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首頁
    往那裡去赴會,等老孫跟他走走。

    ”好行者,将身幌一幌,變作一陣清風趕上,随着同走。

    不多時,到了一座山中,那牛王寂然不見。

    大聖聚了原身,入山尋看,那山中有一面清水深潭,潭邊有一座石碣,碣上有六個大字,乃“亂石山碧波潭”。

    大聖暗想道:“老牛斷然下水去了。

    水底之精,若不是蛟精,必是龍精魚精,或是龜鼈鼋鼍之精,等老孫也下去看看。

     好大聖,撚着訣,念個咒語,搖身一變,變作一個螃蟹,不大不小的,有三十六斤重,撲的跳在水中,徑沉潭底。

    忽見一座玲珑剔透的牌樓,樓下拴着那個辟水金睛獸,進牌樓裡面,卻就沒水。

    大聖爬進去,仔細看時,隻見那壁廂一派音樂之聲,但見—— 朱宮貝阙,與世不殊。

    黃金為屋瓦,白玉作門樞。

    屏開玳瑁甲,檻砌珊瑚珠。

    祥雲瑞藹輝蓮座,上接三光下八衢。

    非是天宮并海藏,果然此處賽蓬壺。

    高堂設宴羅賓主,大小官員冠冕珠。

    忙呼玉女捧牙郤,催喚仙娥調律呂。

    長鲸鳴,巨蟹舞,鼈吹笙,鼍擊鼓,骊颔之珠照樽俎。

    鳥篆之文列翠屏,蝦須之簾挂廊庑。

    八音疊奏雜仙韶,宮商響徹遏雲霄。

    青頭鲈妓撫瑤瑟,紅眼馬郎品玉箫。

    鳜婆頂獻香獐脯,龍女頭簪金鳳翹。

    吃的是,天廚八寶珍羞味;飲的是,紫府瓊漿熟醞醪。

     那上面坐的是牛魔王,左右有三四個蛟精,前面坐着一個老龍精,兩邊乃龍子龍孫龍婆龍女。

    正在那裡觥籌交錯之際,孫大聖一直走将上去,被老龍看見,即命:“拿下那個野蟹來!”龍子龍孫一擁上前,把大聖拿住。

    大聖忽作人言,隻叫:“饒命,饒命!”老龍道:“你是那裡來的野蟹?怎麼敢上廳堂,在尊客之前,橫行亂走?快早供來,免汝死罪!”好大聖,假捏虛言,對衆供道:—— 生自湖中為活,傍崖作窟權居。

    蓋因日久得身舒,官受橫行介士。

     踏草拖泥落索,從來未習行儀。

    不知法度冒王威,伏望尊慈恕罪!” 座上衆精聞言,都拱身對老龍作禮道:“蟹介士初入瑤宮,不知王禮,望尊公饒他去罷。

    ”老龍稱謝了。

    衆精即教:“放了那厮,且記打,外面伺候。

    ”大聖應了一聲,往外逃命,徑至牌樓之下,心中暗想道:“這牛王在此貪杯,那裡等得他散?就是散了,也不肯借扇與我。

    不如偷了他的金睛獸,變做牛魔王,去哄那羅刹女,騙他扇子,送我師父過山為妙。

    ” 好大聖,即現本象,将金睛獸解了缰繩,撲一把跨上雕鞍,徑直騎出水底。

    到于潭外,将身變作牛王模樣,打着獸,縱着雲,不多時,已至翠雲山芭蕉洞口,叫聲:“開門!”那洞門裡有兩個女童,聞得聲音開了門,看見是牛魔王嘴臉,即入報:“奶奶,爺爺來家了。

    ”那羅刹聽言,忙整雲鬟,急移蓮步,出門迎接。

    這大聖下雕鞍,牽進金睛獸;弄大膽,诓騙女佳人。

    羅刹女肉眼,認他不出,即攜手而入。

    着丫鬟設座看茶,一家子見是主公,無不敬謹。

    須臾間,叙及寒溫。

    “牛王”道:“夫人久闊。

    ”羅刹道:“大王萬福。

    ”又雲:“大王寵幸新婚,抛撇奴家,今日是那陣風兒吹你來的?’大聖笑道:“非敢抛撇,隻因玉面公主招後,家事繁冗,朋友多顧,是以稽留在外,卻也又治得一個家當了。

    ”又道:“近聞悟空那厮保唐僧,将近火焰山界,恐他來問你借扇子。

    我恨那厮害子之仇未報,但來時,可差人報我,等我拿他,分屍萬段,以雪我夫妻之恨。

    ”羅刹聞言,滴淚告道:“大王,常言說,男兒無婦财無主,女子無夫身無主。

    我的性命,險些兒不着這猢狲害了!”大聖聽得,故意發怒罵道:“那潑猴幾時過去了?”羅刹道:“還未去,昨日到我這裡借扇子,我因他害孩兒之故,披挂了輪寶劍出門,就砍那猢狲。

    他忍着疼,叫我做嫂嫂,說大王曾與他結義。

    ”大聖道:“是五百年前曾拜為七兄弟。

    ”羅刹道:“被我罵也不敢回言,砍也不敢動手,後被我一扇子扇去。

    不知在那裡尋得個定風法兒,今早又在門外叫喚。

    是我又使扇扇,莫想得動。

    急輪劍砍時,他就不讓我了。

    我怕他棒重,就走入洞裡,緊關上門。

    不知他又從何處,鑽在我肚腹之内,險被他害了性命!是我叫他幾聲叔叔,将扇與他去也。

    ”大聖又假意捶胸道:“可惜,可惜!夫人錯了,怎麼就把這寶貝與那猢狲?惱殺我也!”羅刹笑道:“大王息怒。

    與他的是假扇,但哄他去了。

    ”大聖問:“真扇在于何處?”羅刹道:“放心,放心!我收着哩。

    ”叫丫鬟整酒接風賀喜,遂擎杯奉上道:“大王,燕爾新婚,千萬莫忘結發,且吃一杯鄉中之水。

    ”大聖不敢不接,隻得笑吟吟,舉觞在手道:“夫人先飽,我因圖治外産,久别夫人,早晚蒙護守家門,權為酬謝。

    ”羅刹複接杯斟起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