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回 翟管家寄書尋女子 蔡狀元留飲借盤纏

首頁
    ,實為不稱。

    ”蔡狀元道:“賢公抱負不凡,雅望素著,休得自謙。

    ”叙畢禮話,請去花園卷棚内寬衣。

    蔡狀元辭道:“學生歸心匆匆,行舟在岸,就要回去。

    既見尊顔,又不遽舍,奈何奈何!”【張夾批:今人常套。

    】【繡像眉批:口角留連得妙】西門慶道:“蒙二公不棄蝸居,伏乞暫住文旆,少留一飯,以盡芹獻之情。

    ”蔡狀元道:“既是雅情,學生領命。

    ”一面脫去衣服,二人坐下。

    左右又換了一道茶上來。

    蔡狀元以目瞻顧因池台館,花木深秀,一望無際,心中大喜,極口稱羨道:“誠乃蓬瀛也!”于是擡過棋桌來下棋。

    西門慶道:“今日有兩個戲子在此伺候,以供宴賞。

    ”安進士道:“在那裡?何不令來一見?”不一時,四個戲子跪下磕頭。

    蔡狀元問道:“那兩個是生旦?叫甚名字?”内中一個答道:“小的妝生,叫苟子孝。

    那一個裝旦的叫周順。

    一個貼旦叫袁琰。

    那一個裝小生的叫胡 慥。

    ”安進士問:“你們是那裡子弟?”苟子孝道:“小的都是蘇州人。

    ”安進士道:“你等先妝扮了來,唱個我們聽。

    ”四個戲子下邊妝扮去了。

    西門慶令後邊取女衣钗梳與他,教書童也妝扮起來。

    【張旁批:上回馀文。

    】共三個旦、兩個生,在席上先唱《香囊記》。

    大廳正面設兩席,蔡狀元、安進士居上,西門慶下邊主位相陪。

    飲酒中間,唱了一折下來,安進士看見書童兒裝小旦,便道:“這個戲子是那裡的?”西門慶道:“此是小價書童。

    ”安進士叫上去,賞他酒吃,說道:“此子絕妙而無以加矣!”【張夾批:又為書童描寫。

    】蔡狀元又叫别的生旦過來,亦賞酒與他吃。

    因吩咐:“你唱個《朝元歌》‘花邊柳邊’。

    ”苟子孝答應,在旁拍手道:花邊柳邊,檐外晴絲卷。

    山前水前,馬上東風軟。

    自歎行蹤,有如蓬 轉,盼望家鄉留戀。

    雁杳魚沉,離愁滿懷誰與傳?日短北堂萱,空勞魂夢 牽。

    洛陽遙遠,幾時得上九重金殿?【張夾批:刺入宦海中人心目。

    】 唱完了,安進士問書童道:“你們可記的《玉環記》‘恩德浩無邊’?”書童答道:“此是《畫眉序》,小的記得。

    ”随唱道:恩德浩無邊,父母重逢感非淺。

    幸終身托與,又與姻緣。

    風雲會異日 飛騰,鸾鳳配今諧缱绻。

    料應夫婦非今世,前生種玉藍田。

    【張夾批:又刺入鳏夫心目。

    】 原來安進士杭州人,喜尚男風,見書童兒唱的好,拉着他手兒,兩個一遞一口吃酒。

    【張旁批:大亵官體。

    】良久,酒闌上來,西門慶陪他複遊花園,向卷棚内下棋。

    令小厮拿兩個桌盒,三十樣都是細巧果菜、鮮物下酒。

    蔡狀元道:“學生們初會,不當深擾潭府,天色晚了,告辭罷。

    ”西門慶道:“豈有此理。

    ”因問:“二公此回去,還到船上?”蔡狀元道:“暫借門外永福寺寄居。

    ”【張夾批:是欲留之語。

    】西門慶道:“如今就門外去也晚了。

    不如老先生把手下從者止留一二人答應,其餘都吩咐回去,明日來接,庶可兩盡其情。

    ”蔡狀元道:“賢公雖是愛客之意,其如過擾何!”當下二人一面吩咐手下,都回門外寺裡歇去,明日早拿馬來接。

    衆人應諾去了,不在話下。

     二人在卷棚内下了兩盤棋,子弟唱了兩折,恐天晚,西門慶與了賞錢,打發去了。

    止是書童一人,席前遞酒伏侍。

    看看吃至掌燈,二人出來更衣,蔡狀元拉西門慶說話:“學生此去回鄉省親,路費缺少。

    ”【張夾批:正意。

    】西門慶道:“不勞老先生吩咐。

    雲峰尊命,一定謹領。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