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生弼教,字明允,燕人也。
家貧,從副将軍賈绾作記室。
泊舟洞庭。
适豬婆龍浮水面,賈射之中背。
有魚銜龍尾不去,并獲之。
鎖置桅間,奄存氣息,而龍吻張翕,似求援拯。
生恻然心動,請于賈而釋之。
攜有金創藥,戲敷患處,縱之水中,浮沉逾刻而沒。
後年餘,生北歸,複經洞庭,大風覆舟。
幸扳一竹簏,漂泊終夜,絓木而止。
援岸方升,有浮屍繼至,則其僮仆。
力引出之,已就斃矣。
慘怛無聊,坐對憩息。
但見小山聳翠,細柳搖青,行人絕少,無可問途。
自遲明以至辰後,怅怅靡之。
忽僮仆肢體微動,喜而扪之,無何,嘔水數鬥,豁然頓蘇。
相與曝衣石上,近午始燥可着。
而枵腸辘辘,饑不可堪。
于是越山疾行,冀有村落。
才至半山,聞鳴镝聲。
方疑聽間,有二女郎乘駿馬來,騁如撒菽。
各以紅绡抹額,髻插雉尾,着小袖紫衣,腰束綠錦一挾彈,一臂青鞲。
度過嶺頭,則數十騎獵于榛莽,并皆姝麗,裝束若一。
生不敢前。
有男子步馳,似是馭卒,因就問之。
答曰:&ldquo此西湖主獵首山也。
&rdquo生述所來,且告之餒。
馭卒解裹糧授之,囑雲:&ldquo宜即遠避,犯駕當死!&rdquo生懼,疾趨下山。
茂林中隐有殿閣,謂是蘭若。
近臨之,粉垣圍沓,溪水橫流,朱門半啟,石橋通焉。
攀扉一望,則台榭環雲,拟于上苑,又疑是貴家園亭。
逡巡而入,橫藤礙路,香花撲人。
過數折曲欄,又是别一院宇,垂楊數十株,高拂朱檐。
山鳥一鳴,則花片亂飛深巷微風,則榆錢自落。
怡目快心,殆非人世。
穿過小亭,有秋千一架,上與雲齊,而罥索沉沉,杳無人迹。
因疑地近閨閣,羅怯未敢深入。
俄聞馬騰于門,似有女子笑語。
生與僮潛伏叢花中。
未幾,笑聲漸近,聞一女子曰:&ldquo今日獵興不佳,獲禽絕少。
&rdquo又一女曰:&ldquo非是公主射得雁落,幾空勞仆馬也。
&rdquo無何,紅妝數輩,擁一女郎至亭上坐。
秃袖戎裝,年可十四五。
發多斂霧,腰細驚風,玉蕊瓊英,未足方喻。
諸女子獻茗熏香,燦如堆錦。
移時,女起,曆階而下。
一女曰:&ldquo公主鞍馬勞頓,尚能秋千否?&rdquo公主笑諾。
遂有駕肩者,捉臂者,褰裙者,挽扶而上。
公主舒皓腕,蹑利屣,輕如飛燕,蹴入雲霄。
已而扶下,群曰:&ldquo公主真仙人也!嘻笑而去。
生睨良久,神志飛揚。
迨人聲既寂,出詣秋千下,徘徊凝想。
見籬下有紅巾,知為群美所遺,喜納袖中。
登其亭,見案上設有文具,遂題巾曰:&ldquo雅戲何人拟半仙?分明瓊女散金蓮。
廣寒隊裡恐相妒,莫信淩波上九天。
&rdquo題已,吟誦而出。
複尋故徑,則重門扃锢矣。
踟蹰無計,返而樓閣亭台,涉曆幾盡。
一女掩入,驚問:&ldquo何得來此?&rdquo生揖之曰:&ldquo失路之人,幸能垂救。
&rdquo女問:&ldquo拾得紅巾否?&rdquo生曰:&ldquo有之。
然已玷染,如何?&rdquo因出之。
女大驚曰:&ldquo汝死無所矣!此公主所常禦,塗鴉若此,何能為地?&rdquo生失色,哀求脫免。
女曰:&ldquo竊窺宮儀,罪已不赦。
念汝儒冠,欲以私意相全,今孽乃自作,将何為計!&rdquo遂皇皇持巾去。
生心悸肌栗,恨無翅翎,惟延頸俟死。
迂久,女複來,潛賀曰:&ldquo子有生望矣!公主看巾三四遍,冁然無怒容,或當放君去。
宜姑耐守,勿得攀樹鑽垣,發覺不宥矣。
&rdquo日已投暮,兇祥不能自必,而餓焰中燒,憂煎欲死。
無何,女子挑燈至,一婢提壺榼,出酒食饷生。
生急問消息,女雲:&ldquo适我乘間言:&lsquo園中秀才,可恕則放之不然,餓且死。
&rsquo公主沉思雲:&lsquo深夜教渠何之?&rsquo遂命饋君食。
此非惡耗也。
&rdquo生徊徨終夜,危不自安。
辰刻向盡,女子又饷之。
生哀求緩頰,女曰:&ldquo公主不言殺,亦不言放,我輩下人,何敢屑屑渎告?&rdquo
既而斜日西轉,眺望方殷,女子坌息急奔而入,曰:&ldquo殆矣!多言者洩其事于王妃,妃展巾抵地,大罵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