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九十六

首頁
     時虛中聞京師急,馳歸,收拾散卒,得東南軍兵二萬人,以便宜起李邈領之,令駐汴河。

    會姚平仲失利,援兵西來者皆潰,虛中缒而入城。

    帝欲遣使辯劫營非朝廷意,且将加罪其人,仍就迎康王。

    大臣皆不欲行,虛中承命,慨然而往。

     是日,太學生陳東率諸生數百人伏宣德門下,上書曰:“李綱奮勇不顧,以身任天下之重,所謂社稷之臣也。

    李邦彥、白時中、張邦昌、趙野、王孝迪、蔡懋、李棁之徒,庸缪不才,忌嫉賢能,動為身謀,不恤國計,所謂社稷之賊也。

    陛下拔綱為執政,中外相慶;而邦彥等疾如仇雠,恐其成功,因緣沮敗,歸罪于綱。

    夫一勝一負,兵家常勢,豈可遽以此傾動任事之臣!且邦彥等必欲割地,曾不思河北實朝廷根本,無三關、四鎮,是棄河北也。

    棄河北,朝廷能複都大梁乎!又不知割地之後,邦彥等能保金人不複改盟否也?竊思敵兵南向,大梁不可都,必将遷而之金陵,則自江以北,非朝廷有。

    況金陵正慮童貫、蔡攸、朱勔等往生變亂,雖欲遷而都之,又不可得,陛下将于何地奠宗社邪?邦彥等不為國家長久計,又欲沮綱成謀以快私憤。

    罷命一傳,兵民騷動,至于流涕,鹹謂不日為敵擒矣。

    罷綱非特堕邦彥等計中,又堕敵計中也。

    乞複用綱而斥邦彥等,且以阃外付種師道。

    宗社存亡,在此一舉!” 書奏,軍民不期而集者數萬人。

    會邦彥退朝,衆數其罪,嫚罵,且欲毆之,邦彥疾驅以免。

    帝令中人傳旨,可其奏。

    有欲散者,衆哄然曰:“安知非僞邪?須見李右丞、種宣撫複用乃退。

    ”吳敏傳宣雲:“李綱用兵失利,不得已罷之,俟金人稍退,令複職。

    ”衆猶莫肯去,方撾壞登聞鼓,喧呼動地。

    開封尹王時雍至,謂諸生曰:“脅天子可乎?胡不退?”諸生應之曰:“以忠義脅天子,不愈于以奸佞脅之乎?”複欲前毆之,時雍逃去。

    殿帥王宗濋恐生變,奏帝勉從之。

    帝乃遣耿南仲号于衆曰:“已得旨宣李綱矣。

    ”内侍朱拱之宣綱後期,衆脔而磔之,并殺内侍數十人。

    綱惶懼入對,泣拜請死。

    帝即複綱右丞,充京城四壁守禦使,綱固辭,帝不許,俾出外宣谕,衆又願見種師道,诏促師道入城彈壓。

    師道乘車而至,衆褰簾視之曰;“果我公也!”始相率聲喏而散。

     壬寅,追封範仲淹魏國公,贈司馬光太師,張商英太保。

    除元祐學術黨籍之禁。

     廢苑囿宮觀可以與民者。

     诏誅士民殺内侍為首者,禁伏阙上書。

    王時雍欲盡緻太學諸生于獄,人人惴恐。

    會朝廷将用楊時為祭酒,遣聶昌詣學宣谕,然後定。

    昌,即山也,帝嘗以其有周昌抗節之義,故改名昌。

     癸卯,以著作佐郎沈晦從皇弟肅王樞使金軍。

     以徐處仁為中書侍郎,宇文虛中簽書樞密院事。

    蔡懋罷。

     乙巳,康王及宇文虛中、張邦昌還自金營。

     宗望欲退師,遣韓光裔來告辭。

    帝遣虛中赍李綱所留割三鎮诏書以往。

    初,金人攻城,蔡懋禁不得辄施矢石,将士積憤。

    及李綱複用,下令能殺敵者厚賞,衆無不奮躍,金人稍有懼心。

    既得三鎮诏書,又蕭王為質,遂不俟金币數足,引兵北去。

    京師解嚴。

     種師道請乘金人半濟擊之,帝不許。

    師道曰:“異日必為中國患。

    ”禦史中丞呂好問言于帝曰:“金人得志,益輕中國,秋冬必傾國複來,禦敵之備,當速講求。

    ”不聽。

     丙午,以康王構為太傅、靜江、奉甯軍節度使。

     省明堂班朔布政官。

     丁未,日有兩珥。

     戊申,赦天下。

    诏谕士民:“自今庶事并遵用祖宗舊制,凡蠹國害民之事,一切寝罷。

    ” 遣王俅使金軍迎肅王。

     己本,罷宰執兼神霄、玉清、萬壽宮使。

     诏用祖宗故事,擇武臣得軍心者為同知、佥書樞密院,邊将有威望者為三衙。

     以金人講和,诏:“官民昔嘗附金而複歸本朝者,各還其鄉國。

    ” 李綱言:“澶淵之役,雖與遼人盟約,及其退也,猶遣重兵護送之,蓋恐其無所忌憚,肆行擄掠故也。

    金人之去三日矣,初謂其以船筏渡河,今系橋濟師,一日而畢。

    盍遣大兵用澶淵故事護送之!”帝可其請。

    于是分遣将士,以卒萬馀數道并進,且戒諸将度便利,可擊即擊之。

    将士受命,踴躍以行。

    而宰相咎綱盡遣城下兵追敵,恐倉卒無措,急征諸将。

    已追及金人于邢、趙間,遽得還師之命,無不扼腕。

    比綱力争複追,而将士解體矣。

     庚戌,李邦彥罷。

    以張邦昌為太宰兼門下侍郎,吳敏為少宰兼中書侍郎,李綱知樞密院事,耿南仲為尚書左丞,李棁為尚書右丞。

     辛亥,诏:“監察禦史言事,如祖宗法。

    ” 宇文粹中罷知江甯府。

     癸醜,種師道罷為中太一宮使。

     中丞許翰言師道名将,沈毅有謀,不可使解兵柄。

    帝謂其老,難用,翰曰:“秦始皇老王翦而用李信,兵辱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