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娘俱令玉樓打發了孝裙束腰,後邊與堂客一同坐的。
鄭愛月兒看見李桂姐、吳銀姐都在這裡,便嗔他兩個不對他說:“我若知道爹沒了,有個不來的!你每好人兒,就不會我會兒去。
”又見月娘生了孩兒,說道:“娘一喜一憂。
惜乎爹隻是去世太早了些兒,你老人家有了主兒,也不愁。
”月娘俱打發了孝,留坐至晚方散。
到二月初三日,西門慶二七,玉皇廟吳道官十六衆道士,在家念經做法事。
那日衙門中何千戶作創,約會了劉、薛二内相,周守備、荊都統、張團練、雲指揮等數員武官,合着上了壇祭。
】月娘這裡請了喬大戶、吳大舅、應伯爵來陪待,李銘、吳惠兩個小優兒彈唱,卷棚管待去了。
俱不必細說。
到晚夕念經送亡。
月娘分付把李瓶兒靈床連影擡出去,一把火燒了。
将箱籠都搬到上房内堆放。
】奶子如意兒并迎春收在後邊答應,
】把繡春與了李嬌兒房内使喚。
】将李瓶兒那邊房門,一把鎖鎖了。
可憐正是:畫棟雕梁猶未幹,堂前不見癡心客。
】有詩為證:襄王台下水悠悠,一種相思兩樣愁。
月色不如人事改,夜深還到粉牆頭。
那時李銘
】日日假以孝堂助忙,暗暗教李嬌兒偷轉東西與他掖送到家,又來答應,常兩三夜不往家去,隻瞞過月娘一人眼目。
吳二舅又和李嬌兒舊有首尾,誰敢道個不字。
】初九日念了三七經,月娘出了暗房,四七就沒曾念經。
十二日,陳敬濟破了土回來。
二十日早發引,也有許多冥器紙劄,送殡之人
】終不似李瓶兒那時稠密。
臨棺材出門,也請了報恩寺朗僧官起棺,坐在轎上,捧的高高的,念了幾句偈文。
念畢,陳敬濟摔破紙盆,棺材起身,合家大小孝眷放聲号哭。
吳月娘坐魂轎,後面坐堂客上轎,都圍随材走,徑出南門外五裡原祖茔安厝。
陳敬濟備了一匹尺頭,請雲指揮點了神主,陰陽徐先生下了葬。
衆孝眷掩土畢。
】山頭祭桌,可憐通不上幾家,
】隻是吳大舅、喬大戶、何千戶、沈姨夫、韓姨夫與衆夥計五六處而已。
吳道官還留下十二衆道童回靈,安于上房明間正寝。
】陰陽灑掃已畢,打發衆親戚出門。
吳月娘等不免伴夫靈守孝。
一日暖了墓回來,答應班上排軍節級,各都告辭回衙門去了。
】西門慶五七,月娘請了薛姑子、王姑子、大師父、十二衆尼僧,在家誦經禮忏,超度夫主生天。
】吳大妗子并吳舜臣媳婦,都在家中相伴。
原來出殡之時,李桂卿同桂姐在山頭,悄悄對李嬌兒如此這般:“媽說,你摸量你手中沒甚細軟東西,不消隻顧在他家了。
你又沒兒女,守甚麼?教你一場嚷亂,登開了罷。
】昨日應二哥來說,
】如今大街坊張二官府,要破五百兩金銀,娶你做二房娘子,當家理紀。
你那裡便圖出身,你在這裡守到老死,也不怎麼。
你我院中人家,棄舊迎新為本,趨火附勢為強,不可錯過了時光。
”這李嬌兒聽記在心,過了西門慶五七之後,因風吹火,用力不多。
不想潘金蓮對孫雪娥說,出殡那日,在墳上看見李嬌兒與吳二舅在花園小房内,兩個說話來。
春梅孝堂中又親眼看見李嬌兒帳子後遞了一包東西與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