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六回 春梅嬌撒西門慶 畫童哭躲溫葵軒

首頁
    然,你不教爹兩下裡也難。

    【張夾批:此一句抵千百句。

    】待要往你這邊來,他又惱。

    ”【張夾批:此一句又抵千百句。

    】【繡像眉批:此一語足動金蓮。

    刺心語一兩言便了千古說法也。

    】金蓮道:“耶嚛,耶嚛!我拿甚麼比他?【繡像夾批:原是。

    】可是他說的,他是真材實料,正經夫妻,你我都是趁來的露水,能有多大湯水兒?比他的腳指頭兒也比不的兒。

    ”玉樓道:“你又說,我昨日不說的,一棒打三四個人。

    就是後婚老婆,也不是趁将來的,當初也有個三媒六證,難道隻恁就跟了往你家來!砍一枝,損百株,就是六姐惱了你,還有沒惱你的。

    有勢休要使盡,有話休要說盡。

    凡事看上顧下,留些兒防後才好。

    不管蜢蟲、螞蚱,一例都說着。

    對着他三位師父、郁大姐。

    人人有面,樹樹有皮,俺每臉上就沒些血兒?【張夾批:為後文别嫁地也。

    】他今日也覺不好意思的。

    【張夾批:妙人是能處天下事者,其能處在此。

    】隻是你不去,卻怎樣兒的?少不的逐日唇不離腮,還有一處兒。

    你快些把頭梳了,咱兩個一答兒到後邊去。

    ”那潘金蓮見他恁般說,尋思了半日,忍氣吞聲,【繡像眉批:可憐英雄失勢時,不知為此四字束縛多少。

    】鏡台前拿過抿鏡,隻抿了頭,戴上鬏髻,穿上衣裳,同玉樓徑到後邊上房來。

     玉樓掀開簾兒先進去,說道:“大娘,【張夾批:不稱姐姐,妙。

    】我怎的走了去就牽了他來!他不敢不來!”便道:“我兒,還不過來與你娘磕頭!”【張夾批:妙,真是天下無難事。

    】【繡像夾批:玉樓戲臉。

    】在旁邊便道:“親家,孩兒年幼,不識好歹,沖撞親家。

    高擡貴手,将就他罷,饒過這一遭兒。

    到明日再無禮,犯到親家手裡,随親家打,我老身也不敢說了。

    ”【張夾批:真是天下無難事。

    】【繡像夾批:戲臉。

    】那潘金蓮與月娘磕了四個頭,【張夾批:不還一禮,可想。

    】文龍旁批:然則還禮才是!】跳起來,趕着玉樓打道:“汗邪了你這麻淫婦,你又做我娘來了。

    ”連衆人都笑了,那月娘忍不住也笑了。

    【張夾批:一片做作,不覺透露。

    】【繡像夾批:好人。

    】玉樓道:“賊奴才,你見你主子與了你好臉兒,就抖毛兒打起老娘來了。

    ”【張夾批:總是以遊戲處之,真是處天下事,無一難者也。

    】【繡像眉批:雖谑語,然道着金蓮實病。

    】大妗子道:“你姐妹們笑開,恁歡喜歡喜卻不好?就是俺這姑娘一時間一言半語 咭咶你們,大家厮擡厮敬,盡讓一句兒就罷了。

    常言:'牡丹花兒雖好,還要綠葉扶持。

    '”月娘道:“他不言語,那個好說他?”金蓮道:“娘是個天,俺每是個地。

    【張夾批:兩句又咽住。

    】娘容了俺每,【張夾批:一句又咽住。

    】俺每骨秃叉着心裡。

    ”【張夾批:一句又咽住。

    】玉樓打了他肩背一下,說道:“我的兒,你這回才像老娘養的。

    且休要說嘴,俺每做了這一日話,也該你來助助忙兒。

    ”這金蓮便向炕上與玉樓裝定果盒,不在話下。

    【張夾批:一番大風波,一時便解。

    行文真如玉樓為人之妙。

    】 琴童讨将藥來,西門慶看了藥貼,就叫送進來與月娘、玉樓。

    月娘便問玉樓:“你也讨藥來?”玉樓道:“還是前日看根兒,下首裡隻是有些怪疼,我教他爹對任醫官說,稍帶兩服丸子藥來我吃。

    ”月娘道:“你還是前日空心掉了冷氣了,那裡管下寒的是!” 按下後邊。

    【張夾批:方知自“不憤”“含酸”一路寫至此方一歇手。

    夫不憤矣,含酸矣,乃一朝憤不過,酸不過而至于撒潑之後,惟有洗眼看他冷時也。

    故接一溫秀才之去,為冷熱消息一照。

    】卻說前廳宋禦史先到了,西門慶陪他在卷棚内坐。

    宋禦史深謝其爐鼎之事:“學生還當奉價。

    ”西門慶道:“奉送公祖,猶恐見卻,豈敢雲價。

    ”宋禦史道:“這等,何以克當?”一面又作揖緻謝。

    茶罷,因說起地方民情風俗一節,西門慶大略可否而答之。

    【張夾批:宋禦史該殺矣。

    】次問及有司官員,【張夾批:寫盡末世誤國之人。

    】西門慶道:“卑職隻知本府胡正堂民望素著,李知縣吏事克勤。

    其餘不知其詳,不敢妄說。

    ”【繡像眉批:黜陟賢否,朝廷矩典,乃咨及市井之人。

    甚矣,錢神可畏,而官箴可笑也。

    】宋禦史問道:“守備周秀曾與執事相交,為人卻也好不好?”西門慶道:“周總兵雖曆練老成,【張夾批:臭味不投。

    】還不如濟州荊都監,青年武舉出身,才勇兼備,公祖倒看他看。

    ”宋禦史道:“莫不是都監荊忠?執事何以相熟?”西門慶道:“他與我有一面之交,昨日遞了個手本與我,望乞公祖青盼一二。

    ”宋禦史道:“我也久聞他是個好将官。

    ”又問其次者,西門慶道:“卑職還有妻兄吳铠,見任本衙右所正千戶之職。

    昨日委管修義倉,例該升指揮,亦望公祖提拔,實卑職之沾恩惠也。

    ”宋禦史道:“既是令親,到明日類本之時,不但加升本等職級,我還保舉他見任管事。

    ”西門慶連忙作揖謝了,因把荊都監并吳大舅履曆手本遞上。

    宋禦史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