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遂勒馬向樊稠曰:“吾與公乃同鄉之人,今日何太無情?”樊稠也勒住馬答道:“上命不可違!”韓遂曰:“吾此來亦為國家耳,公何相逼之甚也?”樊稠聽罷,撥轉馬頭,收兵回寨,讓韓遂去了。
不提防李傕之侄李别,見樊稠放走韓遂,回報其叔。
李傕大怒,便欲興兵讨樊稠。
賈诩曰:“目今人心未甯,頻動幹戈,深為不便;不若設一宴,請張濟、樊稠慶功,就席間擒稠斬之,毫不費力。
”李傕大喜,便設宴請張濟、樊稠。
二将欣然赴宴。
酒半闌,李傕忽然變色曰:“樊稠何故交通韓遂,欲謀造反?”稠大驚;未及回言,隻見刀斧手擁出,早把樊稠斬首于案下。
吓得張濟俯伏于地。
李傕扶起曰:“樊稠謀反,故而誅之;公乃吾之心腹,何須驚懼?”将樊稠軍撥與張濟管領。
張濟自回弘農去了。
李傕、郭泛自戰敗西涼兵,諸侯莫敢誰何。
賈诩屢勸撫安百姓,結納賢豪,自是朝廷微有生意。
不想青州黃巾又起,聚衆數十萬,頭目不等,劫掠良民。
太仆朱隽,保舉一人,可破群賊。
李傕、郭泛問是何人。
朱隽曰:“要破山東群賊,非曹孟德不可。
”李傕曰:“孟德今在何處?”隽曰:“見為東郡太守,廣有軍兵。
若命此人讨賊,賊可克日而破也。
”李傕大喜,星夜草诏,差人赍往東郡,命曹操與濟北相鮑信一同破賊。
操領了聖旨,會合鮑信,一同興兵,擊賊于壽陽。
鮑信殺入重地,為賊所害。
操追趕賊兵,直到濟北,降者數萬。
操即用賊為前驅,兵馬到處,無不降順。
不過百餘日,招安到降兵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
操擇精銳者,号為“青州兵”,其餘盡令歸農。
操自此威名日重。
捷書報到長安,朝廷加曹操為鎮東将軍。
呼嘯山莊
操在兖州招賢納士,有叔侄二人來投曹操。
乃颍州颍陰人,姓荀,名彧,字文若,荀昆之子也;舊事袁紹,今棄紹投操。
操與語大悅,曰:“此吾之子房也!”遂以為行軍司馬。
其侄荀攸,字公達,海内名士,曾拜黃門侍郎,後棄官歸鄉,今與其叔同投曹操,操以為行軍教授。
荀彧曰:“某聞兖州有一賢士,今此人不知何在。
”操問是誰。
彧曰:“乃東郡東阿人,姓程,名昱,字仲德。
”操曰:“吾亦聞名久矣。
”遂遣人于鄉中尋問。
訪得他在山中讀書,操拜請之。
程昱來見,曹操大喜。
昱謂荀彧曰:“某孤陋寡聞,不足當公之薦。
公之鄉人姓郭,名嘉,字奉孝,乃當今賢士,何不羅而緻之?”彧猛省曰:“吾幾忘卻!”遂啟操征聘郭嘉到兖州,共論天下之事。
郭嘉薦光武嫡派子孫,淮南成德人,姓劉,名晔,字子陽。
操即聘晔至。
晔又薦二人:一個是山陽昌邑人,姓滿,名寵,字伯甯;一個是武城人,姓呂名虔,字子恪。
曹操亦素知這兩個名譽,就聘為軍中從事。
滿寵、呂虔共薦一人,乃陳留平邱人,姓毛,名玠,字孝先。
曹操亦聘為從事。
又有一将引軍數百人,來投曹操。
乃泰山巨平人,姓于,名禁,字文則。
操見其人弓馬熟娴,武藝出衆,命為點軍司馬。
一日,夏侯敦引一大漢來見,操問何人。
敦曰:“此乃陳留人,姓典,名韋,勇力過人。
前跟張邈,與帳下人不和,手殺數十人,逃竄山中。
敦出射獵,見韋逐虎過澗,因收于軍中。
今特薦之于公。
”操曰:“吾觀此人容貌魁梧,必有勇力。
”敦曰:“他曾為友報仇殺人,提頭直出鬧市,數百人不敢近。
隻今所使兩枝鐵戟,重八十斤,挾之上馬,運使如飛。
”操即令韋試之。
韋挾戟驟馬,往來馳騁。
忽見帳下大旗為風所吹,岌岌欲倒,衆軍士挾持不定;韋下馬,喝退衆軍,一手執定旗杆,立于風中,巍然不動。
操曰:“此古之惡來也!”遂命為帳前都尉,解身上錦襖,及駿馬雕鞍賜之。
自是曹操部下文有謀臣,武有猛将,威