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八十九

首頁
    。

     乙醜,改三衛郎為三衛侍郎。

     閏月,壬申,複元豐铨試斷案法。

     令州縣仿尚書六曹分六案。

     夏屢遣使請昏于遼,至是遼封族女為成安公主,嫁夏國王李乾順。

     甲申,置陝西、河東、河北、京西監,鑄當二夾錫鐵錢。

    自太祖以來,閩、蜀、陝西多用鐵錢,每十文當銅錢一文。

    至是河東轉運判官洪中孚言:“遼、夏以鐵錢為兵器,若雜以錫鉛,則脆而不可用,請改鑄之。

    ”故有是诏。

     河西節度使趙懷德來降。

    己醜,禦端門受之,授感德軍節度使,封安化郡王。

     壬辰,曲赦熙河蘭湟路。

     诏:“知大名府呂惠卿提舉洞霄宮。

    ”惠卿再上表乞弟諒卿出籍,表詞有“明昭先烈,以推美于泰陵;闊略微文,用保全于蔡邸。

    ”言者論其引谕失當,特責之。

     三月,壬寅,置青海馬監。

     甲辰,以趙挺之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

     丙午,诏建古王砦為懷遠軍。

     庚戌,提舉洞霄宮呂惠卿,特令緻仕。

     戊午,蔡京言九鼎告成,诏:“于中太一宮之南為九殿以奉安,各周以垣,上施睥睨,墁以方色之土,外築垣環之,名曰九成宮。

    中央曰帝鼐,其色黃,祭以土王日,為大祠,币用黃,樂用宮架。

    北方曰寶鼎,其色黑,祭以冬至,币用皂。

    東北曰牡鼎,其色青,祭以立春,币用皂。

    東方曰蒼鼎,其色碧,祭用春分,币用青。

    東南曰風鼎,其色綠,祭以立夏,币用绯。

    南方曰彤鼎,其色紫,祭以夏至,币用绯。

    西南方曰阜鼎,其色黑,祭以立秋,币用白。

    西方曰皛鼎,其色赤,祭以秋分,币用白。

    西北曰魁鼎,其色白,祭以立冬,币用皂。

    八鼎皆為中祠,祭飨用素馔。

    其樂舞,帝鼐奏《嘉安之曲》,八鼎皆奏《明安之曲》。

    ”帝鼐銘禦制,八鼎銘命京為之。

     樞密院言,鄜延路經略司奏已收複銀州,乞賜名,诏依舊。

     先是陶節夫議出師城銀州,官屬皆不願從,至有引水洛事争者,又曰:“夏人東出,不過至麟府,此去不逾旬,奈何?”節夫曰:“我計之熟矣,夏人必西趨泾原,諸君不我從,我當以二子與士卒同死生。

    ”遂選耿彥端為都統制,而節夫二子随行。

    疾驅至銀州,夏衆來拒者猶萬人。

    我師既陳,一擊而敗,遂城之,五日而畢。

    夏人果趨泾原,擾蕭關築事。

    洎聞城銀州,亟引兵來争,城成已幾月矣,遂遁去。

    事聞,節夫、彥端各遷一官。

     乙醜,诏:“州縣屬鄉聚徒教授者,非經書子史毋習。

    ” 丁卯,牂牁、夜郎首領以其地内附。

     是月,夏人攻塞門砦。

     夏,四月,辛未,遼使樞密直學士高端禮來聘,為夏人請罷兵也。

     戊寅,夏人寇臨宗砦。

     辛巳,诏:“諸路走馬承受毋得預軍政及邊事。

    ” 甲申,遼主射虎于炭山。

     己醜,夏人寇順甯砦,鄜延路第二副将劉延慶擊破之;複攻湟州北蕃市城,知州辛叔獻等擊卻之。

     五月,戊申,除黨人父兄子弟之禁。

     壬子,遣王戩報聘于遼。

     賜信州龍虎山道士張繼元号虛靖先生,漢張道陵三十代孫也。

    張氏自是相襲為山主,傳授法箓者,即度為道士。

     癸醜,罷轉運司檢察钅句考法。

     辛酉,命官分部決獄。

     六月,丙子,禦紫宸殿,以修複解池,百官入賀。

    解池為水浸壞八年,至是始開四千四百馀畦。

     丁醜,慮囚。

     辛巳,罷陝西、河東力役。

     甲申,曲赦熙河、陝西、河東、京西路。

     戊子,尚書右仆射趙挺之罷。

     初,帝以蔡京獨相,謀置右輔,京力薦挺之。

    既相,與京争權,屢陳京奸惡,且請去位以避之,遂罷為中太一宮使,留京師。

     秋,七月,丙申朔,罷三京國子監官,各置司業一員。

     辛醜,置熒惑壇。

     甲辰,大司樂劉昺,轉一官,賜五品服,大樂府師、授大樂局制造官魏漢津賜号沖顯寶應先生,以九鼎成推賞也。

     甲寅,诏奪元祐奸惡呂大防等十九人所管墳寺,并改賜敕額為壽甯禅院,别召僧居之。

     右司谏姚祐請置輔郡以拱大畿。

    丁巳,蔡京等奏:“以颍昌府為南輔,升襄邑縣建輔州,為東輔,鄭州為西輔,澶州為北輔,各屯馬步軍二萬人,積貯糧草,每州五百萬。

    ”從之。

     手诏:“應上書奏疏見羁管、編管人,可特與放還鄉裡,仍令三省量輕重,具名立法聞奏。

    ” 戶部尚書曾孝廣,坐錢帛皆阙,出知杭州。

     是月,遼主谒慶陵。

     八月,戊辰,以德妃王氏為淑妃。

     庚午,以王江古州歸順,置提舉谿洞官二員,改懷遠軍為平州,從知桂州王祖道所請也。

     丙子,改東輔輔州為拱州。

     癸未,太常少卿馮澥,責授永州别駕,道州安置。

     先是澥知鳳翔府,上書曰:“竊以湟、廓、西甯三州,本不毛之地,在大河之外,天所限隔。

    陛下空數路,耗内帑,竭生靈膏血而取之,何嘗得一金一縷入府庫,一甲一馬備行陳,而三州歲用以億萬計,仰之官也而帑藏已空,取之民也而膏血已竭,有司束手,莫知為計。

    塞下無十日之積,戰士饑餒,人有菜色。

    今殘寇遊魂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