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回雖時複照應瓶兒,乃是點染,非真結也。
此回瓶兒已結,看其寫袁指揮家便見。
篇末寫風。
夫前酒令内寫風花雪月,但上半部寫花,寫月,寫雪,并未寫風。
今一寫風,而故園零落矣。
故特特寫風,非尋常泛寫也。
然而此書亦絕無一筆泛寫之筆。
此書以玉皇廟、永福寺作起結,而以報恩寺作關目。
今忽寫相國寺、黃龍寺,蓋為前後諸寺作點睛也。
寫何大監送飛魚衣,真是末世無禮之極。
寫朝散,止用十二象不牽而自走,便将朝散寫得活現,真是一筆勝人千萬筆。
上文參太尉,此回引奏。
一篇冠冕文字,偏又夾入瓶兒托夢,王經解饞,真是矯健不由人意料處。
上回已極力寫太尉,此回若再寫朝罷複參,便嚼臘矣。
故止用“知印拿印牌來”一照,便生動之極。
且随手收拾,止用“又過一夕”,“又挂了号,又辭了翟管家”,使上二回無數文字,三“又”宇一齊收拾幹淨,真是史中妙品。
朝見必用拜冬,又映瓶兒十月死期,又出改重和元年,映西門明年正月死期也。
又重和元年,直照開講“政和年間”四字,是一部書大照應、大起結處。
蓋政和叙起“熱”字,重和接寫“冷”字,一百回文書,固應有許多對峙關鍵也。
又春梅,下牛部書之樞紐也。
故必寫拜冬,一陌生而梅花之消息動矣,故下文即頻以玉箫吹之也。
自前回至此回,寫太尉,寫衆官,寫太監,寫朝房,寫朝儀,至篇末,忽一筆折入斜陽古道,野寺荒碑,轉盼有興衰之感,真令人悲涼不堪,眼淚盈把,然黃龍寺又寓言起風之源。
言西門精髓将枯,腎水已竭,不能生此肝水,血不聚而風生黃龍之府,四肢百骸,将枯朽不起矣。
故下文西門死,必雲相火燒身變出風來,蓋為此也。
泛泛觀之,烏知其寓意之妙!然則相國寺,又相火之寓名欤?僧名智雲可見。
寫設朝是一番筆意,散朝是一番筆意,總非小子輩所能夢見。
永福寺,衆人托生。
乃于此處先輕輕提出——袁指揮,真是雲外神龍忽露一爪,令人不可拟議其妙。
小院黃昏人憶别,淚痕點 點成紅血。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斷神驚,隻道芳魂絕。
夢破五更心欲 折,角聲吹落梅花月。
——右調《蝶戀花》 話說西門慶同何千戶回來,走到大街,何千戶就邀請西門慶到家一飯。
西門慶再三固辭。
何千戶令手下把馬環拉住,說道:“學生還有一事與長官商議。
”于是并辔同到宅前下馬。
贲四同擡盒迳往崔中書家去了。
原來何千戶盛陳酒筵在家等候。
進入廳上,但見獸炭焚燒,金爐香霭。
正中獨設一席,下邊一席相陪,旁邊東首又設一席。
皆盤堆異果,花插金瓶。
西門慶問道:“長官今日筵何客?”何千戶道:“家公公今日下班,敢屈長官一飯。
”西門慶道:“長官這等費心,就不是同僚之情。
”何千戶道:“家公公粗酌屈尊,長官休怪。
”一面看茶吃了。
西門慶請老公公拜見,何千戶道:“家公公便出來。
” 不一時,何太監從後邊出來,穿着綠絨蟒衣,冠帽皂鞋,寶石縧環。
西門慶展拜四拜:“請公公受禮。
”何大監不肯,說道:“使不的。
”
】西門慶道:“學生與天泉同寅晚輩,老公公齒德俱尊,又系中貴,自然該受禮。
”講了半日,何大監受了半禮,讓西門慶上坐,他主席相陪,何千戶旁坐。
西門慶道:“老公公,這個斷然使不得。
】同僚之間,豈可旁坐!老公公叔侄便罷了,學生使不的。
”何太監大喜道:“大人甚是知禮,罷罷,我閣老位兒旁坐罷,教做官的陪大人就是了。
”
】
】西門慶道:“這等,學生坐的也安。
”于是各照位坐下。
何太監道:“小的兒們,再燒了炭來。
】今日天氣甚是寒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