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權力使人遺忘初心 (第1/2頁)

京城的夜空被焰火染成了璀璨的金橙色,每一朵煙火的綻放都伴隨著人們的歡呼聲。

蔡京站在城樓之上,望著下方的人群,心中卻是五味雜陳。

他知道,這些歡慶的人們並不明白,真正的戰爭從未遠離,它如同一頭沉睡的巨獸,隨時都有可能驚醒,再次吞噬這片土地。

在和平談判的日子裡,蔡京的心思並沒有放鬆。

他深知遼國的野心不會因為一紙協議就煙消雲散。

他在朝堂上提出了加強邊防、訓練新軍的提案,並且親自監督實施。

只有強大的國力,才能保證國家的未來。

可朝中的權力鬥爭並未因為戰事的平息而減弱。

有人開始嫉妒蔡京的聲望和權力,暗中結黨營私,試圖削弱他的影響力。

蔡京雖然心知肚明,但他更清楚,若是在這個時候內鬥,只會讓遼國有機可乘。

因此他選擇了隱忍,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國家的治理和軍備的提升上。

就在這時,遼國果然如蔡京所料,撕毀了和平協議,再次發動了突襲。

這一次,他們的攻勢更加狂猛,顯然是做足了準備。

蔡京接到訊息後,沒有絲毫猶豫,立即召集了他的謀士和將領,部署應對策略。

戰鼓再次敲響,宋軍計程車兵在蔡京的帶領下,迎戰遼軍的挑戰。

戰場上,刀劍無眼,生命如草芥般輕易倒下。

蔡京身披鎧甲,手持長劍,親自衝鋒在前。

他的眼中沒有恐懼,只有堅定和決絕。他知道,這一戰關係到宋朝的未來,他不能有絲毫的退縮。

戰鬥持續了數日數夜,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但最終,在蔡京的英勇指揮下,宋軍再次擊退了遼軍的進攻。

這場勝利,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勝利,更是精神上的勝利。

它讓所有的宋國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己的國家可以如此堅強和勇敢。

戰後,蔡京沒有選擇繼續追擊遼國,而是回到了京城,繼續他的改革之路。

真正的強大不僅僅來自於軍隊的勝利,更來自於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

他開始著手改善農業政策,鼓勵商貿發展,提高教育水平,讓整個國家逐步走向繁榮。

歲月如梭,轉眼間數年過去。

在這期間,遼國雖然仍舊不斷騷擾邊疆,但再也沒有能力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宋朝的國力日益強盛,人民的生活也逐漸改善。

蔡京的名字成為了傳奇,他的故事在茶館、街頭巷尾被人們傳唱。

伴隨著他的威望越來越高,與之相對應的,蔡京的權力也越來越重。

而他本人,也藉著這個機會開始架空皇帝,想要獲取更大的利益。

發現了蔡京越來越脫離掌控,宋徽宗的內心也變得有些著急起來。

他可以允許蔡京是一個權臣,也可以允許蔡京是一位奸臣,甚至蔡京去結黨營私也好,或者是貪汙腐敗也罷,這都在他容許的範圍之內。

可是宋徽宗唯獨忍受不了的,那就是蔡京脫離了他的掌控。

因為以蔡京的手段和權謀,宋徽宗還真怕有一天這大宋江山易了主。

這一日,他再也壓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恐懼感,於是叫人喊來了梁師成。

梁師成是宋徽宗最寵信的太監之一,這種隱秘之事他也只能說給對方聽。

"最近蔡京越來越過分了,朕昨日召見他,可是他見了朕卻不行禮,可見蔡京心中,已經沒有朕這個皇上了。"

梁師成聞言,臉色微變,他知道皇上的不滿已經到了極點。

他低頭沉思片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