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事。
文曰:“事急矣!”即白禦史大夫曰:“是欲上危太子,下陷大臣,流毒天下之民,其謀至奸也。
且塔奇呼乃阿哈瑪特馀黨,贓罪狼籍,宜先發以奪其謀。
”大夫遂與丞相入言狀,帝震怒曰:“汝等無罪耶?”丞相進曰:“臣等無所逃罪,但此輩名載刑書,而為此舉,動搖人心宜選重臣為之長,庶靖紛擾。
”帝怒稍解,可其奏。
太子益憂懼不自安,以是緻疾,薨,年四十三。
朝議以太子薨,欲罷詹事院,院丞張九思抗言曰:“皇孫,宗社人心所屬,詹事所以輔成道德者也,奈何罷之!”衆以為允。
以哈喇哈斯為大宗正。
哈喇哈斯由掌宿衛拜是職,用法平允。
時相欲以江南獄隸宗正,哈喇哈斯曰:“江南新附,教令未孚,且相去數千裡,欲遙制其刑獄,得無冤乎!”事遂止。
是歲,前中書左丞相耶律鑄卒,後贈太師,谥文忠。
至元二十三年年
春,正月,戊辰朔,以皇太子故,罷朝賀。
禁赍金銀銅錢越海互市。
甲戌,帝以日本孤遠,重困民力,遂罷征日本,召阿巴齊赴阙,仍散所雇民船。
以江南廢寺田土為人占據者,悉付總統嘉木揚喇勒智修寺,自是僧徒益橫。
己卯,江淮行省右丞呂文煥告老,許之,任其子為宣慰使。
癸未,從僧格請,命嘉木揚喇勒智遣宋宗戚謝儀孫、全允堅、趙沂、趙太一入質。
甲申,呼都噜言:“所部屯田新軍二百人,鑿河渠于亦集乃之地,役久功大,請以旁近民、西僧馀戶助其力。
”從之。
亦集乃,即漢張掖之居延縣也。
丁亥,禁陰陽僞書、《顯明曆》。
辛卯,命阿爾哈雅議征安南事宜。
丁酉,設者路推官以審刑獄,上路二員,中路一員。
二月,己亥,敕中外:“凡漢民持鐵尺、手撾及杖之藏刃者,悉輸于官。
”
甲辰,以阿爾哈雅仍安南行中書省左丞相,鄂啰齊平章政事、都元帥,烏讷爾、伊克穆蘇、阿爾昝順、樊楫并參知政事。
遣使谕皇子額森特穆爾,調哈喇章軍付阿爾哈雅,從征交趾。
乙巳,罷山北、遼東道、開元等路宣慰司,立東京等處行中書省,以諸王所部雜居其間,宣慰司望輕故也。
複立大司農司,專掌農桑。
丁未,用禦史台言,立按察司巡行郡縣法,除使二員留司,副使以下,每歲二月分莅按治,十月還司。
丁巳,命湖廣行省造征交趾海船三百,期以八月會欽、廉。
戊午,命荊湖、占城行省,将江浙、湖廣、江西三行省兵六萬人伐交趾。
翰林、集賢學士程文海見帝,首陳興建國學,請遣使江南,搜訪遺逸;禦史台、按察司并宜參用南北之人;帝嘉納之。
封陳益稷為安南國王,陳秀峻為輔義公。
命阿爾哈雅以兵納之。
罷鬻江南學田。
時江浙行省理算錢谷甚急,鬻所在學田,輸其直于官。
利于監臣徹爾使江南,見之,謂曰:“學有田,以供祭祀,育賢才,安可鬻耶?”遂奏罷之。
甲子,複以平原郡公趙與芮江南田隸東宮。
立甘州行中書省。
丙寅,以編地理書,召曲阜教授陳俨、京兆蕭、蜀人虞應龍;惟應龍赴京師。
三月,己巳,诏程文海仍集賢直學士,拜侍禦史,行禦史台事,往江南博采知名之士。
初,帝欲以文海為中丞,台臣言文海南人,不可用,且年少,帝大怒曰:“汝未用南人,何以知南人不可用?自今省、部、台、院,必參用南人。
”遂拜文海是職,奉诏求賢于江南。
诏令舊用蒙古字,及是特命以漢字書之。
帝素聞趙孟适、葉李名,密谕文海,必緻此二人。
文海複薦趙孟頫、餘恁、萬一鹗、張伯淳、胡夢魁、曾晞顔、孔洙、曾沖子、淩時中、包鑄等二十馀人。
帝坐披香殿,召見葉李,勞問:“卿遠來良苦?”且曰:“卿向時訟賈似道書,朕嘗識之。
”更詢以治道安出,李曆陳古帝王得失成敗之由,帝首肯,賜坐,錫宴,命五日一入議事。
時各道儒司悉以曠官罷,李因奏曰:“臣欽睹先帝诏書,當創業時,軍務繁多,尚招緻士類。
今陛下混一區字,偃武修文,可不作養人材以弘治道!各道儒學提調學官,課諸生講明治道,而上其成材者于大學,以備錄用。
凡儒戶徭役,請一切蠲免。
”帝可其奏。
孟頫,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後也。
才氣英邁,神采煥發,初入見,帝顧之喜,使坐葉李上。
或言孟頫宋宗室子。
不宜使近左右,帝不聽。
宋故江西招谕使、知信州謝枋得,遁居閩中,程文海之薦士也,初以枋得為首。
枋得方居母喪,遺書文海曰:“大元制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