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立儲的煩惱 (第1/2頁)

唐朝。

李世民這個時候,也在因為如何立儲一事,而顯得有一些發愁。

要知道立儲一事事關國本,要是稍有不慎,那絕對是要出大問題的。

畢竟李世民自己當年就是因為不滿皇位要傳給自己的大哥,所以才發動玄武門事變。

然而他發動玄武門事變,卻一點也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們也和他一樣,與親兄弟刀劍相向。

所以如何立儲,讓誰來繼承大統,就無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實際上大唐之前有過自己的太子,那就是李承乾。

李承乾身為太子,起初備受父親李世民的器重。

只不過他天生腿部殘疾,再加上行事作風殘酷無情,所以逐漸失去了父親的寵愛。

也因此李承乾被廢了太子之位。

如今魏王李泰,晉王李治都覬覦皇位,也不敢隨便的立太子,害怕引來更大的矛盾。

猶豫了片刻,李世民對身邊的太監開口道:"去幫我把魏徵喊來。"

魏徵聽到皇帝的召見,立刻趕到了大殿。李世民看著這位忠誠的臣子,心中充滿了信任。

他深知魏徵的剛正不阿,在立儲大事上,他的意見至關重要。

李世民緩緩開口:“魏徵,如今立儲一事,朕甚是困擾。"

"魏王李泰和晉王李治皆有可能,但朕擔心貿然立儲會引發兄弟之爭,重蹈覆轍。"

"你有什麼看法?”

魏徵微微躬身,深思熟慮後回答:“陛下,立儲之事確實事關重大。"

"以臣之見,立儲應當以德為先,能力次之。"

"太子之位,應擇賢而立,而非因寵愛而隨意決定。”

李世民點點頭,繼續問道:“那以你之見,魏王李泰和晉王李治,誰更為賢能?”

魏徵坦誠相告:“回陛下,李泰才思敏捷,但性格跋扈,容易引人嫉妒。"

"李治則較為寬厚,善待臣民,更為賢德。"

"臣以為,李治更為適合繼承皇位。”

李世民眉頭微皺,心中暗自思忖。

他深知魏徵所言不虛,但李泰畢竟是皇后所出,如此一來,朝中恐生波瀾。

猶豫片刻,李世民卻始終下不了決心。

猶豫片刻,他有些為難的開口道:"這還需要再仔細的思考一下,恐怕一時之間下不了決定。"

聽到了這話,魏徵搖了搖頭,然後認真的開口說道:"陛下應該知道秘密立儲制度吧?"

魏徵的話彷彿在李世民的心頭投下了一塊重石,激起了陣陣漣漪。

秘密立儲制度,他自然是知曉的,那是將繼承權的決定藏於深宮之中,直至適當的時機揭曉。

但這樣的決策需要極高的智慧與遠見,一旦失誤,便是滔天巨浪。

“秘密立儲……"

李世民沉吟著,眼中掠過一絲明悟:“你是說,在暗中觀察二人的表現,再做最終決定?”

魏徵微微頷首,目光堅定:“正是如此,陛下。"

"時間會證明一切,而賢者自顯。”

李世民緩緩站起,身姿挺拔如松,他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的皇宮景緻,心中的波瀾逐漸平息。

他知道,魏徵的策略雖好,但執行起來卻需極為謹慎。

朝堂上的爭鬥,後宮的算計,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

過了許久,李世民轉身,目光如炬:“好,便依你所言,秘密立儲。"

"但這訊息必須嚴格保密,除了你我之外,不能有第三人知曉。”

魏徵深深一拜:“陛下聖明。”

於是一場關乎帝國未來的博弈悄然展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