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在抽着煙,一言未發,臉上漾着一絲捉摸不定的微笑,似乎在掩飾她内心的想法:此情此景實在好笑。
杜洛瓦面紅耳赤,支支吾吾道:
“對不起……我原來以為……我原來想……”
不想突然間,他以清亮的嗓音一口氣說道:
“夫人,對于我的冒昧,萬望原諒。
您昨天幫我寫的那篇文章實在無與倫比,特再次向您表示我誠摯的謝意。
”
他深深鞠了一躬,接着向弗雷斯蒂埃說道:
“我下午三點去報館。
”
說完便轉身走了出去。
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步履如飛,口中不停地嘟哝道:
“行呀,這篇文章看來得由我自己寫了。
我一定要獨自把它寫出來,讓他們瞧瞧……”
一回到住處,他便帶着滿腔怒火,迫不及待地伏案疾書。
他接着弗雷斯蒂埃夫人已經給他鋪設好的文章脈絡,挖空心思,拼湊了一些報章上的連載小說中常可見到的那種情節離奇的故事,以中學生的蹩腳文體和軍人的生硬語氣,拉拉雜雜、華而不實地寫了一大篇。
不到一小時,這荒謬絕倫、很不像樣的文章也就算是寫好了。
嗣後,他胸有成竹地拿着這篇東西趕往報館。
他在報館裡首先遇到的是聖波坦。
聖波坦一見到他,便意味深長地使勁握着他的手說:
“我采訪中國人和印度人的那篇報道,你想必已經見到。
真是滑稽透頂,整個巴黎都在津津樂道。
可是我壓根兒就沒去見他們。
”
當天的報紙,杜洛瓦還沒看,因此趕忙找來,将這篇題為《印度與中國》的長文匆匆看了一眼,呆在一旁的聖波坦給他指了指文中特别有趣的段落。
恰在這時,弗雷斯蒂埃急匆匆地跑了來,上氣不接下氣地向他們說道:
“啊,你們倆在這兒,我正有事要找你們。
”
說着,他把當晚需要弄到的幾條重要政治新聞,向他們作了一番交待。
杜洛瓦趁便把寫好的文章拿了出來。
“這是關于阿爾及利亞的第二篇文章。
”
“很好,給我吧。
我這就給老闆送去。
”
他們的談話也就到此為止。
聖波坦于是拉着他的這位新夥伴往裡走去。
到了走廊裡,他向杜洛瓦說道:
“去過會計那兒嗎?”
“沒有,幹嗎?”
“幹嗎?當然是領錢喽。
看來你還不知道,每個月的工資總要想着提前去領,天曉得随後會出現什麼情況。
”
“這……這敢情好啊。
”
“我帶你去認認門,這不會有什麼問題。
這兒給錢很痛快。
”
這樣,杜洛瓦走去領了二百法郎的月薪,外加頭天那篇文章的稿酬二十八法郎。
昨天從鐵路部門領到的那筆錢,才剛剛花去一點。
二者加在一起,就是三百四十法郎。
這樣大的數目,他可是從來沒有拿到過。
他覺得自己一下子闊了起來,到什麼時候都不用愁了。
随後,聖波坦帶着他去另外幾家性質相同的報館坐了坐,希望上面要他們采訪的新聞别人已經弄到手。
這樣的話,憑他的三寸不爛之後,一定可巧妙地從那些人口中探聽到有關情況。
到了掌燈時分,閑極無聊的杜洛瓦,不由地想起“風流牧羊女娛樂場”。
于是信步走到那裡,大着膽子向檢票員自我介紹道:
“我名叫喬治·杜洛瓦,是《法蘭西生活報》的編輯。
前兩天,我曾随弗雷斯蒂埃先生來過這裡。
他要我往後來看戲不用買票,不知道他向你們交待了沒有。
”
檢票員翻開簿冊看了看,發現簿冊上并無他的名字,不過還是熱情地向他說道:
“先生,您不妨先請進來,然後把你的情況去同經理談一談,他肯定會同意的。
”
進入劇場後,他一眼就看到了那天晚上,他從這裡帶走的那個女人——拉歇爾。
拉歇爾随即向他迎了上來:
“晚上好,我的小貓咪。
這幾天過得好嗎?”
“很好,你呢?”
“我也不錯。
知道嗎?自從那天見過你後,我已有兩次夢見你。
”
杜洛瓦微微一笑,心裡樂滋滋的:
“是嗎,這說明什麼呢?”
“大傻瓜,這說明我喜歡你呗。
等你什麼時候方便,咱們可以再樂他一次。
”
“如果你願意,今天就可以。
”
“好的,我願意。
”
“很好,不過……”
他欲言又止,顯然為自己将要說出的話感到有點難為情。
“我剛從俱樂部出來,身上帶的錢全花光了,因此今天一個子兒也沒有。
”
拉歇爾目不轉睛地盯着他的兩眼。
憑着她的本能和長期同各種各樣機關算盡,讨價還價的男子交往的經驗,她一眼看出,這分明是謊言,因此說道:
“你這是在說什麼呢?同我來這一套,你難道不覺得,也未免太不夠意思了吧?”
杜洛瓦尴尬地笑了笑:
“我身上還有十法郎,就是這些了,你看行嗎?”
對方擺出一副出沒上流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