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康熙除鰲拜 (第1/2頁)

【黨爭的基礎在於利益集團的對立,是不可能消除的。

前期發展沒有什麼公開化黨爭,後期社會矛盾突顯才會放大這些,所以主要就是平衡做的好。

而密摺制度本質是互相檢舉的特務政治,有用但是不是那麼有用,皇帝強勢還行。

至於秘密立儲其實就是雍正自己不太順,皇帝選誰其實大家都有數。】

【】不管權力如何集中,到了王朝末期,各種問依然會出現。

你說沒權臣,多爾袞都能讓順治真的就叫爹。

其他權臣只是皇帝以父事之,而多爾袞是直接就真的當順治爹了。

你說沒後宮干政,慈禧也有話說的。你說沒地方割據,就太平天國之後,湘軍勢力不強?

李鴻章的淮軍勢力,朝廷一根針都扎不進去,不然為什麼說北洋海軍是李鴻章一人的部隊?

不然為什麼說甲午海戰就是李鴻章在對抗日本?

更何況到了八國聯軍時期,出現了更為嚴重的東南互保,完全宣佈了大清已經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

所以集權也就只能在和平時期集權,到了亂世該幹嘛還是得幹嘛。】

……

清朝。

康熙皇帝本來看著影片,神色還頗為舒暢。

因為清朝解決了其他朝代都沒解決的問題,就讓他頗為的自豪。

實際上在政治設計上面,清朝的確是將前朝的所有問題都集中起來,在制度層面進行了解決。

所以清朝實際上是很難出現太監干政的,甚至於外戚也幾乎沒有什麼強大的。

可說到權臣,康熙皇帝就有些臉色不好看了。

因為現在他剛剛即位不久,卻處處受到鰲拜的節制。

在他看來,鰲拜是妥妥的權臣!

這個時候,康熙皇帝也動了想要除掉鰲拜的心思。

然而鰲拜在朝廷中的勢力根深蒂固,不僅手握軍權,還與朝中許多大臣結成黨羽。

康熙皇帝深知,要除掉鰲拜並非易事,必須謹慎行事。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康熙皇帝決定先從削弱鰲拜的勢力入手。

他暗中提拔了一些對鰲拜不滿的官員,並逐步將他們安排到重要的職位上。

同時他還與大臣們頻繁接觸,瞭解他們的想法和立場,試圖尋找更多的盟友。

在這個過程中,康熙皇帝也意識到,要徹底剷除鰲拜,必須找到一個合適的時機。

他決定等待一個鰲拜放鬆警惕的機會,然後發動突然襲擊,將其一舉拿下。

只是鰲拜本人武力強悍,如何拿下還需要細細思量。

這時候,康熙喊來了索額圖,開口道:"索額圖,鰲拜欺上瞞下,專政擅權,欺君罔上,朕欲除掉鰲拜!"

索額圖聞言,心中一驚,隨即冷靜下來。

他知道康熙皇帝此言並非空穴來風,鰲拜的權勢確實已經威脅到了皇權。

可鰲拜的勢力盤根錯節,要除掉他並非易事。

索額圖沉思片刻,然後開口道:“皇上,鰲拜專政擅權已久,若要除掉他,確實需要謹慎行事。"

"臣以為,當務之急是收集鰲拜的罪證,揭露他的罪行。"

"如此,方能在朝中引起公憤,讓眾臣看清他的真面目。”

康熙皇帝點點頭,表示贊同:“愛卿所言極是,朕也正有此意。"

"只是鰲拜老奸巨猾,要收集他的罪證並非易事。”

索額圖微微一笑,道:“皇上,臣有一計,可讓鰲拜自露馬腳。”

康熙皇帝眼前一亮,道:“愛卿快快說來。”

索額圖道:“皇上可假意示弱,示好於鰲拜,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