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以為妖,命駕親臨其家。
見書卷盈屋,多不勝搜,乃焚之庭中,煙結不散,瞑若陰霾。
郎既釋,遠求父門入書,得從辨複。
是年秋捷,次年舉進士。
而銜恨切于骨髓。
為顔如玉之位,朝夕而祝曰:“卿如有靈,當佑我官于閩。
”後果以直指巡閩。
居三月,訪史惡款,籍其家。
時有中表為司理,逼納愛妾,托言買婢寄署中。
案既結,郎即日自劾,取妾而歸。
異史氏曰:“天下之物,積則招妒,好則生魔,女之妖書之魔也。
事近怪誕,治之未為不可;而祖龍之虐不已慘乎!其存心之私,更宜得怨毒之報也。
嗚呼!何怪哉!”
他的父親曾做過太守,為官清廉,得到俸祿後,不置田産,酷愛買書,積攢了滿滿一屋子。
到了玉柱,尤其癡:家裡非常貧困,東西都賣光了,隻有父親的藏書,一本也不忍賣掉。
父親在時,曾抄錄《勸學篇》貼在郎玉柱書桌的右邊。
玉柱每天都要讀上幾遍,還罩上層白紗,恐怕磨壞了。
玉柱讀書倒不是為了做官,而是真的相信書中自有“千鐘粟”“黃金屋”,因此晝夜苦讀,四季不斷。
二十多歲了,也不知娶妻,盼望着書中那“顔如玉”的美人自己會來找他。
有時親戚朋友來到家裡,他也不知問寒道暖。
略說幾句話,便又旁若無人地高聲讀起書來。
客人無味,自己坐一會兒就走了。
每次科考,學使總是首先選他參加,但卻一直考不中。
一天,玉柱又在讀書,忽然一陣大風吹來,将書刮跑了。
玉柱急忙追趕,一腳踏空,雙腳陷進地裡。
低頭一看,見是一個坑,上頭蓋着層爛草。
往下挖了挖,才知原來是古人窖藏糧食的地窖,裡面的糧食已經腐爛成糞土了。
雖然糧食沒法吃,但玉柱更加相信“書中自有千鐘粟”的說法确實不錯。
因此,讀書也更加用功。
又一天,玉柱爬梯子上書架高處找書,在一堆亂書中發現一個尺把長的小金車,驚喜萬分。
以為“書中自有黃金屋”的話又應驗了。
拿出去給人家看了看,原來是鍍金的,并不是真金。
玉柱沮喪不堪,暗地裡埋怨古人欺騙自己。
過了不幾天,有個跟父親同榜考中的人,做了本道的觀察,此人信佛。
有人便勸玉柱将金車獻給他作佛龛。
觀察非常高興,賜給玉柱三百兩銀子、兩匹馬。
玉柱大喜,以為“書中車馬多如簇、書中自有黃金屋”都應驗了,越發刻苦攻讀。
玉柱到了三十多歲,有人勸他該娶妻子了。
玉柱說:“‘書中自有顔如玉’,我還愁沒有漂亮的妻子嗎?”又過了兩三年,書裡仍沒出來個美女找他,大家都嘲諷他。
這時,民間謠傳天上的織女星私奔到了人間。
有人和玉柱開玩笑:“織女私逃,大概是為了你吧?”玉柱知道他們是在戲弄自己,也不答理。
一晚,讀《漢書》讀到第八卷,剛到一半的時候,見一個用紗剪成的美人夾在書頁中。
玉柱大驚道:“書中自有顔如玉,難道就是這個嗎?”心裡怅然若失。
他再細看看那紗剪的美人,眼睛眉毛栩栩如生,脊背上隐隐約約有行小字:“織女。
”玉柱十分驚異,天天把美人放到書上,反複觀賞,至于廢寝忘食。
一天,正在凝視着那紗美人,美人忽然彎彎腰起來了,坐在書上向他微笑。
玉柱驚駭萬分,忙拜倒在桌下。
美人坐起身,已變得有一尺多高。
玉柱更加驚疑,連連叩頭。
美人走下桌子,亭亭玉立,真是豔美無雙。
玉柱邊拜邊問:“你是什麼神仙?”美人笑着說:“我姓顔,叫如玉,你早就知道我了。
承蒙你天天盼着我,我如不來一次,恐怕千年之後沒人再相信古人的話了!”玉柱十分高興,便和她一塊睡了;但枕席上雖然親愛非常,玉柱并不懂男女間那事兒。
此後,玉柱每讀書,一定要那女子坐在一邊陪着。
女子勸他不要再讀了,玉柱不聽。
女子說:“你所以不能飛黃騰達,就是因為隻會死讀書罷了!試看那些科考中榜的人,有幾個是像你這樣讀書的?你不聽我的話,我就走了!”玉柱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