敢前,但遙望之。
久之覺馬非噬人者,始稍稍近就之。
馬笑與語,其言雖異,亦半可解。
馬遂自陳所自,村人喜,遍告鄰裡,客非能搏噬者。
然奇醜者望望即去,終不敢前其來者,口鼻位置,尚皆與中國同,共羅漿酒奉馬,馬問其相駭之故,答曰:&ldquo嘗聞祖父言:西去二萬六千裡,有中國,其人民形象率詭異。
但耳食之,今始信。
&rdquo問其何貧,曰:&ldquo我國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
其美之極者,為上卿次任民社下焉者,亦邀貴人寵,故得鼎烹以養妻子。
若我輩初生時,父母皆以為不祥,往往置棄之,其不忍遽棄者,皆為宗嗣耳。
&rdquo問:&ldquo此名何國?&rdquo曰:&ldquo大羅刹國。
都城在北去三十裡。
&rdquo馬請導往一觀。
于是雞鳴而興,引與俱去。
天明,始達都。
都以黑石為牆,色如墨,樓閣近百尺。
然少瓦。
覆以紅石,拾其殘塊磨甲上,無異丹砂。
時值朝退,朝中有冠蓋出,村人指曰:&ldquo此相國也。
&rdquo視之,雙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簾。
又數騎出,曰:&ldquo此大夫也。
&rdquo以次各指其官職,率猙獰怪異。
然位漸卑,醜亦漸殺。
無何,馬歸,街衢人望見之,噪奔跌蹶,如逢怪物。
村人百口解說,市人始敢遙立。
既歸,國中鹹知有異人,于是搢紳大夫,争欲一廣見聞,遂令村人要馬。
每至一家,阍人辄阖戶,丈夫女子竊竊自門隙中窺語,終一日,無敢延見者。
村人曰:&ldquo此間一執戟郎,曾為先王出使異國,所閱人多,或不以子為懼。
&rdquo造郎門。
郎果喜,揖為上客。
視其貌,如八九十歲人。
目睛突出,須卷如猬。
曰:&ldquo仆少奉王命出使最多,獨未至中華。
今一百二十餘歲,又得見上國人物,此不可不上聞于天子。
然臣卧林下,十餘年不踐朝階,早旦為君一行。
&rdquo乃具飲馔,修主客禮。
酒數行,出女樂十餘人,更番歌舞。
貌類夜叉,皆以自錦纏頭,拖朱衣及地。
扮唱不知何詞,腔拍恢詭。
主人顧而樂之。
問:&ldquo中國亦有此樂乎?&rdquo曰:&ldquo有&rdquo。
主人請拟其聲,遂擊桌為度一曲。
主人喜曰:&ldquo異哉!聲如鳳鳴龍嘯,從未曾聞。
&rdquo
翼日趨朝,薦諸國王。
王忻然下诏,有二三大夫言其怪狀,恐驚聖體,王乃止。
郎出告馬,深為扼腕。
居久之,與主人飲而醉,把劍起舞,以煤塗面作張飛。
主人以為美,曰:&ldquo請君以張飛見宰相,厚祿不難緻。
&rdquo馬曰:&ldquo遊戲猶可,何能易面目圖榮顯?&rdquo主人強之,馬乃諾。
主人設筵,邀當路者,令馬繪面以待。
客至,呼馬出見客。
客訝曰:&ldquo異哉!何前媸而今妍也!&rdquo遂與共飲,甚歡。
馬婆娑歌&ldquo弋陽曲&rdquo,一座無不傾倒。
明日交章薦馬,王喜,召以旌節。
既見,問中國治安之道,馬委曲上陳,大蒙嘉歎,賜宴離宮。
酒酣,王曰:&ldquo聞卿善雅樂,可使寡人得而聞之乎?&rdquo馬即起舞,亦效白錦纏頭,作靡靡之音。
王大悅,即日拜下大夫。
時與私宴,恩寵殊異。
久而官僚知其面目之假,所至,辄見人耳語,不甚與款洽。
馬至是孤立,怡然不自安。
遂上疏乞休緻,不許又告休沐,乃給三月假。
于是乘傳載金寶,複歸村。
村人膝行以迎。
馬以金資分給舊所與交好者,歡聲雷動。
村人曰:&ldquo吾侪小人受大夫賜,明日赴海市,當求珍玩以報&rdquo,問:&ldquo海市何地?&rdquo曰:&ldquo海中市,四海鲛人,集貨珠寶。
四方十二國,均來貿易。
中多神人遊戲。
雲霞障天,波濤間作。
貴人自重,不敢犯險阻,皆以金帛付我輩代購異珍。
今其期不遠矣。
&rdquo問所自知,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