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六十四章 金烏被樹困 (第1/5頁)

在臺面上來說,很少有讀書人敢說公然不遵律條。

尤其在王朝盛世的時候。

只要不是末年,他們明面上遵守律條。

因為他們不遵守,又怎麼要求別人了?

而律條是保護他們身家性命最好的工具。

但是他們往往沒有這個覺悟。

實際上,他們會利用百姓不識字,看不懂朝廷公文,張貼的告示,看不懂那些訴狀,進行曲解。

所以朝廷一有什麼變動,這些人就進行曲解,向對自己有利的說,就對下面的小民來說是一場浩劫。

這也是為什麼王朝到了中期,不改革是等死,改革就是找死的緣故。

聞人升對此心知肚明。

而他就要在洪荒中,建立自己真正的道。

律條之道。

讓真正的律條深入人心。

等到將來,別說是仙人,妖魔鬼怪,神聖仙佛,即便是聖人、鴻鈞,違背了律條,也要跌落尊位。

當然聖人是智慧的。

他們很容易明白,這些律條是約束,但又是極大的保護。

所以他們不會明著違背,而會繞圈子。

就像原著中,即便強如女媧,也不會一雷直接打死帝辛一樣。

而要先壞他的天數氣運。

不然的話,因果糾纏業力上身,就會大壞她自己的尊位。

越是聖人,越明白天道的無情與威力。

相反,那些小妖魔鬼怪,則是毫不在乎這點,因為它們看不懂天道,也不明白因果報應的由來。

所以就有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對百姓來說,最怕的不是聖人,而是門口的妖精。

聞人升深知這點。

就像那封建皇帝的所為,真正直接危害到百姓的,也就是那幾個奇葩。

比如楊廣,楊廣,還是楊廣……

而在律條執行上,

那些底層小吏會利用自己手中一點點權力,對底層人進行直接勒索。

將人逼死。

吃完了原告吃被告。

因此在正常情況下,大家即便是打死人也不會告到衙門去。

都是內部消化。

是在宗族內部消化。

隨便找一個替死鬼,或者冤枉一個人,這都是可以想象的。

聞人升想到這裡,就知道以後該怎麼做了。

從最細微處著手。

就像那幾次成功改革,都是高度重視細節,從小處一點點做起,然後複製開來,才能成功。

主要還是因為那個小吏,直接掌握著執行權。

而現在,聞人升設定的是讓神秘之樹根據眾人真實想法,去處置。

所以封建社會雖然有律條,但是卻沒有辦法執行。

沒有辦法完全正常履行。

唯一一個做到的可能就是秦朝。

可是秦朝也有問題,那法太惡。

太苛。

太勞累百姓,還是那句話,那法只苛刻對待百姓,不對待君王。

像這些問題就是最簡單的。

比如頒佈今年要徵多少稅。

可是真的按照這個稅徵收嗎?

如果真是那樣徵收,根本沒有多少負擔。

然而他們徵完稅之後,他們又根據自己衙門的需要,還有百姓的承受力,繼續找名目徵收。

他有什麼律條可以依靠嗎?

他沒有律條可依。

所以說正常情況下,一個封建王朝完美執行,其實能堅持到一千年的。

因為西方很多帝國都是千年的。

奧斯曼都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