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3章 滲透小隊 (第1/2頁)

第3203章 滲透小隊

他們在這片小樹林裡一直等到了晚上。廣場上那些勞工已經被帶回,四下顯得空曠了許多,只有一些執勤的軍警在附近往來。

但是人都有惰性,除非形勢緊張或是為某事被上級“盯上”,否則巡邏隊遊晃到責任區邊界的時候,多半都已經心不在焉,腦袋裡想的不是要趕回去開飯,就是回到營區卸下裝備吸根菸,某些紀律比較鬆弛的部隊甚至可能在中途就折了回去,找個安全的地方摸魚去了。

而且就算機動巡邏隊的路線每天都會更動,但是多半不會離開道路或是其他固定的路線,畢竟不太會有人喜歡在草叢或是樹林裡鑽來鑽去。因此,只要滲透部隊小心行事,避開所有偵察到的已知警戒位置,並且隨時留意周圍情況的話,多半還能安全行進。

林銳帶著弟兄們一路回到了聯邦辦公區,然後分頭行事。擅長單人潛入和情報蒐集的謝爾蓋,向著聯邦軍部大樓摸過去。而其他人跟著林銳繼續深入,在秘社總部的外圍停下,開始重點觀察周圍的固定哨位和流動巡邏隊的行動情況。

由於保持行蹤隱蔽是他們的先決條件,因此林銳等人為了避免被發現還是花了不少功夫。他們渾身都是黑色的作戰服,在夜間是很好的偽裝色,當然偽裝除了單純的顏色之外,更重要的是破壞外形輪廓。在自然環境中,單純的直線和金屬反光就代表了人造物體,人員身上的裝備也要捆綁牢靠,不能帶有發出聲響的東西,另外也不能留下明顯的足跡,否則一旦遭到衛戍部隊尾隨而至,就會變成要命的線索。

林銳等人採用的是英軍特種空勤團SAS常用的辦法,在軍靴底上捆紮麻袋,除了能讓足跡模糊一團之外,還可以使足音變小。一群人跟著林銳來到了秘社總部外圍,之前林銳懷疑是雷區的位置。

雖然現在各種新式探雷裝置紛紛出籠,但是根據經驗,在穿過雷區的時候最可靠的探雷裝置是探雷棒和人的雙手。

為避免一顆地雷同時把整個隊伍當場報銷,林銳讓隊員之間保持一定距離,同時後面的隊員應該緊跟前面的戰友留下的痕跡前進。作為打頭陣的尖兵,香腸必須要非常小心地用探雷棒試探感覺地面下是否有異狀,一旦有動靜就要打手勢讓隊伍暫停前進。接下來就是標示出地雷的位置並且繞過去,出於安全考慮,林銳不讓輕易去動手拆除地雷引信。

現代的地雷的引信越來越詭詐,越來越多的反坦克雷或者人員殺傷雷具有防拆卸設計,加上時間限制,遇到任何地雷或者詭雷都以能繞過就繞過為處理原則。但是香腸卻沒有發現有地雷。林銳暗自納悶,難道又是虛驚一場?這不太可能,否則為什麼白天的巡邏隊都有意避開這個區域?

就在他懷疑自己判斷的時候,香腸找到了另一個麻煩,一種絆髮式照明彈。

雖然說這東西不會置人於死地,但是一顆高掛在天空的照明彈,卻會使整個潛入隊伍陷入危險。好在香腸經驗豐富,在行進的時候一直注意腳下有沒有可疑的絆線觸發裝置。

看著香腸發現的這個絆髮式照明彈,林銳也心有餘悸,低聲道,“都給我仔細點,如果一時不小心,真讓照明彈打上天的話,所有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原地保持低姿勢靜止不動,並閉上雙眼儲存夜間視線,以免吸引敵軍防衛哨兵的注意,因為哨兵的眼睛對會動的東西最敏感。

當照明彈熄滅以後,被照明彈吸引而來的敵軍衛戍部隊會因為注視強光而暫時失去夜視能力,這時候保有夜視能力的隊員就可以迅速尋求掩蔽或撤退。不過這樣一來,我們就等於是徹底暴露了。”

香腸在前面又發現了一處絆髮式照明彈,他低聲道,“佈置這些的應該是個行家,絆線的位置很講究。一般說來在訓練教範中要求的低絆線觸發裝置的設定,高度多半是在距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