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紀一百七十四∷起昭陽赤奮若正月,盡柔兆執徐七月,凡三年有奇。
○理宗建道備德大功複興烈文仁武明聖安孝皇帝
寶祐元年蒙古憲宗三年
春,正月,庚寅,诏以建安郡王孜為皇子,改名禥,封永嘉郡王,禦制《資善堂記》賜之。
癸卯,蒙古兵屯漢江,侵萬州,入西柳關。
京湖都統高達調将士扼河關,上山大戰,至鼈坑、石碑港而還。
蒙古主會諸王于鄂諾河北,罷伊克征高麗兵,以薩喇爾岱為征東元帥。
蒙古皇弟呼必赉聞陵川郝經館于張柔家,博覽無不通,召入見,诘以經國安民之道。
經上數十年,皇弟大悅,遂留王府。
蒙古主大封同姓,命呼必赉于南京、關中自擇其一。
姚樞言于皇弟曰:“南京河徙無常,土薄水淺,斥鹵生之,不若關中,厥田上上,古名天府陸海。
”于是皇弟願有關中,遂受京兆分地。
時諸将皆築第京兆,豪侈相尚,皇弟即分遣使戍興元諸州,又奏割河東鹽池以供軍食,立從宜府于京兆,屯田鳳翔,募民受鹽入粟,轉漕嘉陵。
二月,己酉朔,日有食之。
壬子,雪。
诏:“臣寮久在遷谪者,合自便,惟誤國殄民者弗赦。
”
戊辰,谪陳垓潮州居住。
先是宰執言其貪贓不法,宜付有司鞫問,然重以台臣下吏,且從遷谪。
帝曰:“當如此,以為人臣懷利事君者之戒。
”
己巳,再蠲兩浙漕司、臨安府竹木稅一月。
三月,壬午,帝谕輔臣:“夔門擇守,切于東南,宜速區處。
”
丙申,以前參知政事别之傑薨,辍視朝。
尋贈少師。
庚子,以韓宣為遙郡防禦使,守夔州,兼副帥。
壬寅,诏曰:“比年以來,風俗不美,好惡不公。
臣僚論列,固許風聞,而廉訪不真,是非貿亂。
自今大臣除授,惟才是用;内外台彈劾,并須審實,毋捃細故,潛發陰私。
其有贓污實迹,則祖宗自有成憲,必罰無赦。
咨爾有位,其修身奉法,以副朕嘉與維新之意。
”
蒙古攻海州,守臣王國昌逆戰于城下,敗績。
夏,四月,甲寅,申嚴廷試挾書之禁。
壬戌,錄西柳關捍禦之功,高達、程大元、李和、吉文瑫、王登及将士等,增秩、補官、賞赉有差。
己巳,帝問蜀中近報,謝方叔等言已下夔路。
徐清叟曰:“蜀中向後分置四帥,庶有掎角之勢。
”帝曰:“舊自有四戎帥,又有正副帥。
”董槐曰:“此亦二矛重弓之意。
”
五月,戊寅朔,帝曰:“趙希塈可差知平江府,其人清修,侭能撫摩。
”先是帝以吳門擇守谕輔臣,謝方叔言平江東控海道,年來和籴,民力頗困,宜得才略善撫摩者,故有是命。
辛巳,省罷處州稅官二員,置麗水縣西尉。
己亥,賜進士姚勉以下及第、出身。
餘玠專制四蜀,凡有奏疏,詞氣不謹,帝不能平。
會徐清叟入對,因言:“玠不知事君之禮,陛下何不出其不意而召之?”帝不答。
清叟曰:“陛下豈以玠握大權,召之或不至耶?臣度玠素失士心。
必不敢。
”遂召之。
六月,庚戌,四川制置司言玠疾亟,诏以玠為資政殿學士,與執政恩數。
辛亥,以賈似道為資政殿大學士,李曾伯端明殿學士,職任依舊。
戊午,直華文閣、湖北運判兼知鄂州餘晦朝辭,帝曰:“西事乏人,卿可為朕行。
”晦曰:“臣資淺望輕,西事素未谙悉,冒承恐誤國。
”帝曰:“朕與宰執熟籌之,無如卿者。
”庚申,以晦為司農卿、四川宣谕使。
蒙古命諸王實喇爾伐西域。
蒙古諸王巴圖遣使乞買珠銀萬錠,蒙古主以千錠授之,仍谕曰:“太祖、太宗之财,若此費用,何以給諸王之賜!王宜詳審之。
此銀就充今後歲賜之數。
”
秋,七月,辛巳,帝谕輔臣曰:“餘晦朝辭,已戒其務行寬政。
”是日,國子司業葉夢鼎進對,言及三蜀易帥,帝曰:“餘晦有才。
”夢鼎曰:“晦雖小有才,蜀當垂亡危急之秋,恐不勝任。
”徐清叟亦言晦不可用,帝不聽。
壬午,以前參知政事王伯大薨,辍視朝。
丙戌,以蔡抗、施退翁并兼資善堂直講。
抗,元定之孫也。
庚寅,溫、台、處三郡大水,诏發豐儲倉米及各州義廪赈之。
甲午,以餘玠薨,辍朝。
玠之治蜀也,任都統張實任軍旅,安撫王維忠治财賦,監簿朱文炳接賓客,皆有常度。
至于修學養士,輕徭以寬民力,薄征以通商賈,蜀既富貴,乃罷京湖之饷,邊關無警,又撤東南之戍。
自寶慶以來,蜀阃未有能及之者。
然久假便宜之權,不顧嫌疑,昧于勇退,遂來讒口。
又置機捕房,雖足以廉得事情,然寄耳目于群小,故人多懷疑懼。
及聞召,不自安,一夕暴卒,或謂仰藥死,蜀人莫不悲之。
庚子,以董槐兼參知政事。
癸卯,诏撫谕四川官吏軍民。
八月,丁未朔,以馬光祖為司農卿、淮西總領财賦。
癸醜,诏福建帥司毋得循習以本州寄居充幕屬。
甲寅,起居郎蕭泰來出知隆興府。
先是起居舍人牟子才與泰來并除,子才四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