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二百十五

首頁
    指揮康茂才谕之曰;“有事命汝,能之乎?”茂才曰:“惟命。

    ”公曰:“汝舊與友諒遊,今友諒入寇,吾欲速其來,非汝不可。

    汝今作書僞降,約為内應,且招之速來,給告以虛實,使分兵三道以弱其勢。

    ”茂才曰:“諾。

    家有老阍,舊嘗事友諒,使赍書往,必信。

    ”公以語李善長,善長曰:“方憂寇來,何更速之?”公曰:“二寇合,吾何以支?惟速其來而先破之,則士誠膽落矣。

    ” 阍者至友諒軍,友諒得書,甚喜,問:“康公今何在?”阍者曰:“見守江東橋。

    ”又問:“橋何如?”曰:“木橋也。

    ”乃與酒食遣還,謂曰:“歸語康公,吾即至,至則呼老康為驗。

    ”阍者諾,歸,具以告。

    公喜曰:“賊入吾彀中矣。

    ”乃命善長夜撤江東橋,易以鐵石。

    比旦,橋成。

     有富民自友諒軍中逸歸者,言友諒問新河口道路,即令張德勝跨新河,築虎口城以守之,命馮國勝、常遇春率帳前五翼軍三萬人伏石灰山側,徐達等陳兵南門外,楊璟駐兵大勝港,張德勝、朱虎率舟師出龍江關外。

    公總大軍屯盧龍山,令持幟者偃黃幟于山之左,偃赤幟于山之右,戒曰:“寇至則舉赤幟,舉黃幟則伏兵皆起。

    ”各嚴師以待。

     乙醜,友諒舟師至大勝港,楊璟整兵禦之。

    港狹,僅容二舟入,友諒以舟不得并進,遽引退,出大江,徑沖江東橋,見橋皆鐵石,乃驚疑,連呼老康,無應者,知見始,即與其弟友仁率舟千馀向龍灣,先遣萬人登岸立栅,勢甚銳。

    時酷暑,公衣紫茸甲,張蓋督兵,見士卒流汗,命去蓋。

    衆欲戰,公曰:“天将雨,諸軍且就食,當乘雨擊之。

    ”時天無雲,人莫之信。

    忽雲起東北,須臾,雨大注。

    赤幟舉,下令拔栅,諸軍競前拔栅,友諒麾其軍來争。

    戰方合而雨止,命發鼓,鼓大震,黃幟舉,國勝、遇春伏兵起,達兵亦至,德勝、虎舟師并集,内外合擊,友諒軍披靡,不能支,遂大潰。

    兵走登舟,值潮退,舟膠淺,猝不能動,殺溺死無算,俘其卒二萬馀,其将張志雄、梁铉、喻興、劉世衍等皆降,獲巨艦百馀艘。

    友諒乘别舸脫走,得茂才書于其所棄舟卧席下,公笑曰:“彼愚至此,可嗤也。

    ” 志雄本趙普勝部将,善戰,号長張,嘗怨友諒殺普勝,故龍灣之戰無鬥志。

    及降,言于公曰:“友諒之東下,盡撤安慶兵以從。

    今之降卒,皆安慶之兵,友諒既敗走,安慶無守禦者。

    ”公乃遣達、國勝、德勝等追友諒,又命元帥餘某等取安慶。

    德勝追及友諒于慈湖,縱火焚其舟。

    至采石,複戰,德勝死。

    國勝以五翼軍蹴之,友諒與張定邊出皂旗軍迎戰,又敗之。

    友諒晝夜不得息,遂棄太平遁去,達追至池州而還。

    餘某遂取安慶,守之。

    友諒還至江州,據以為都。

    德勝,廬州梁縣人也。

     戊寅,吳兵取信州路。

     初,吳國公命胡大海搗信州,大海遣元帥葛俊率兵往。

    道過衢州,都事王恺止俊,乘驿至金華謂大海曰:“廣信為友諒門戶,彼既傾國入寇,甯不以重兵為守!非大将統全軍以臨之不可。

    今偏師嘗敵,設若挫衄,非獨廣信不可下,吾衢先驿騷矣。

    ”大海然之,乃親率兵攻信州。

    至靈溪,城中步騎數千出迎戰,大海擊敗之。

    督兵攻城,守者不能禦,從潰,遂克之。

    先是招安郡縣,将士皆征糧于民,名之曰:“寨糧”,民甚病焉,大海以聞,公亟命罷之。

     吳置儒學提舉司,以宋濂為提舉,吳國公命長子标從受經學。

     濂首以文學受知,恒侍公左右,嘗命講《春秋左氏傳》,濂進曰:“《春秋》乃孔子褒善貶惡之書,苟能遵行,則賞罰适中,天下可定也。

    ” 六月,己醜,命博啰特穆爾部将方托克托守禦岚、興、保德等州。

    又诏:“今後察罕特穆爾與博啰特穆爾部将,毋得互相越境,侵犯所守地,因而仇殺,方托克托不得出岚、興界,察罕特穆爾亦不得侵其地。

    ” 辛亥,吳更築太平城。

     初,太平城俯瞰姑溪,故陳友諒舟師得緣尾攀堞而登,至是常遇春複太平,乃移城去姑溪二十馀步,增置樓堞,守禦遂固。

     婺州之失也,舒穆噜伊遜之母為吳将所獲,令其弟以書招伊遜,伊遜不至。

    及破處州,伊遜将數十騎出走,至建甯,聚兵欲圖恢複,而所至人心已散,知事不可為,歎曰:“處州,吾所守也,今吾勢窮,無所往,不如還處州,死亦為處州鬼耳!”遂以兵攻慶元,耿再成擊敗之。

    伊遜衆潰,走竹口,欲還福建,道經桃花坑,為鄉兵所邀擊,伊遜力戰死,其部将李文彥收葬其屍。

    孫炎以聞,吳國公嘉其盡忠死事,遣使祭之,複處州民所立生祠。

     張士誠遣其将呂珍率舟師自太湖入陳渎港,分兵三路攻長興。

    吳守将耿炳文親率精兵擊敗之,獲甲仗船艦甚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