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回 韓愛姐路遇二搗鬼 普靜師幻度孝哥兒

首頁
    pan> 金戈抑日酬戰征,麒麟圖畫功為首。

     雁門關外秋風烈,鐵衣披張卧寒月。

     汗馬卒勤二十年,赢得斑斑鬓如雪。

     天子明見萬裡餘,幾番勞勣來旌書。

     肘懸金印大如鬥,無負堂堂七尺軀。

     有日,周仁押家眷車輛到于東昌。

    統制見了春梅、孫二娘、金哥、玉姐,衆丫鬟家小都到了,一路平安,心中大喜。

    就在統制府衙後廳居住。

    周仁悉把“東莊上請了二爺來宅内,同小的老子周忠看守宅舍”,說了一遍。

    周統制又問:“怎的李安不見?”春梅道:“又題甚李安?那厮我因他捉獲了張勝,好意賞了他兩件衣服,與他娘穿。

    他到晚夕巡風,進入後廳,把他二爺東莊上收的子粒銀--一包五十兩,放在明間卓上,偷的去了。

    幾番使伴當叫他,隻是推病不來。

    落後又使叫去,他躲的上青州原籍家去了。

    ”統制便道:“這厮我倒看他,原來這等無恩!等我慢慢差人拿他去。

    ”【張夾批:如此結李安,真是神龍出沒。

    】這春梅也不題起韓愛姐之事。

     過了幾日,春梅見統制日逐理論軍情,幹朝廷國務,焦心勞思,日中尚未暇食,至于房帏色欲之事,久不沾身。

    因見老家人周忠次子周義,【張夾批:野渡無人,忽逢義舟,逢是沉溺之數矣。

    】年十九歲,生的眉清目秀,眉來眼去,兩個暗地私通,就勾搭了。

    【繡像眉批:以統制之忠赤而受春梅淫穢之步,謂有天理欤?然而此等事,世間正少。

    】朝朝暮暮,兩個在房中下棋飲酒,隻瞞過統制一人不知。

     一日,不想北國大金皇帝滅了遼國。

    又見東京欽宗皇帝登基,集大勢番兵,分兩路寇亂中原。

    大元帥粘沒喝,領十萬人馬,出山西太原府井陉道,來搶東京;副帥斡離不由檀州來搶高陽關。

    邊兵抵擋不住,慌了兵部尚書李綱、大将種師道,星夜火牌羽書,分調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關東、陝西分六路統制人馬,各依要地,防守截殺。

    那時陝西劉延慶領延綏之兵,關東王禀領汾绛之兵,河北王煥領魏搏之兵,河南辛興宗領彰德之兵,山西楊惟忠領澤潞之兵,山東周秀領青兖之兵。

    【張夾批:六路寫得一時洶湧之甚。

    】 卻說周統制,見大勢番兵來搶邊界,兵部羽書火牌星火來,連忙整率人馬,全裝披挂,兼道進兵。

    比及哨馬到高陽關上,金國幹離不的人馬,已搶進關來,殺死人馬無數。

    正值五月初旬,黃沙四起,大風迷目。

    統制提兵進趕,不防被幹離不兜馬反攻,沒鞦一箭,正射中咽喉,随馬而死。

    衆番将就用鈎索搭去,被這邊将士向前僅搶屍首,馬戴而遠,所傷軍兵無數。

    可憐周統制一旦陣亡,亡年四十七歲。

    【張夾批:與西門死的不同。

    】正是:于家為國忠良将,【張旁批:為戰場一哭。

    】不辯賢愚血染沙。

     古人意不盡,作詩一首,以歎之曰:勝敗兵家不可期,安危端自命為之。

     出師未捷身先喪,落日江流不勝悲。

     巡撫張叔夜,見統制沒于陣上,連忙鳴金收軍,查點折傷士卒,退守東昌。

    星夜奏朝廷,不在話下。

    部下士卒,載屍首還到東昌府。

    春梅合家大小,号哭動天,合棺木盛殓,交割了兵符印信。

    【張夾批:又一段凄涼。

    】一日,春梅與家人周仁,發喪載靈柩歸清河縣不題。

     話分兩頭。

    單表葛翠屏與韓愛姐,自從春梅去後,兩個在家清茶淡飯,守節持貞,過其日月。

    正值春盡夏初天氣,景物鮮明,日長針指困倦。

    姊妹二人閑中徐步,到西書院花亭上。

    見百花盛開,莺啼燕語,觸景傷情。

    葛翠屏心還坦然,這韓愛姐,一心隻想念陳敬濟,凡事無情無緒,睹物傷悲,不覺潸然淚下。

    【繡像眉批:聖人雲:或安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則一,翠屏、愛姐之謂也。

    然傳中于愛姐收拾獨詳,豈亦有取于其勉強而之于自然欤?所謂放下屠刀,立地證佛,信然,信然。

    】姊妹二人正在悲凄之際,隻見二爺周宣,走來勸道:“你姊妹兩個少要煩惱,須索解歎。

    我連日做得夢,有些不吉。

    夢見一張弓挂在旗竿上,旗竿折了,不知是兇是吉?”【張夾批:必用二爺夢,又映二搗鬼。

    】韓愛姐道:“倒隻怕老爺邊上,有些說話。

    ”正在猶疑之間,忽見家人周仁,挂着一身孝,慌慌張張走來,報道:“禍事,老爺如此這般,五月初七日,在邊關上陣亡了!大奶奶、二奶奶家眷,載着靈車都來了。

    ”慌了二爺周宣,【張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