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十·阿纖

首頁
    奚山者,高密人。

    貿販為業,常客蒙沂間。

    一日途中阻雨,至歇處,夜已深,遍叩無應。

    徘徊底下。

    忽二扉豁開,一叟出,邀客入,山喜從之。

    絷蹇登客,堂上并無幾榻。

    叟曰:“我憐客無歸,故相容納。

    我實非賣食沽飲者。

    家下止有老荊弱女,已眠熟矣。

    雖有宿肴,苦少烹鬻,勿嫌冷啜也。

    ”言已,便入。

    少頃,以足床來置地上,促客坐;又攜一短足幾至:往來蹀躞。

    山起坐不自安,曳令暫息。

     少間,一女郎出行酒。

    叟顧曰:“我家阿纖興矣。

    ”視之,年十六七,窈窕秀弱,風緻嫣然。

    山有少弟未婚,竊屬意焉。

    因問叟清貫尊閥,答雲:“士虛,姓古。

    子孫夭折,剩有此女。

    适不忍攪其酣睡,想老荊喚起矣。

    ”問:“婿家阿誰?”答雲:“未字。

    ”山竊喜。

    既而品味雜陳,似所宿具。

    食已,緻謝曰:“萍水之人,遂蒙寵惠,沒齒所不敢忘。

    緣翁盛德,乃敢遽陳樸魯:仆有弟三郎,十七歲矣。

    讀書肆業,頗不冥頑。

    欲求援系,不嫌寒賤否?”叟喜曰:“老夫在此,亦是僑寓。

    倘得相托,便假一廬,移家而往,庶免懸念。

    ”山都應之,遂啟展謝。

    叟殷勤安置而去。

    雞既鳴,叟出,呼客盥沐。

    束裝已,酬以飯金。

    固辭曰:“留客一飯,萬無受金之理;矧附為婚姻乎?”既别,客月餘乃返。

    去村裡餘,遇老媪率一女郎,冠服盡素。

    既近,疑似阿纖。

    女郎亦頻轉顧,因把媪袂,附耳不知何辭。

    媪便停步,向山曰:“君奚姓乎?”山曰:“然。

    ”媪慘容曰:“不幸老翁壓于敗堵,今将上墓。

    家虛無人,請少待路側,行即還也。

    ”遂入林去,移時始來。

    途已昏冥,遂與偕行。

    道其孤弱,不覺哀啼,山亦酸恻。

    媪曰:“此處人情大不平善,孤孀難以過度。

    阿纖既為君家婦,過此恐遲時日,不如早夜同歸。

    ”山可之。

     既至家,媪挑燈供客已,謂山曰:“意君将至,儲粟都已粜去;尚存二十餘石,遠莫緻之。

    北去四五裡,村中第一門有談二泉者,是吾售主。

    君勿憚勞,先以尊乘運一囊去,叩門而告之,但道南村中古姥有數石粟,粜作路用,煩驅蹄躈一緻之也。

    ”即以囊粟付山。

    山策蹇去,叩門,一碩腹男子出,告以故,傾囊先歸。

    俄有兩夫以五騾至。

    媪引山至粟所,乃在窖中。

    山下為操量執概,母放女收,頃刻盈裝,付之以去。

    凡四返而粟始盡。

    既而以金授媪。

    媪留其一人二畜,治任遂東。

    行二十裡,天始曙。

    至一市,市頭賃騎,談仆乃返。

    既歸,山以情告父母。

    相見甚喜,再以别第館媪,蔔吉為三郎完婚。

    媪治奁裝甚備。

    阿纖寡言少怒,或與言,但有微笑,晝夜績織無停晷,以是上下俱憐悅之。

    囑三郎曰:“寄語大伯:再過西道,勿言吾母子也。

    ”居三四年,奚家益富,三郎入泮矣。

     一日山宿古之舊鄰,偶及曩年無歸,投宿翁媪之事。

    主人曰:“客誤矣。

    東鄰為阿伯别第,三年前居者辄睹怪異,故空廢甚久,有何翁媪相留?”山訝之,而未深信。

    主人又曰:“此宅向空十年無敢入者。

    一日第後牆傾,伯往視之,則石壓巨鼠如貓,尾在外猶搖。

    急歸,呼衆往視,則已渺矣。

    群疑是物為妖。

    後十餘日複入試,寂無形聲;又年餘始有居人。

    ”山益奇之。

    歸家私語,竊疑新婦非人,陰為三郎慮;而三郎笃愛如常。

    久之,家人競相猜議。

    女微察之,至夜語三郎曰:“妾從君數年,未嘗少失婦德;今置之不以人齒,請賜離婚書,聽君自擇良偶。

    ”因泣下。

    三郎曰:“區區寸心,宜所夙知。

    自卿入門,家日益豐,鹹以福澤歸卿,烏得有異言?”女曰:“君無二心,妾豈不知;但衆口紛纭,恐不免秋扇之捐。

    ”三郎再四慰解,乃已。

     山終不釋,日求善撲之貓以觇其異。

    女雖不懼,然蹙蹙不快。

    一夕謂媪小恙,辭三郎省侍之。

    天明三郎往訊。

    則室已空矣。

    駭極,使人四途蹤迹,并無消息。

    中心營營,寝食都廢。

    而父兄皆以為幸,将為續婚;而三郎殊不怿。

    又年餘,音問已絕。

    父兄辄相诮責,不得已,勉買一妾,然思阿纖不衰。

    又數年,奚家日漸貧,由是鹹憶阿纖。

     有叔弟岚以事至膠,迂道宿表戚陸生家。

    夜聞鄰哭甚哀,未遑诘問。

    及返,又聞之,因問主人。

    答雲:“數年前有寡母孤女,僦居于此。

    月前姥死,女獨處無一線之親,是以哀耳。

    ”問:“何姓?”曰:“姓古。

    嘗閉戶不與裡社通,故未悉其家世。

    ”岚驚曰:“是吾嫂也!”遂往款扉。

    有人揮涕出,隔扉問曰:“客何人?我家故無男子。

    ”岚隙窺而遙審之,果嫂,便曰:“嫂啟關,我是叔家阿遂。

    ”女拔關納入,訴其孤苦、凄怆悲懷。

    岚曰:“三兄憶念頗苦,夫妻即有乖迕,何遂遠遁至此?”即欲賃輿同歸。

    女怆然曰:“我以人不齒數故,遂與母偕隐;今又返而依人,誰不加白眼?如欲複還,當與大兄分炊;不然,行乳藥求死耳!” 岚歸以告三郎。

    三郎星夜馳去,夫妻相見,各有涕洟。

    次日告其屋主。

    屋主謝監生,窺女美,陰欲圖緻為妾,數年不取屋直,頻風示媪,媪絕之。

    媪死,竊幸可媒,而三郎忽至。

    通計房租以留難之。

    三郎家故不豐,聞金多,有憂色。

    女曰:“不妨。

    ”引三郎視倉儲,約粟三十餘石,償租有餘。

    三郎喜以告謝,謝不受粟,故索金。

    女歎曰:“此皆妾身之惡幛也!”遂以其情告三郎。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