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八

首頁
    舉。

    及是帝谕大臣曰:“此事議論已久,終是行遣未盡。

    内中收得《元祐黨碑》,即降出,令錄所司,一一契勘褒贈。

    ”遂追封公著魯國公,谥正獻;大防宣國公,谥正愍;純仁許國公,谥忠宣;皆贈太師。

     是日,建康府路安撫大使呂頤浩複南康軍。

     頤浩既駐軍鄱陽,會建武軍節度使楊惟忠有兵七千屯州境,頤浩請與俱。

    是月朔,官軍至都昌縣,後三日,遂渡江,入居南康軍,分守要害。

    遣統制官巨師古以所部三千七百人救江州。

    是夜,賊衆三萬人至南康,與官軍鏖戰。

    頤浩及楊惟忠皆失利,引兵渡江避之,陳于北溪洲。

    翼日,師古引兵未至江州五十裡而營,诘朝出戰,遇伏,為所敗,其衆潰去,師古奔洪州。

    頤浩乃傳檄王侄、韓世清會兵,未敢進。

     甲辰,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趙鼎罷。

     初,帝欲除神武副軍都統制辛企宗為節度使,鼎以企宗非有軍功,持不下,帝不樂,诏鼎累乞宮祠,可本職提舉臨安府洞霄宮,免謝罪。

    鼎既免,帝欲申前命,參知政事謝克家曰:“企宗非有大功,今驟命之,是使鼎得名,企宗得利,而陛下獨負謗于天下後世也。

    ”帝乃止。

     乙巳,權尚書工部侍郎韓肖胄請複天地、日月、星辰、社稷之祀,事下太常。

    其後禮寺言:“自車駕巡幸以來,宗廟之祭,文雖省而義存,則歲所常行者,亦當姑存其意,而天地、社稷之祀不可辍。

    今裁定,每歲孟春上辛祈谷,孟夏雩祀,季秋及冬日至四祀天,夏日至一祀地,孟冬上辛祀感生帝,立冬後祭神州地祇,春秋二社及臘前一日祭太社、太稷,并于越州天慶觀設位,免玉與牲,權用酒脯。

    乃依方色奠币,以輔臣為初獻,禮官亞終獻,宗室奏告,并常服行事。

    ”從之。

     丙午,秦桧入見。

     初,桧發漣水軍寨,權軍事丁礻異令參議王安道、馮由義輔行,前二日至行在。

    桧自言殺監己者,奪舟來歸。

    朝士多疑之者,謂其與何、孫傅等同被拘執,而桧獨還;又自燕至楚二千八百裡,逾河越淮,豈無譏诃之者,安得殺監而南行!就令達蘭縱之,必質妻屬,安得與王氏俱歸!唯範宗尹、李回素與桧善,力薦其忠,乃命先見宰執于政事堂。

    翼日,引對,桧言:“如欲天下無事,須是南自南,北自北。

    ”遂建議講和,且乞帝緻書左監軍昌求好。

     是日,通、泰鎮撫使嶽飛自柴墟鎮渡江。

     金左監軍昌既得楚州,有經營南渡之意,乃攻張榮鼍潭湖水寨。

    金人屢攻榮,阻湖淖,不得進。

    及是天寒水深,遂并力攻其茭城,榮不能當,焚其積聚而去。

    金人進攻泰州,飛以泰州不可守,棄城去,率衆渡江,屯江陰軍沙上。

     丁未,朝請郎、試禦史中丞緻仕秦桧試禮部尚書,賜銀帛二百匹兩。

    範宗尹等進呈桧所草國書,帝曰:“桧樸忠過人,朕得之,喜而不寐。

    ”桧請以本身合得恩澤授王安道、馮由義官,尋并改京秩,而舟人孫靜亦補承信郎。

    始,帝雖數遣使,然但且守且和,而專與金人解仇議和,則自桧始。

     壬子,日南至,帝率百官遙拜二帝。

    自渡江至是,始有此禮。

     丙辰,金左監軍昌破泰州。

    時昌有渡江之意,欲耕地而守,遂親率萬人下泰州而屯之。

     己未,金人破通州。

     辛酉,僞齊劉豫改元阜昌。

    豫初僣立,止用天會之号。

    至是奉金命,乃改之。

     甲子,建康府路安撫大使呂頤浩,乞益兵讨李成,帝曰:“頤浩奮不顧身,為國讨賊,群臣所不能及。

    但與賊相距,不度彼己,容易輕進,此其失也。

    今兵既少衄,須令且持重,急遣王侄引兵助之。

    ”範宗尹曰:“頤浩意欲更得韓世忠兵馬為助。

    ”帝曰:“若遣韓世忠提全軍,破賊有馀力;但敵騎尚在江北,未可遽行。

    ”李回曰:“成敢擁衆跨江跳梁,正倚金人南侵,朝廷不能遣發大兵。

    若陛下親禦六師,移跸饒、信間,則成敗膽矣。

    ”帝曰:“朕日夜念此不少置,決意須親征。

    俟敵騎稍北,遣世忠先行,朕繼總兵臨之。

    先以賞招攜其衆,許歸自新,則成必易擒,亦不欲多殺士衆也。

    ” 丙寅,诏神武前軍統制王侄以本部萬人速往呂頤浩軍策應。

     是月,宣撫處置使張浚,自秦州退軍興州。

     初,浚兵既潰于富平,金人以所得陝西金币悉歸河東帥府。

    會張中孚、趙彬送款于金人,知慕容洧叛,乃遂引兵而西,走秦鳳路。

    馬步軍副總管吳玠自鳳翔走保大散關之東和尚原,權環慶經略使孫恂由隴關入秦,與浚會。

    金人至渭州,得其情實,乃入德順軍。

    浚聞敵人德順,遂移司興州,簿書辎重,悉皆焚棄。

     浚之出師也,幹辦公事、朝請郎楊晟惇力言其不可,浚不從,晟惇乃求行邊,不随幕下。

    及是來見浚,浚稍以諸事委之。

    晟惇言:“金人必欲舉川、秦,然後歸國。

    不若引兵金、洋一帶,俟敵騎既去,然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