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勞民耳,自今罷之。
朕居深宮,勞民之事,豈能盡知!似此,當具以聞。
”
乙卯,張權言淮西麥熟,秋成可望,帝謂宰相曰:“時和歲豐,卿等協贊之力。
朕當與卿等講求其未至者。
”虞允文言聖德無阙。
帝曰:“君臣之間,正要更相儆戒,朕有過,卿等悉言之;卿等有未至者,朕亦無隐。
庶幾君臣交修,以答天贶。
”
丙辰,太常寺丞蕭燧論人君聽言必察其可用之實,所言與所行相副,然後可信,帝曰:“所論甚當,人誰不能言!但徒能言之而已,要當觀其所行。
《書》所謂‘敷奏以言,明試以功’是也。
”
甲子,金平章政事圖克坦喀齊喀卒。
金主方擊球,聞訃,遂罷,厚赙之,錄其孫。
秋,七月,甲申,金參知政事宗叙卒,遺表言朝政得失及邊防利害。
金主傷悼,謂宰臣曰:“宗叙勤勞國家,它人不能及也。
”辍朝,遣宣徽使敬嗣晖緻祭赙。
乙未,梁克家言:“近時兩事,皆前世不及。
太上禅位,陛下建儲,皆出于獨斷。
”帝曰:“此事誠漢、唐所無。
朕常恨功業不如唐太宗,富庶不如漢文、景耳。
”虞允文曰:“陛下以儉為寶,積以歲月,何患不及文、景!如太宗功業,則在陛下日夜勉之而已。
”帝曰:“朕思創業、守成、中興,三者皆不易,蚤夜孜孜,不敢迨遑,每日昃無事,則自思曰,豈有未至者乎?反覆思慮,惟恐有失。
”又曰:“朕近于幾上書一‘将’字,往來尋繹,未得擇将之道。
”虞允文曰:“人才臨事方見。
”帝曰:“然。
唐太宗安市之戰,始得薛仁貴。
”
庚子,以王炎為樞密使、四川宣撫使。
興元府有山河堰,世傳漢蕭何所作。
嘉祐中,提舉史照上修堰法,降敕書刻之堰。
紹興以後,戶口凋敝,堰事荒廢,炎委知興元府吳拱修複,發卒萬人助役,盡修六堰,浚大小渠六十五裡,南鄭、褒城之田大得沃溉。
诏獎谕拱。
是月,免兩淮民戶丁錢,兩浙丁鹽絹。
帝谕輔臣曰:“範成大言處州丁錢太重,遂有不舉子之風,有一家數丁者,當重與減免。
”尋又蠲早傷路戶稅。
八月,癸卯朔,金主诏朝臣曰:“朕嘗谕汝等,國家利便,治體遺阙,皆可直言。
外路官民亦嘗言事,汝等終無一語。
凡政事所行,豈能皆當?自今直言得失,無有所隐。
”
乙巳,金主謂宰臣曰:“随朝之官,自謂曆三考則當得某職,曆兩考則當得某積,第務因循碌碌而已。
自今以外路官與内除官,察其奮勤則并用之;但苟簡于事,不須任滿,便以本品出之。
賞罰不明,豈能勸勉!”
丙午,殿司左軍劫馬軍司使臣家被獲,帝曰:“不當以治百姓之法治之。
”虞允文曰:“劫盜已不可貸,況軍人乎!”
庚戌,金主诏曰:“應因斡罕被掠女直及諸色人,未經刷放者,官為贖放。
隐匿者,以違制論。
其年幼不能稱說住貫者,從便住。
”
己未,進呈兩浙漕臣籴樁積米,帝因宣谕曰;“《洪範》八政,以食為先,而世儒乃不言财谷。
邦之有儲蓄,如人之有家計,欲不預辦,得乎!”
庚午,帝謂宰執曰:“朕近日無事時過德壽宮,太上頤養愈勝,天顔悅好。
朕退,辄喜不自勝。
”虞允文曰:“神器之重,得所付托,聖懷無事,自應如此。
”
金主謂宰臣曰:“五品以下,阙員甚多,而難于得人。
三品以上,朕則知之,五品以上,不能知也,卿等曾無一言見舉者。
欲畫久安之計,興百姓之利,而無良輔佐,所行皆尋常事耳,雖日日視朝何益!卿等宜勉思之。
”
九月,壬申朔,帝曰:“江西、湖南旱歉,宜可募兵兩路,各且募千人。
”梁克家言外路募兵,多憚所費,虞允文曰:“撥截上供亦可。
”帝曰:“然。
所募之人,發赴三衙恐太遠,當與分撥。
”允文言:“江西去江、池為近,湖南去鄂渚為近。
”帝曰:“可便降指揮,仍與分撥。
”
戊寅,帝謂宰臣曰:“漢高祖初年,專意馬上之事;世祖增廣郊祀,亦在隴、蜀既平之後。
昔人規恢遠略,罔不在專,繁文末節,蓋未暇問。
”梁克家曰:“高帝創業,世祖中興,今日之事,乃兼守成。
祖宗二百年來典禮畢備,當以時舉。
”帝曰:“典禮何可盡廢!抑其浮華而已。
自今卿等每事當先務實,稍涉浮文,必議蠲省。
”
壬午,湖北、京西總領兼措置屯田呂遊問,言本所管營田、屯田内官兵阙人耕種之處,請依舊頃畝,出榜召百姓依元額承佃,從之。
癸未,金主獵于橫山。
丁亥,命措置襄陽寨屋,梁克家曰:“将徙荊南之屯否?”帝曰:“欲令移去,如何?”虞允文曰:“荊南之人,歲歲更戍,自此可免道塗往返之勞。
然有二不便。
”帝曰:“襄陽極邊,驟添人馬,對境必緻驚疑。
”允文曰:“此正是一不便。
又,自荊南至襄陽,水運千馀裡,河道淺狹,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