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長曰:“兄自疑心語失。
劉荊州并無嗔責之意。
外人之言,未可輕信。
襄陽離此不遠,若不去,則荊州反生疑矣。
”玄德曰:“雲長之言是也。
”張飛曰:“筵無好筵,會無好會,不如休去。
”趙雲曰:“某将馬步軍三百人同往,可保主公無事。
”玄德曰:“如此甚好。
”
遂與趙雲即日赴襄陽。
蔡瑁出郭迎接,意甚謙謹。
随後劉琦、劉琮二子,引一班文武官僚出迎。
玄德見二公子俱在,并不疑忌。
是日請玄德于館舍暫歇。
趙雲引三百軍圍遶保護。
雲披甲挂劍,行坐不離左右。
劉琦告玄德曰:“父親氣疾作。
不能行動,特請叔父待客,撫勸各處守收之官。
”玄德曰:“吾本不敢當此,既有兄命,不敢不從。
”次日,人報九郡四十二州官員,俱已到齊。
蔡瑁預請蒯越計議曰:“劉備世之枭雄,久留于此,後必為害;可就今日除之。
”越曰:“恐失士民之望。
”瑁曰:“吾已密領劉荊州言語在此。
”越曰:“既如此,可預作準備。
”瑁曰:“東門岘山大路,已使吾弟蔡和引軍守把;南門外已使蔡中守把;北門外已使蔡勳守把;止有西門不必守把,前有檀溪阻隔,雖有數萬之衆,不易過也。
”越曰:“吾見趙雲行坐不離玄德,恐難下手。
”瑁曰:“吾伏五百軍在城内準備。
”越曰:“可使文聘、王威二人另設一席于外廳,以待武将。
先請住趙雲,然後可行事。
”瑁從其言。
當日殺牛宰馬,大張筵席。
玄德乘的盧馬至州衙,命牽入後園擐系。
衆官皆至堂中。
玄德主席,二公子兩邊分坐,其餘各依次而坐。
趙雲帶劍立于玄德之側。
文聘、王威入請趙雲赴席。
雲推辭不去。
玄德令雲就席,雲勉強應命而出。
蔡瑁在外收拾得鐵桶相似,将玄德帶來三百軍,都遣歸館舍,隻待半酣,号起下手。
酒至三巡,伊籍起把盞,至玄德前,以目視玄德,低聲謂曰:“請更衣。
”玄德會意,即起如廁,伊籍把盞畢,疾入後園,接着玄德,附耳報曰:“蔡瑁設計害君,城外東、南、北三處,皆有軍馬守把。
惟西門可走,公宜速逃。
”玄德大驚,急解的盧馬,開後園門牽出,飛身上馬,不顧從者,匹馬望西門而走。
門吏問之,玄德不答,加鞭而出。
門吏當之不住,飛報蔡瑁。
瑁即上馬,引五百軍随後追趕。
卻說玄德撞出西門,行無數裡,前有一大溪,攔住去路,那檀溪闊數丈,水通湘江,其波甚緊。
玄德到溪邊,見不可渡,勒馬再回,遙望城西塵頭大起,追兵将至。
玄德曰:“今番死矣!”遂回馬到溪邊。
回頭看時,追兵已近。
玄德着慌,縱馬下溪。
行不數步,馬前蹄忽陷,浸濕衣袍。
玄德乃加鞭大呼曰:“的盧,的盧!今日妨吾!”言畢,那馬忽從水中湧身而起,一躍三丈,飛上西岸。
玄德如從雲霧中起。
後來,蘇學士有古風一篇,單詠劉玄德躍馬檀溪事。
詩曰:
老去花殘春日暮,宦遊偶至檀溪路;停骖遙望獨徘徊,眼前零落飄紅絮。
暗想鹹陽火德衰,龍争虎鬥交相持。
襄陽會上王孫飲,坐中玄德身将危。
最後的莫希幹人
逃生獨出西門道,背後追兵複将到。
一川煙水漲檀溪,急叱征騎往前跳。
馬蹄踏碎青玻璃,天風響處金鞭揮。
耳畔但聞千騎走、波中忽見雙龍飛。
西川獨霸真英主,坐下龍駒兩相遇。
檀溪溪水自東流、龍駒英主今何處?
臨流三歎心欲酸,斜陽寂寂照空山。
三分鼎足渾如夢,蹤迹空留在世間。
玄德躍過溪西,顧望東岸。
蔡瑁已引軍趕到溪邊,大叫:“使君何故逃席而去?”玄德曰:“吾與汝無仇,何故欲相害?”瑁曰:“吾并無此心。
使君休聽人言。
”玄德見瑁手将拈弓取箭,乃急撥馬望西南而去。
瑁謂左右曰:“是何神助也?”方欲收軍回城,隻見西門内趙雲引三百軍趕來。
正是:
躍去龍駒能救主,追來虎将欲誅仇。
未知蔡瑁性命如何,且聽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