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邑有銀商甯泰,被盜殺于途,莫可追诘。會毛貨金飾,為甯所認,執赴公庭。毛訴所從來,官不信,械之。毛冤極不能自伸,惟求寬釋,請問諸狼。官遣兩役押入山,直抵狼穴。值狼未歸,及暮不至,三人遂反。至半途遇二狼,其一瘡痕猶在,毛識之,向揖而祝曰:“前蒙饋贈,今遂以此被屈。君不為我昭雪,回去搒掠死矣!”狼見毛被絷,怒奔隸。隸拔刀相向。狼以喙拄地大嗥;嗥兩三聲,山中百狼群集,圍旋隸。隸大窘。狼競前齧絷索,隸悟其意,解毛縛,狼乃俱去。歸述其狀,官異之,未遽釋毛。後數日,官出行。一狼銜敝履委道上。官過之,狼又銜履奔前置于道。官命收履,狼乃去。官歸,陰遣人訪履主。或傳某村有叢薪者,被二狼迫逐,銜其履而去。拘來認之,果其履也。遂疑殺甯者必薪,鞫之果然。蓋薪殺甯,取其巨金,衣底藏飾,未遑搜括,被狼銜去也。
昔一穩婆出歸,遇一狼阻道,牽衣若欲召之。乃從去,見雌狼方娩不下。妪為用力按捺,産下放歸。明日,狼銜鹿肉置其家以報之。可知此事從來多有。
在此以前,毛大福所在的縣裡有個叫甯泰的銀商,被人殺死在路上,兇手一直沒有抓獲。正好毛大福出售從狼那兒得來的金首飾,被甯家的人認出是甯泰之物,将他扭送到了縣衙。毛大福訴說了首飾的由來,縣官不信,将他嚴刑拷打。毛大福冤枉至極,無法申辯,隻得懇求縣官讓他去問問那匹狼。縣官便派兩個衙役,押着毛大福,進入山中,徑直去那個洞穴找狼。狼卻沒回來,等到天黑也不見蹤影,三人隻得返回。走到半路,迎面碰上兩匹狼,其中一匹頭上的瘡疤還在,毛大福一下子認了出來,便向它作揖說:“上次承蒙您贈我禮物,現在我因為那些禮物蒙冤受屈,您若不為我申辯昭雪,同去後我就被打死了!”狼見毛大福被綁着,憤怒地沖向衙役,衙役忙拔出刀抵擋。狼見狀,便用嘴巴拱着地,長聲嗥叫起來。剛叫了兩三聲,隻見從山中竄出了上百匹狼,轉着圈将衙役團團包皮圍起來。衙役受困,大為窘迫。有瘡疤的狼一躍上前,去咬捆着毛大幅的繩索。衙役明白了狼的用意,無可奈何地松開了毛大福,狼群才一起離去了。
回來後,衙役講述了經過,縣官深感驚異,但也沒有立即釋放毛夫福。過了幾天,縣官出巡,見一匹狼叼着隻破鞋,放在道上。縣官走了過去,狼又叼起鞋跑到前頭,重新放到地上。縣官很奇怪,命收起鞋子,狼才走了。返回後,縣官命人秘密訪查鞋子的失主。有人說某村有個打柴的,在山中被兩匹狼窮追不舍,将他的鞋子叼跑了。縣官将打柴的拘拿了來認鞋子,果然是他的。于是懷疑殺銀商甯泰的兇手定是此人,一審問,果然不錯。原來這個打柴的殺死了甯泰,搶劫了巨金,還沒來得及搜出甯泰藏在衣服裡的金首飾,便逃走了。結果首飾被狼叼了去,才發生了這件奇事。
從前,有個接生婆出門歸來,碰到一匹狼等在路上,拉住她的衣服,像要她跟着走。接生婆跟着狼走到一處地方,見一匹母狼正難産。接生婆為它用力按摩,直到小狼生下,狼才放她返回。第二天,狼叼來鹿肉放到接生婆家的院子裡以示報答。可見這類事是自古以來就多有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